初唐诗人
初唐诗人,初唐诗人如虞世南、褚亮等,他们的诗体,基本上沿袭齐梁余习,尚未达到庾信的境界
初唐诗人如虞世南、褚亮等,他们的诗体,基本上沿袭齐梁余习,尚未达到庾信的境界,只有魏徵的代表作《出关》和王绩的《野望》,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已经开始挣脱齐梁余习,给人以一种清新的感觉。魏徵《出关》诗云: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复谁论。
魏徵诗的境界,确实要比南北朝开阔多了。
王绩,字无功,文中子王通之弟,著书东皋,自号东皋子。他的诗,格律完整,已经摆脱齐梁习气,具有唐代诗歌的新风格。他的代表作,如: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
初唐诗人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王勃是文中子王通的孙子,王绩的侄孙。勃早岁及第,为沛王(唐高宗子章怀太子李贤初封沛王)府修撰,时诸王好斗鸡,勃戏造《檄英王(唐中宗初封英王)鸡文》,唐高宗看到,认为王勃挑拨兄弟间关系,废斥不用。勃父福亦因王勃故,左迁交趾令。王勃往交趾省父,坠海死,年二十八。杨炯,官盈川(今浙江衢县南)令。卢照邻,为新都(今四川新都县)县尉,后得麻风病,去官,自投颍水死,年四十。骆宾王,武则天时,为临海郡(治临海,今浙江临海县)丞。参加了徐敬业反武则天的起兵,兵败逃亡,不知所终。他们都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但都遭遇到悲惨的命运。
王、杨、卢、骆四家的次序排列,并不是说王勃的诗文最好,骆宾王的诗文最差,而是根据他们姓氏的声律来排定的。按照声律学说,平声字往往要安置在仄声字之前,如果两个字同是平声,又应该按照声韵的阴阳、洪细、轻浊来排定先后位置。例如刘项、苏李、卫霍、金张、许史、沈范、王谢、沈宋、元白、温李之类,大都先平后仄,以叶宫商。王杨卢骆的次序排列,也是如此。《新唐书・文苑传》:“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杨]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其后,张说曰:杨“炯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实际四杰的先后次序,受到声韵方面的限制,并不代表他们文学上造就高低的。杜甫对四杰很推重,他在《戏为六绝句》里曾说: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王勃的代表作,有《滕王阁赋》和《诗》,文长不录。此外如: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杜少府之任蜀州》)
另外有一首五绝: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短短二十字,已把秋天的景色和游子羁旅的心情,完全写出来了。
杨炯的代表作,如:
烽火照,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歌声。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从军行》)
塞北涂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战城南》)
卢照邻的代表作,如: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雨雪曲》)
间拂檐尘看,鸣琴候月弹。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陇坂高无极,征人望故乡。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陇头水》)
骆宾王的代表作,如:
忽上天山路,依然相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交河浮绝塞,弱水侵流沙。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二庭(北庭、安西)归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夕次蒲类津》)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于易水送人》)四杰的诗歌,不仅在形式声律上,非常完整;就是在内容上,也使人读了有清新的感觉。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复谁论。
魏徵诗的境界,确实要比南北朝开阔多了。
王绩,字无功,文中子王通之弟,著书东皋,自号东皋子。他的诗,格律完整,已经摆脱齐梁习气,具有唐代诗歌的新风格。他的代表作,如: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
初唐诗人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王勃是文中子王通的孙子,王绩的侄孙。勃早岁及第,为沛王(唐高宗子章怀太子李贤初封沛王)府修撰,时诸王好斗鸡,勃戏造《檄英王(唐中宗初封英王)鸡文》,唐高宗看到,认为王勃挑拨兄弟间关系,废斥不用。勃父福亦因王勃故,左迁交趾令。王勃往交趾省父,坠海死,年二十八。杨炯,官盈川(今浙江衢县南)令。卢照邻,为新都(今四川新都县)县尉,后得麻风病,去官,自投颍水死,年四十。骆宾王,武则天时,为临海郡(治临海,今浙江临海县)丞。参加了徐敬业反武则天的起兵,兵败逃亡,不知所终。他们都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但都遭遇到悲惨的命运。
王、杨、卢、骆四家的次序排列,并不是说王勃的诗文最好,骆宾王的诗文最差,而是根据他们姓氏的声律来排定的。按照声律学说,平声字往往要安置在仄声字之前,如果两个字同是平声,又应该按照声韵的阴阳、洪细、轻浊来排定先后位置。例如刘项、苏李、卫霍、金张、许史、沈范、王谢、沈宋、元白、温李之类,大都先平后仄,以叶宫商。王杨卢骆的次序排列,也是如此。《新唐书・文苑传》:“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杨]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其后,张说曰:杨“炯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实际四杰的先后次序,受到声韵方面的限制,并不代表他们文学上造就高低的。杜甫对四杰很推重,他在《戏为六绝句》里曾说: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王勃的代表作,有《滕王阁赋》和《诗》,文长不录。此外如: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杜少府之任蜀州》)
另外有一首五绝: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短短二十字,已把秋天的景色和游子羁旅的心情,完全写出来了。
杨炯的代表作,如:
烽火照,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歌声。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从军行》)
塞北涂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战城南》)
卢照邻的代表作,如: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雨雪曲》)
间拂檐尘看,鸣琴候月弹。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陇坂高无极,征人望故乡。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陇头水》)
骆宾王的代表作,如:
忽上天山路,依然相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交河浮绝塞,弱水侵流沙。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二庭(北庭、安西)归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夕次蒲类津》)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于易水送人》)四杰的诗歌,不仅在形式声律上,非常完整;就是在内容上,也使人读了有清新的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卢照邻简介初唐时期诗人初唐四杰之卢照邻生平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
· 杨炯简介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神童杨炯生平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杨炯,初唐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但自称“耻在王后,愧在卢前”。他于显庆六年(661)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后迁盈川令(县治在今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其地约为今之龙游县、衢江区的一部分),吏治以...
· 初唐四杰
简介《旧唐书·杨炯传》记载:“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四杰活动于唐朝高宗、武后时期。他们在内容、风格等方面对宫体诗有较大突破,并将五言律诗发展成熟,勇于改革齐梁浮艳的诗风。杜甫以诗曾评四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名次排序四杰的名次历来有多种排序:宋之问在《祭杜学士审言文》中第一次提出“复有王杨卢骆”。《旧唐书·王炯传》也采用这个排序,但是杨炯本人对这个名次不同意,表示“愧在卢前,耻居王后”。与四杰同时代的张说在《赠太尉裴公神道碑》中称:“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旧唐书·裴行俭》也有“杨王卢骆”的排序,吏部侍郎李敬玄盛赞四人,但裴行俭见面后,便说:“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如勃等,虽有才,而浮躁衒露,岂享爵禄者哉?炯颇沉嘿,可至令长,余皆不得其死。”四人中王勃被有些人认为是成就最高的...
· 卢照邻:“初唐四杰”中最惨的诗人,最后悲伤投河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卢照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现在我们一说起“初唐四杰”,都会由衷顿生膜拜之情,他们是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的前辈,将唐诗从萎靡浮华的宫廷戏作解放出来,扩展到了洋洋大观世界,一举叩开了新时代的大门。如果没有他们,也许唐诗不会成为诗歌艺术的巅峰。然而,“初唐四杰”在当时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王勃性情不定,曾经杀官奴获罪,而在27岁时便溺水身亡;骆宾王郁郁不得志,在徐敬业的反武起事后,或死于乱军之中,或亡命天涯;杨炯虽然当上了县令,却因生性残暴而为人诟病,最终也只活了四十来岁。当然,最为悲惨的,还是要算卢照邻。卢照邻年少时就已经名闻天下,青年时被邓王李元裕聘为典签。在之前南朝时,典签是个权力极大的官职,虽然名义上是藩王的幕僚,实际上是朝廷的钦差,甚至可以约束藩王的行为。不过在唐朝时,典签就只是文书一类职位,沦为真正的幕僚。但这也给了卢照邻极大的方便,让他可以学习各类文史典籍...
· 初唐诗人张若虚在唐诗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先来看一下张若虚基本简介。张若虚,字和号都不祥,他主要的活动是在公元七世纪的中期到公元八世纪的前期,扬州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关于他的诗句并不多,目前仅存两首。下面来具体看看张若虚简介。图片来源于网络张若虚的出生和死亡都不祥,他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到公元八世纪前期,至于民间所说的“吴中四士”,也只能说明他们的名气在当时都是差不多的,并且因为户籍地相近所以并称。关于张若虚的生平事迹是少之又少,对于他的作品也是寥寥无几。在唐朝,他的诗集几乎没有流传在世的作品。从唐朝到元朝,他的一篇叫做《春江》的诗歌几乎都没有被别人所重视。根据文史学家的考证,现在所存着的唐诗等选本中都没有看到过他的诗作。不仅在唐诗的选本中没有他的诗歌,而且到了明朝对他的诗集也是只字未提。最早收录他《春江》诗歌的人应该算是宋代的郭茂倩,收集在他的《乐府诗集》中。然而这仅仅只是收录在乐府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