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德行淳备良谏纯臣――永兴公虞世南[24功臣之二十]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4
转发:0
评论:0
德行淳备良谏纯臣――永兴公虞世南[24功臣之二十],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与其兄虞世基为陈朝知名才俊。隋灭陈后,与兄被征入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与其兄虞世基为陈朝知名才俊。隋灭陈后,与兄被征入长安,时之比之为“二陆”(陆机、陆云)。虞世南的哥哥,隋朝内史侍朗虞世基是隋炀帝末期大名鼎鼎的奸佞之臣,整日附和邀宠,隐瞒外间起义消息。当时虞世基一家人贵宠无比,拟于王者,惟独虞世南一人谨慎艰苦,只知读书写诗。宇文化及杀掉炀帝后,一帮禁卫军闯入杀虞世南,虞世南号泣向军士求情,请以身代,当然没获允许,把虞世基一家有砍瓜切菜一样杀个精光,估计士兵们平时对这位文质彬彬的公子印象不坏,舍之而去。窦建德打败宇文及之后,虞世南在其手下做黄门侍郎。李世民擒获室建德后,引为秦府参军,与房玄龄一起对掌文翰。
  
  贞观七年,赐爵永兴县子。虞世南纯文人出身,书法大家,唐太宗非常看重他的博识,常常与之谈论经史,虞世南也常常趁讲史之际规调劝谏,陈述昔日帝王得失。而且,他志性抗烈,多次因修陵、游猎等事进谏太宗,李世民万代明君,因此更加亲礼于他。太宗称虞世南有五绝,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辞,五书翰。贞观十二年,世南病死,年八十一。太宗“哭之甚恸”,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虞世南出身望族却德行淳备实在是一位良谏纯臣
江都之变,宇文化及除掉杨广后,随即率禁卫军闯入大隋内史侍郎虞世基家,将虞世基拖出来就要斩首时,他的弟弟虞世南流着泪向军士求情,让自己来代替兄长。宇文化等人当然不会允许,将虞世基一家迅速杀个精光,却唯独没有动虞世南,可能是这些士兵们往日里对这位知书达理的公子印象不多,才没痛下杀手。虞世南说到虞世南,爱好书法的读者一定不会陌生。他不但是唐初四大书法家的泰斗,还最得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真传。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与其兄虞世基在陈朝很有名气,隋朝建立后,兄弟两人又被征入长安。至隋末,官至内史侍朗的虞世基,早已沉迷于酒色,整日附和邀宠,隐瞒外间起义消息,成为奸佞之臣。而虞世南仍谨慎艰苦,只管读书写诗。窦建德打败宇文及后,任命虞世南为黄门侍郎。之后,李世民又擒住窦建德,力邀虞世南为秦府参军,与房玄龄一起对掌文翰。太宗十分看重他的博识,两人经常谈论经史,虞世南也常常趁讲史之际规调劝谏,陈述昔日...
· 忠纯不贰心存唐朝――莒公唐俭[24功臣之二十二]
唐俭,并州晋阳人。其父唐鉴与李渊就是老朋友。起事之初,唐俭就极力赞成。武德元年,升为中书侍郎。唐初之时,天下割据政权还有不少,唐俭与永安王李孝基等人一起被刘武周俘获。李渊元贞皇后的侄子独孤怀恩当时兵据蒲州附近,先前就与其属下元君实想反叛李渊。刘武周大军忽至,元君实也被抓住,和唐俭关押在一起,私下对唐俭抱怨:“独孤尚书如果早掌事,今天被俘之事也不会发生。”独孤怀恩趁乱从刘武周乱军中跑出,李渊还不知他先前曾想谋反,仍让他驻守蒲州。唐俭虽身陷贼营,仍对唐朝忠心耿耿,派亲信跑出告发独孤怀恩之谋。当时坚守蒲州的隋将王行本以蒲州城降唐,高祖已乘船准备亲往蒲州与独孤怀恩相会,一起入州受降。船行到中路,唐俭密奏到,高祖大惊:“真是天命啊!”忙下命返航,派人独孤怀恩按验,怀恩畏惧自杀上吊而死。如果没有唐俭,李渊很可能以皇帝之尊被怀恩劫持,唐室必亡。李世民击破刘武周后,唐俭还朝,拜礼部尚书,授天策府长史,封莒...
· 马槊英雄勇武绝伦――胡公秦叔宝[24功臣之二十四]
《隋唐演义》,秦琼秦叔宝是绝对主角,以“秦琼卖马”为引线,牵出全书情节。殊不料二十四功臣中,秦叔宝竟排名倒数第一。虽然演义作者当初有心,非有本事把你最末一名变成正数第一。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二十四功臣中,以秦叔宝最为广大群众所熟悉,过年贴年画,说门神是神荼、郁垒没几个人知道,但都晓得一个是秦叔宝,一个是尉迟敬德。秦叔宝,名琼,齐州历城人。隋炀帝大业年间,为隋大将荣国公来护儿帐下卫士。秦叔宝母亲病死,来护儿派人送钱送物吊孝。军士们议论纷纷:“士卒死亡以及兵将家里死人的很多,来将军从未吊问过,为什么单单这样礼待秦琼呢?”来护儿闻此议论,对左右说:“叔宝勇悍,又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这位来公也是慧眼识英雄,见人下菜碟。(来护儿是江都人,和秦叔宝出身差不多,少年时常常发陈涉之叹:“大丈夫当取功名,安能久事陇亩!”后追随隋将杨素数次击贼有功,又从蒲山公李宽(李密之父)在现在的黄...
· 骨鲠大儒直言不隐――宋公萧瑀[24功臣之九]
萧瑀,字时文,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察。与唐朝争地的萧铣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隋炀帝皇后萧氏是他亲姐姐。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以皇后亲弟之重,萧瑀在隋朝年纪轻轻就已做到银青光禄大夫的官,参决要务,但后来由于屡屡上谏忤旨,渐为隋炀帝疏斥。特别是萧瑀谏炀帝舍高丽而防,引起皇帝震怒,贬放为河池郡守。唐高祖很器重萧瑀,刚刚进京定位,就遣书招致,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李渊所以这么亲重他,一则萧瑀为人正直,二则累世金枝金叶,三则他又是皇后独孤家族的女婿。因此,李渊以心腹视之,每次临朝听政,都赐萧瑀升御榻而立,亲切地呼之为“萧郎”。唐朝革创,以萧瑀最熟识国典朝仪,他又孜孜自勉,留心政事,故而深得李渊信任。唐太宗继位,拜为尚书左仆射,当时房玄龄、杜如晦新朝臣子正在风头上,萧瑀深感不快,上书时辞旨寥落,殊有怏怏之意,被废于家。不久太宗念其旧情,恢复了他的官爵。由于性...
· 南平吴会北定沙漠――卫公李靖[24功臣之八]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此人累世为将,祖父李崇义是后魏殷州刺史,父李诠是隋朝赵郡郡守。史载,李靖“姿貌瑰伟,少有文武才略”,他常对朋友讲:“大丈夫若遇主逢时,正当立功立事,以取宝贵。”其舅韩擒虎是隋朝名将,常常与这个从未经战阵的外甥论兵,每次都啧啧称奇。李靖年青时就声名通显,常常是左仆射杨素和吏部尚书牛弘的座上客。杨素曾有次拍着自己的坐床(椅子)对李靖说:“卿终当坐此”。后来小说中有杨素侍儿红拂夜奔李靖两人私逃的故事,应是附会编造,观史可以明人,以李靖的性格,肯定不会有这么“浪漫”的事,况且杨素何人,谁敢偷当朝宰相的女侍!但不知为何,李靖官一直也没做大,隋炀帝大业末年只当个马邑郡丞。当时李渊奉隋廷诏命勒兵在塞外击,李靖已经得知这位唐公有不臣之意,就暗中潜逃往炀帝所在的江都方向跑,想密报李渊要造反的消息。当时天下已经大乱,李靖跑到长安就过不去了。不久,李渊攻克长安,马上把李靖抓起来亲自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