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工艺之嘉定派竹雕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7
转发:0
评论:0
中国古代工艺之嘉定派竹雕, 自明代正德、嘉靖之后,竹刻艺术发展十分迅速,几乎每个时期都有一些杰出的艺术

 

  自明代正德、嘉靖之后,竹刻艺术发展十分迅速,几乎每个时期都有一些杰出的艺术家涌现出来。当时,大部分竹刻高士都集中在江苏嘉定和金陵一带,一些士人便将这些精工典雅的作品,根据雕刻技法和风格特征划分流派,于是出现了嘉定派。

 


  嘉定派生产中心主要是在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县)。嘉定派最早的创始人是朱鹤,在嘉定竹刻艺术中,以朱鹤祖孙三代最为著名。朱鹤,字子鸣,号松邻,他擅长诗文书画,精雕镂艺术。有记载称,其子朱缨,号小松和其孙朱稚征,号三松,均能继承父业。朱鹤本人文学艺术造诣很深,且有创造精神。他性情孤僻,与俗寡合,但却时常与书画名家、文学家交往,因其善书画,通古篆,早年又得缪篆不传之密,所以在他的竹雕设计和制作中,经常以笔法运用于刀法之中,其所制作的笔筒、香筒、臂搁,佛像等,虽然有的朴茂质拙。有的精妙绝伦,但又大多是以“洼隆浅深”,刻五六层的镂空深刻透雕进行制作的。朱鹤认为:如果不进行透雕和深刻就不算雕刻。因此,他将南宗画派揉合在北宗的雕刻之中,创造出深刻法,为唐代以来发展的竹刻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其作品深受当时士人的器重,人们争相求购,得到他器皿的人,不呼器名,而是直接以“朱松邻”称之。甚至到了清代中期,乾隆帝看了他刻制的竹器,也题有“高枝必应托高土,传神莫若善传神”的诗句加以赞扬。

 


  继竹刻大家朱鹤之后,其子朱缨、其孙朱稚征在嘉定竹刻中也颇负盛名。嘉定派竹雕到了清代康雍乾嘉时期(1662―1820),已达到了黄金盛世。嘉定也被称为“竹刻之乡”,有名的竹刻家就达六七十人之多,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吴之番、周灏、封锡爵、封锡禄、封锡璋、施天章、张希黄等,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影响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上海-嘉定竹刻工艺
嘉定竹刻盛行于明清,是明朝嘉靖年间朱鹤、朱樱、朱稚征祖孙三代人融镂刻技术和书画技法于竹刻艺术而创造的。清乾隆、嘉庆年间,嘉定竹刻更是名家辈出,迭现,一时列为贡品,为世所珍,嘉定因此被誉为“竹刻之乡”。为传承竹刻技艺,举办培训班(组图)建立竹刻陈列室,让竹刻珍品面世
· 中国古代工艺之瓷器色釉之红釉
红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是明初创烧的鲜红;到嘉靖时,又创烧了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鲜红为高温色釉,矾红为低温色釉。红釉的种类很多,除鲜红外,由已浓淡而严变为各种不同的品种。深者有宝石红,朱红、鸡血红、积红、抹红等。抹红带黄色的又叫杏子衫,微黄的又叫珊瑚釉,此外还有桔红和枣红。淡的一般称粉红,带灰色的叫豇豆红,灰而又暗的叫乳鼠皮;胭脂红也是粉红的一种。粉红中最艳丽的叫作美人醉。清宣统官窑矾红留白竹纹碗矾红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它的色泽往往带有一种如橙子般的红色。矾红创烧于明嘉靖间。到清康熙时,矾红有了很大的进步,色泽鲜艳,华丽凝重。一般用于五彩、斗彩绘制纹饰,无一色釉器。嘉庆以后,矾红色泽均不甚佳,仅光绪时稍有起色。光绪胭脂水轧道龙纹盘相关:胭脂红地粉彩花卉纹碗(清)相关: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纹碗(清)胭脂水也称“金红”,清康熙年间从...
· 中国古代工艺之瓷器色釉之蓝釉
孔雀蓝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中。但这时还是低温蓝釉,只有绮丽之感,缺乏沉着色调。高温蓝釉的出现是在元代。入明以后,特别是在宣德时,蓝釉器物多而质美,被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至清康熙时,更出现洒蓝、天蓝等多种新品种。孔雀蓝:一般蓝釉是高温烧成,所以釉面不易脱落。孔雀蓝釉则常于制好的素坯上直接挂釉,或于白釉器上挂釉烧制,为低温釉。在素坯上直接挂釉的,釉层极易开片剥落。孔雀蓝釉器物中,多为不同规格的大盘类,小件器较少。另有类似弘治牺尊的双耳罐,为嘉靖官窑的祭器。器型较弘治是略矮,满施孔雀蓝釉,色呈艳丽,但欠匀净。霁蓝霁蓝:又叫积蓝、祭蓝,其特点是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亦比较稳定。霁蓝釉盛于明代宣德朝,《南窑笔记》中把它和霁红、甜白相提并论,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霁蓝器物除了单色釉外,往往用金彩来装饰,还有刻、印暗花的。宣德时的产品以暗花为多。清康熙时的霁蓝亦颇有成就,其薄釉者无开片...
· 中国古代工艺之瓷器色釉之裂纹釉
裂纹釉清晚期绿釉开片纹兽耳圈足炉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因此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油这种产品。开片又称冰裂纹,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百圾碎哥窑-金丝百圾碎三足洗百圾碎为冰裂纹的一种,即裂纹釉中纹路繁密,开片较为细碎者。这个名称起于宋代之哥窑,景德镇窑仿哥窑之后,即一直沿用。
· 中国竹雕
竹木雕源于竹木器,从使用竹木器的史前时代开始,到竹木雕艺术独立发展并成熟的明清时代,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牙角雕,顾名思义,应为各种用兽牙、兽角制作的雕刻品,然而在收藏界,其含义则主要是指象牙和犀角的雕刻品。象牙以光洁如玉、柔韧细腻的质地深受人们的喜爱,而象牙雕作为一项特种工艺,在中国艺术史上更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犀角雕在我国古代各种门类的工艺美术品中,属于既高雅叉稀有的品种,与竹木、金、玉等雕刻器物同为艺林珍赏之品。匏器,又名"葫芦器",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的雕刻工艺新品种。竹木牙角匏器的雕刻作品有的雕刻简练、古朴大方,有的精工细作、纹饰繁密,变幻无穷,雕刻的方法主要有阴线、阳刻、圆雕、透雕、深浅浮雕等。传世作品的数量,以明清时代为多,品种纷繁,其中尤以清代牙角雕刻最为精湛。那些技艺非凡的名工巨匠,运用他们的智慧和高超的技法,把我国的雕刻工艺推至空前的鼎盛阶段...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