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昆曲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1
转发:0
评论:0
昆曲,昆曲,又名昆山腔,昆剧,是“百戏之祖”属于“阳春白学”的高雅艺术。诞生在
  昆曲,又名昆山腔,昆剧,是“百戏之祖”属于“阳春白学”的高雅艺术。

  诞生在元末江苏昆山千墩,盛行于明清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昆曲是集文学、历史、音乐、舞蹈、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昆山腔融合北曲与戈阳腔、海盐腔等南曲诸腔于一炉,以曲牌体为主,其音乐特征“流丽悠远、婉转缠绵、一唱三叹”。

  昆曲是以“脚色制”为主体,行当分工最为细腻。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代表作”称号,并荣获榜首。

  中国目前有六院(团)一所,国家已经举办了三届“中国昆剧节”;民间曲社遍及全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昆曲
历史昆山腔创始人顾坚像金代和元代,在北方兴起杂剧,由许多角色扮演故事。在南方的戏文起源于建炎南渡前后。明太祖洪武年间时,南戏文加北杂剧成传奇。根据文征明手录的娄江魏良辅《南词引正》一文记载,“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今千灯镇),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元代末年昆山顾坚为昆曲创始人。今昆山千灯镇有顾坚纪念馆。元朝时,大批文人无法通过科举出仕,整元一朝近百年时间,仅取士一千余人。不被重用的文人,只得在戏曲这种艺术形式中,寻求宣泄和自我定位的方式。“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曾自嘲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出自关汉卿代表作《一枝花·不伏老》)元代末年,南戏...
· 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早在明初就有昆山腔。嘉靖年间,魏良辅借助张野塘、谢林泉等民间艺术家的帮助,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但仅是清唱。后经昆山人梁辰鱼等人改革,并创作传奇《浣纱记》上演,声名大振,文人学士争用昆腔新声创作传奇,遂与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并称明代四大声腔。至万历末,一跃而为诸腔之首。昆腔传入北京,迅速取代北曲的地位,受到了士大夫和群众的欢迎,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时人称为官腔。从明天启至清康熙末年,是昆曲发展的鼎盛期,新作不断涌出,表演日趋成熟,身段表情,说白念唱,服装穿戴也日益讲究,脚色齐全,分工细致,一般剧种,难与抗衡。但由于传奇体制较长,全本演出需要两个晚上或更多时间,随着清代花部诸腔的兴起,倚重生、旦格局,讲究词曲典雅的昆剧受到冲击,经过艺人的演出实践,删除了...
· 昆曲的品格
昆曲曾经在中国晚期封建社会文化生活中充任盐末齑粉的作用。作为当时文人士大夫一种主要文化消遣形式的载体,它得到社会支配阶层的支持;作为当时领袖群伦的一种主要声腔剧种形式,它又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注目。由此,昆曲得以广泛发舒其自身的文化浸润能量,将辐射脉冲穿透社会的肌肤,深入到它的各个角落。由此,昆曲得以同时进入上流文化圈和山野民众娱乐环境,成为沟通各阶层社会意识的重要渠道。也由此,昆曲的文化载负构成了当时民间社会的主要内容成份,成为与政体社会相吞吐的补充乐章。然而,曾几何时,随着红氍毹娱乐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衰退与消逝,昆曲失去了它作为社会娱乐文化主流的基础支撑点,从而哀婉地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导致昆曲走向衰竭的主要社会支配力,是时代变换了审美聚焦点。在时下“快餐文化”盛行的氛围中,昆曲成为曲高和寡而极其脆弱的雅文化,成为最易受流行文化涤荡的对象。然而,昆曲在它兴盛的时代却并非如此,它也隶属于当时...
· 昆曲的乐谱
作为人类口述及非物质遗产的昆曲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几百年来它的音乐载体是以工尺谱的形式出现的。工尺谱是我国音乐特有的记谱形式,早在明、清时代便有《太古传宗》、《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成书;以后又有《昆曲粹存》、《遏云阁曲谱》、《六也曲谱》、《集成曲谱》、《与众曲谱》、《粟庐曲谱》、《粟庐曲谱外编》等相继问世,这些都是我国戏曲音乐宝贵丰富的遗产。工尺谱的音高符号是以上、尺、工、凡、六、五、乙七个字表示当今简谱的1、2、3、4、5、6、7;用带勾的上、尺、工、凡四个字加上合、四、一共七个字表示简谱低八度的1、2、3、4、5、6、7、七个音;用带立人偏旁的上、尺、工、凡、六、五、乙七个字表示简谱高八度的1、2、3、4、5、6、7、七个音。而声乐作品绝不可能有三个八度的音域,因此也就足够了。将曲词标好工尺后再点上板、眼,一支曲牌就谱成了。但工尺谱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一拍当中如果有三个音,假如是6...
· 解读“苏州昆曲现象”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社会形成一股热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面对浩繁无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何入手?如何保护?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极为迫切而复杂的问题。作为中国首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昆曲的保护工作格外令人注目,也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从2000年开始创办中国昆剧艺术节,恢复虎丘曲会,到中国昆曲博物馆的建立,苏州昆曲传习所的恢复建设,一批昆剧演出场所的建立,再到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推出《长生殿》、《牡丹亭》巡演国内十几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所到之处无不造成轰动效应。而昆曲在旅游景点的演出、昆曲曲社的活动、昆曲在中小学校的普及,都扎扎实实地推进了昆曲的保护与弘扬。《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已被列入苏州市人大立法预备项目,将为昆曲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苏州昆曲现象,正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在第三届中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