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笔精墨妙历久弥新--王行书《伯远帖》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9
转发:0
评论:0
笔精墨妙历久弥新--王行书《伯远帖》,清乾隆时期,在戒备森严的内府,有一个小暖阁,名曰"三希堂"。所谓"三希",是
  清乾隆时期,在戒备森严的内府,有一个小暖阁,名曰"三希堂"。所谓"三希",是指三件东晋时期的稀世法帖,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的《伯远帖》。这三件法帖,以王羲之的最为有名,但最为珍贵的是王��的《伯远帖》。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唯有王��的《伯远帖》是现存东晋唯一出自名家所书写的真迹,而其他两件均为后人的临品。

  这件作品的流传也颇富有戏剧性:北宋时期曾入宣和内府,后来流入民间,清乾隆时再入内府;清朝覆亡后,此帖为瑾太妃携出宫外,辗转为郭宝昌收藏,后被典当于香港一外国银行;1951年典当期满,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指示,将此帖与《中秋帖》同时以重金购回,收归国有,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件作品之所以有如此曲折的流传过程,主要是由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所决定的。

  下面我们先来看这件作品的内容。这是王��写给堂兄弟王穆(伯远)的一件手札(见图),内容为:"��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大意是:"伯远卓有成就,衷心希望你是诸多从兄弟中的出类拔萃者。我因疾病在身,志趣在于优游自在地生活。此次方始获得出任,意愿不能舒展。分别好似昨日,却如同畴古之长。远隔崇山峻岭,不能相互造访晤对,真令人遗憾。"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中引江南谚语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古人交通不便,相互见面十分不易,书札往来就成为主要的交往方式。因此,古人都非常重视书札的整齐、俊美,意在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优美的文辞和精到的书法 融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的确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王��的《伯远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伯远帖》,纵25.1厘米,横17.2厘米,行书5行,共47字。该帖用笔洒脱,自然灵动,通篇流露着一种冲淡、恬静之美。开篇"��顿首"三字用笔厚重,行笔缓慢,颇具隶书遗意,而后则愈写愈为洒脱、流利,一气呵成,不加迟疑,堪称文采风流、卓而不群。从用笔上来看,此件作品多以侧锋出之,且起笔皆顺势出锋,任笔为之。如"远"、"之"、"以"、"永"、"相"等字,几乎笔笔侧锋,似有飘浮之弊病,但由于随时参以隶书笔意,因此使得每一个笔画都达到了灵动而不轻滑、飘逸而不虚浮的艺术效果。从结体上看,这件作品依然遵循着隶书横张外拓的结字规律,字形大多取横势,笔画多作弧状,如"远"、"从"、"游"、"永"等字,伸展自如,犹如一叶叶扁舟,荡漾于碧波之间。再比如,两个"不"字的撇笔都有翻挑之意,"远"、"从"、"游"三个字的捺笔亦然。从章法上看,这件作品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不经意之间随时调整,随时变化,用笔或轻或重,字形或大或小,结体或平或斜,使整幅作品和谐统一,浑然天成。

  此帖流传久远,广受赞誉。明书画家董其昌评其云:"晋人真迹唯'二王'尚有存者。然米南宫时,大令已罕,谓一纸可当右军五帖,况王��乎。视大令不尤难觐耶!既幸予得见王��,又幸��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长安所逢墨迹,此为。"明末顾复《平生壮观》一书云:"《伯远札》……纸坚洁而笔飞扬,脱尽王氏习气。"清安歧《墨缘汇观》谓其"有自然沉着之气"。近人杨守敬《平帖记》云:"��为洽之子。《宣和书谱》称其家世学,草圣有传。今不见其草迹,即此真行,已足名家。观其下笔,力变右军父子,而无一笔诡于正,所谓纵任自喜,古雅有余者也。"

  王��(349-400),字元琳,小字法护,又称阿瓜、东亭、短主簿。祖王导,父王洽。少以清秀闻名。弱冠时与陈郡谢玄同被大司马桓温辟为掾(即属员),转主簿。时桓温经略中原,军中机务并委于王��。文武数万人,悉识其面。有战功,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给事黄门侍郎。52岁时卒于家,谥献穆,追赠东骑将军、开府。

  王��善书,以才学文章见称。北宋时仍有其草书《三月帖》和行书《伯远帖》存世,现只存后者,为古代法书瑰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伯远帖
流传北宋时,《伯远帖》入内府,录于《宣和书谱》。明代董其昌收藏此帖,题记曰:“晋人真迹惟二王尚有存者,然米南宫时大令已罕,谓一纸可当右军五帖,况王珣书,视大令不尤难觏耶!既幸予得见王珣,又幸珣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董其昌在《画禅宝随笔》评价:“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眼。”乾隆十一年(1746年)《伯远帖》进入内府,清高宗将此帖与王献之的《中秋帖》以及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合称三希,一起放在养心殿的“三希堂”中。《伯远帖》,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清亡后,《伯远帖》与《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逼溥仪出宫,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私下将两帖送至北平后门桥外古董铺“品古斋”出售。北平四大收藏家之一的郭葆昌在“品古斋”购得《中秋帖》和《伯远帖》。郭葆昌向故宫博物院文物馆副馆长马衡、徐森玉和科长庄严允诺,百年之后将此二帖无条件归还故宫。郭葆昌死后...
· 东晋王王旬伯远帖
王王旬,(350-401),字元琳,小名法护。祖籍琅琊临沂。官至尚书令。是王献之族兄弟,王导是其祖父,父王洽,弟王珉,均有书名。《伯远帖》,清代收入清宫,乾隆将此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王献之《中秋帖》视为三件“希世之宝”,使此帖成为著名的“三希”之一。此帖结字严谨,有文人风韵文采。董其昌评:“王王旬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 东晋王王旬伯远帖
王王旬,(350-401),字元琳,小名法护。祖籍琅琊临沂。官至尚书令。是王献之族兄弟,王导是其祖父,父王洽,弟王珉,均有书名。《伯远帖》,清代收入清宫,乾隆将此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王献之《中秋帖》视为三件“希世之宝”,使此帖成为著名的“三希”之一。此帖结字严谨,有文人风韵文采。董其昌评:“王王旬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 东晋风流:王珣《伯远帖》
晋王珣《伯远帖》(手卷全貌见下图),纸本,本幅纵25.1厘米,横17.2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王珣《伯远帖》,同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被乾隆皇帝定为清内府藏历代法书中的“三希”。但“三希”中,《快雪》是唐摹,《中秋》为米临,只有《伯远帖》是真迹,而且也是东晋唯一的名家法书真迹。所以,其艺术的、文物的价值,绝非其他法帖能同日而语。启功先生当年“尝于日光之下映而观之”,验证其为真迹而非摹本,遂作诗一首:“王帖惟余伯远真,非摹是写最精神。临窗映日分明见,转折毫芒墨若新。”王珣(350—401年),字元琳,小字法护,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名门望族,是王导孙,王洽子,王羲之族侄。王珣受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累官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尚书令、散骑常侍等,卒谥“献穆”。他富于才学,雅好典籍,以词翰著称,深受晋孝武帝司马曜重用。尝梦人以如椽大笔相赠,醒后自忖“此当有大手笔事”,不久,...
· 王大濛:笔墨养菖蒲
王大濛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现已退休。陈若茜王大濛有心想在他无锡住所的独栋院落内造一个蒲园,将所有百余盆菖蒲聚于其间,故而院子内正大兴土木,主角菖蒲则被他分藏在院中角落两处:一处向阳,被一个大棚遮盖,大棚一掀,满目绿意,皆是盈手可握的蒲草盆栽,充满乡野之气;一处背阴,介于屋外壁与后院墙的隔断间,推开小门,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有致,菖蒲虽小,气象万千。“野生菖蒲长在深山里,没有什么风,但空气是流通的,湿度很高,我现在把它们请到家里来养,所以要模拟一个深山环境,要通风,不通风要烂的,但是过分吹风,一些叶子要发黄……”眼前的王大濛不修边幅,黑黑瘦瘦,中长头发,胡子拉碴,微微躬背,他自嘲坐火车时极容易被人当成“包工头”,但他穿梭于菖蒲之间时更像一个农人在摆弄自己的作物。他是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在自己的岗位上耕耘了几十年却默默无闻,临近退休之际办了一次自己的菖蒲展竟名噪一时,落了个“江南草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