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皮影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25
转发:0
评论:0
中国皮影的起源、发展与现状,根据史料和近代民间皮影艺术流传的实际状况,可以推断和证实皮影艺术起源于两千年

  根据史料和近代民间皮影艺术流传的实际状况,可以推断和证实皮影艺术起源于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我国的陕西,而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能人倍出。无论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也彼彼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还随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尔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过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解放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之下,又获新生。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又遭“破四旧”的噩运。十年浩劫,使广藏于民间的皮影家底毁失殆尽,传艺断代。

  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政治环境,但在当代影视音响等新科技和流行文娱形式的冲击之下,皮影戏的濒危处境仍难扭转。目前的唯一出路,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要使皮影艺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才能使皮影艺术走出低谷,重展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谈中国美术馆的现状与发展
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建馆40周年庆典前夕,记者在这座经典建筑的主楼弧形大厅了馆长、著名画家杨立舟先生。他动情地说,中国美术馆走过了40年曲折而又辉煌的道路,四十而不惑,它正在走向成熟。接着,他向记者简要介绍了整修一新的中国美术馆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走向―――■堪称“国家圣殿”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大都与著名的建筑物有关。我们中国美术馆坐落在从东皇城根、五四大街到阜成门这条“文脉”的东端。它是由建筑大师戴念慈先生主持设计,实际上吸收了敦煌莫高窟的建筑风格,民族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它都堪称是国家级圣殿。中国美术馆是1958年为迎接建国10周年大庆而建造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但并没有在1959年落成,而是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到1962年才建成。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它受到严重破坏。此后一直修修补补,到1989年,国家拨专款维修,主要进行抗震加固。■整修后与国际水平接轨从去年5月到今年...
·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园林,或称中国传统园林或古典园林。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多采多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在中国古代各建筑类型中它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它深深的履痕,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
· 中国合葬合墓习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合葬合墓习俗的起源与发展是什么样的呢?今天祭拜网小编就来谈谈中国的合葬合墓习俗。合墓,即后死者与先逝者共同安葬于同一墓穴中,这一传统可分为同性合葬、异性合葬以及异穴合葬和同穴合葬四种形式。同性合葬源自原始社会,如山顶洞人遗址中的墓葬布局所示,至仰韶文化时期,以西安半坡为代表的同性合葬已十分普遍,反映了当时社会以氏族为基本单元的特点。异性合葬特指夫妻合葬,约始于春秋时期,《礼记·檀弓上》记载其非古制,但《诗经·王风·大车》中的诗句揭示了春秋时已有夫妻死后同穴的习俗。孔子在墓葬礼仪上曾违礼实行父母合葬,并筑高大坟茔,这显示了他对旧礼法的不完全拘泥,也预示着随着妇女地位变化,夫妇合葬逐渐普及,自汉代起,“合葬”多专指夫妻合葬。异穴合葬是指夫妻虽相邻而葬,各居独立墓穴,这种做法在龙山文化时期就已存在,且延续至西汉及以后的帝王陵寝,如吕氏陵紧邻汉高祖长陵。同穴合葬是夫妻共用一个墓穴,例如明朝万历...
· 皮影的起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皮影是怎么来的
宫廷起源说一说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仙逝,武帝悲思不已。方士齐人少翁精心剪刻了李夫人的画像,晚上在一顶方帐中点起灯烛,映出宛如其人的影子。武帝在另一帐中远远望去,李夫人摇曳生姿,栩栩如生。《海阳竹枝词》把这个故事更鲜活地表述出来:“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又有说汉代一个太子从小爱哭,由宫人抱着玩。有一天看到窗户上叶子的影子,随风忽至忽灭,觉得好玩,就不哭了,于是有了帐后动影的艺术形式。张良退敌说传说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之时,楚兵围困汉兵。张良为了退兵,就在城楼上列了一大排人影,又让士兵舞动旗帜,敌兵一看,城头上守兵众多,不敢冒然攻城,自行退去。现在湖北孝感,流传着“一评二鼓三皮影,智胜项羽三千兵”的民谣。说的是楚汉相争时,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计谋,用说评书、鼓书和唱皮影戏的方法,涣散了项羽三千子弟兵,取得胜利的故事,同时把张良奉为皮影的先祖。在台湾...
· 中国刺绣的起源发展
传统文化中国刺绣发展已具数千年历史,但其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有许多争议与分歧,有的赞成以现有文字记载来推定;有的赞成用现有考古成果来推定;也有的认为就凭民间传说也可以推定的。对此,我们不妨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一、民间传说的刺绣起源传说周太王(约公元前十世纪)古公��父有太伯、仲雍、季历三子。季历之子姬昌最有才能,古公��父很想传位于姬昌,但按照当时的传承制度,又不能传位于姬昌。太伯、仲雍知道后,即出走到苏州一带,而使姬昌顺利继承王位。当时的苏州一带有断发纹身的习俗,尽管十分痛苦,但太伯、仲雍也入乡随俗,在身上刺上纹身。后来,太伯去世后,仲雍深感此俗不便,便召集一些当地头面人物来商议此事。恰巧,仲雍的小孙女女红(读工)正在屋内缝衣,一时不小心被针扎破了手,血流出来在衣服上形成了美丽的花朵。于是,小家伙灵机一动,便参照当地纹身的图案花样在衣服上试着刺绣起来。经过七天七夜的努力,终于做成了一件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