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道情皮影戏”是综合的民间艺术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4
转发:0
评论:0
“道情皮影戏”是综合的民间艺术,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演出皮影戏的主要道具是皮影;皮影多为兽皮或纸板制作而成。制作皮影需要有高超的手工技艺。如今,国外不少工艺美术爱好者把皮影作为壁饰的橱窗装饰的欣赏品。河北滦县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较为著名。皮影戏的内容,多为传统的历史戏、神话剧等。虽然各地制作皮影的风格不同,但精工雕刻造型概括洗练,装饰纹样夸张,具有艺术韵味,却是共同的。 

  关于皮影的传统雕刻技法和过程,艺人们归纳为顺口溜说:“先刻头帽后刻脸,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装发须一身全,最后整装把身安,刻成以后再上色,整个制作就算完”。  

  民间皮影艺人称影人身子为“桩桩”。桩桩是由胸、腹、腿、大臂、小臂和手等十个部件组成。皮影的服饰与戏曲服饰基本相同,式样极为丰富。有龙袍、官衣、氅氅、袍子、裹身子、背剑以及马甲等。桩桩除个别特定人物和某些神怪是专用的外,大部分是通用的。只要在桩桩上换一个相应身份的头梢,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物。桩桩的服式、图案和颜色,是区分人物身份和贫富贵贱的重要标志。 

  道情皮影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道情皮影戏,一个是皮影戏演出的道具。皮影戏是戏曲的一种,是一门包括文学、雕刻、音乐、技巧综合的民间艺术。

  皮影戏“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靠剧本讲述故事的精彩,二靠完美的影人雕刻造型,还要靠表演艺人优美的道情音乐唱腔和熟练的“挑线”技巧以及伴奏、伴唱、灯光的配合、众人的合作,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给观众以感人的艺术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文化—道情皮影
中国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代表中国甘肃风情的剧种--陇剧艺术正是以独具特色的环县道情为正宗。环县民间道情皮影戏班成立已有300多年历史。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三次进京演出,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情接见和好评。1959年,甘肃文化部门依据环县道情的形式编排了大型古典历史剧《枫洛池》,进京参加了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受到周恩来的热情称道。1960年1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将环县道情正式定名为"陇剧",成为甘肃风情的独特剧种。1987年,为庆祝中意建交25周年,应意大利意中友协和库普公司的邀请,由环县道情皮影艺人史呈林、谢正礼等六人组成的"甘肃民间道情皮影艺术团"出访意大利,历时近两个月,先后在罗马、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等11个城市演出24场戏,受到国外专家及朋友高度赞扬。被誉为"来自东方魔术般的艺术"。环县道情皮影由此走向了世界,奠定了其辉煌的历史基础。2002年6月...
· 中原文化—民间艺术—皮影戏
皮影戏在山西民间流传甚广,皮影是一种民间传统的小戏,在表演时,以驴皮,牛皮刻制的人物,布景和道具搬上舞台,造成影象,便成“皮影戏”;加上说唱和灵巧的操作,使影象产生妙趣横生的戏剧效果,皮影戏的特点是: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正面和侧面的,表演也是通过正、侧面的影象活动展开戏剧情节。皮影富有装饰性,尤其是夸张手法极强,形象生动有趣,因而又成为旅游者收藏的艺术品。
· 越文化—民间艺术—海宁皮影戏
传统戏剧类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宁市境内,至今流传着具有南宋风格的古典剧种——海宁皮影戏。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海宁皮影的人像用羊皮或牛皮为材料,通过绘图、剪形、勾线、上色、缝制插签等工序制成,主要特点是:“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脸形圆活、单眼侧面、少夸张、近实像、富“人情”味;整体以单手、并足(侧身)为主,颇具民族民间特色。海宁皮影戏演绎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境内尚有戏班20多...
·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皮影人
是皮影戏的人物造型。流行于唐山乐亭一带。以驴皮刻染,吸收了当地民间剪纸的特点,更以雕镂精细、造型夸张、富有装饰性见称。清代已在京津、东北一带流传。老艺人王玉宏刀法犀利多变,并对古法进行了改革。邯郸有牛皮影人,线条苍老古拙,意趣淳朴有力。
·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皮影人
是皮影戏的人物造型。流行于唐山乐亭一带。以驴皮刻染,吸收了当地民间剪纸的特点,更以雕镂精细、造型夸张、富有装饰性见称。清代已在京津、东北一带流传。老艺人王玉宏刀法犀利多变,并对古法进行了改革。邯郸有牛皮影人,线条苍老古拙,意趣淳朴有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