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董源潮湿温润的山水江南(图)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5
转发:0
评论:0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董源潮湿温润的山水江南(图),  董源《潇湘图》卷,绢本,水墨淡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潇湘图》局部   


 

 董源《潇湘图》卷,绢本,水墨淡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潇湘图》局部

 

    那年春天,一大早从泰山下来后,朋友们提议开车直接去黄山,一天之内,晨昏之际,体验一下南北山水的不同风貌。于是,驱车一路南行,窗外的景色不时变化,峭拔险峰渐渐少了,青翠山岭渐渐多了,磅礴的气势渐渐少了,婉约的韵致渐渐多了――忽然联想:这种景物变化,暗合了1000多年前中国山水画风格的嬗变――从“荆关”式的北方大山大水,进入了董源潮湿温润的山水江南。

    董源,字叔达,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他的山水画深得中主李景赏识,并因画入仕,官至北苑副使,故世称“董北苑”。董源以水墨形式,专写江南真山真水,从而开创了影响至今的“江南水墨画派”。他笔墨中的山水,峰峦起伏、云蒸霞蔚、洲渚掩映,被米芾《宣和画谱》中赞为“平淡天真”、“一片江南”。

    只是,这一片江南是水墨的,是用湿湿的笔,蘸了淡淡的墨,用了细细的皴,更用了浓浓的情,画出的是植被丰茂、气象万千的心中山水。

    最著名的是他的《潇湘图》:画家以江南常见的远山近水为题材,山峦在远处,平缓连绵。山下是荡荡江水,浩渺无际。画面上的风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水汀沙洲、荒疏芦苇,一条小船正迎面徐徐而来,小船上,端坐一红衣主宾,前有侍者下跪,后有侍者执伞,船头船尾,两个船工合力将小舟缓缓地荡向滩头,岸上,迎候的人们纷纷上前,挥手致意,浑然一幅充满诗意的潇湘游乐图。画面的后半部分,山峦平缓地起伏着,山林清朗得绝无尘埃,林子的深处,隐约几家茅舍,在沙汀、苇渚之间又荡着几只小舟,江边,有人正拉网捕鱼――这又是一幅令人陶醉的江南渔乐图。

    多么令人神往的场景!山林淡远,河洲清旷,人们或访友迎宾,或荡舟渔乐,仿佛心神都和山山水水融为一体了。画面上的两组人物,看似互不相关,却在山水的映衬中和谐一致。这是江南乡野间的生活场景,是画家眼里的真山水,这里没有“苍山夹乱流”的险峻,而是草木葳蕤的绵延。这里没有“仙风道骨今谁有”的禅问,而是平平常常的大自然、真生活。在这幅画中,董源用细细密密的“点子皴”,由远及近、由疏及密,由淡及浓,呈现出云霭雾气,烟水微茫的“一片江南”。这是何等的诗情画意?足以让人忘却宠辱,寄情其间。想来,董源的受宠,还是得益于画面上呈现的一派澄静气象的,1000多年前,偏安在江南的南唐王室,只有这片青山绿水是聊以慰藉的。与其戚戚然茫茫北望,不如守住一方丰饶,看花红胜火,水绿如蓝。

    或许,是江南层层山岭上苍翠欲滴的树木和水汽朦胧的烟云滋养了他,或许,他天生就是爱山水的人,董源,执拗地、快乐地行走在烟雨江南,描画山水,江南山水的那种气息,那种平静、润泽、蓬勃的气息,仿佛就从画卷里扶摇升腾,沛然于画家的心胸。你看吧,在《潇湘图》里,水面只是淡淡的皴染,已是一片烟波浩渺的江湖;山林也只是细密的皴擦,却有一派蓊郁勃发的气势啸荡。画中的人,画画的人,看画的人,也就在这种不紧不慢的、舒缓有致的节奏中,澄静心神,一派自然了。

    又是一年春来到,江南的春天,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只是,隔着浩渺时空,沧海桑田,高速公路两侧已是高楼林立,我们无法走进董源时期的江南了。还好,可以在房间里挂一幅《潇湘图》,神驰于那片连绵群山、浩渺烟波,“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须归,何须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董源的山水画
近日有一个想法。由于历史题材已经写了一段时间,个人觉得有些乏味,所以就想找一些赏心悦目的东西来给自己看看。首先想找的是画,因为画是很美丽的东西,不象历史一样单调乏味。自古以来中国出了许多画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作品。南北朝时期主要是宗教(特别是佛教)的肖像画,隋唐主要是人物画,当时中国的肖像画没有采用西方的明暗法和透视法,往往显得平面、单调,呆板,所以我比较喜欢中国的山水画。中国人的山水画不同于外国人的风景画,它不是再现自然景观,而是通过自然景观的表现文化的内涵和审美的意境。中国的美丽的山水画是从五代开始的。我们先来看看董源吧。董源是五代南唐的著名画家,江西南昌人,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有关董源的记载很少,他大约出生与公元892年,死于约962年,曾任南唐北苑副使,后归宋朝。董源的画多画江南山水,存世作品有《龙宿骄民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溪岸图》(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 江南忆杭氏--杭氏朔源
海宁杭姓人数不多,现存资料不全。宋版《百家姓》中杭姓排位第一百八十三。杭姓的起源有两种说法。源于姒姓,是大禹的后代,以国名为姓。杭氏起源与大禹治水有关。夏禹治水成功后,把剩下的船只分给诸子,其中一子封在余航(今浙江余杭),建立了余航国。后来,其子把航字边旁“舟”去掉,加“木”成杭,称为杭氏,形成今天散居在浙江绍兴、余杭、海宁与水域有关的杭氏族群。源于抗氏,抗,杭同源,改抗氏为杭氏。古代,抗、杭二字通用。汉朝东乡侯、长沙太守杭徐伯本姓抗,他的后代便以杭为姓。追溯杭氏望族,大都出自丹阳郡(今安徽宣城)。杭氏落户丹阳后,东乡侯杭徐伯后人寅正的四世孙外徙柳茹、九世孙诚徙居华甸(浙江延陵杭甲村)、十四世孙鉴九卜居华甸村东。这一系杭氏宗亲不忘先人,构宗祠以敬祖,修家乘以联宗,自明朝后期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共辑谱十三次。如今,丹阳郡杭氏居住村落为全州杭甲、延陵杭甲、柳茹、华甸、陵口下栅口、司徒东...
· 江南
生平1995年,入读北京大学。1999年,入读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师从MichaelL.Gross攻读博士。2000年,创作《此间的少年》。2001年,开始创作《九州·缥缈录》系列。2004年,博士肄业,归国创业。2005年,于今何在、大角等人创办杂志《九州幻想》。2006年,江南与今何在、大角等人不合,九州分裂,江南从《九州幻想》主编去职。2007年,创立“九州”概念MOOK《九州志》。2008年,担任“完美时空”旗下“纵横中文网”副总经理。2009年,开始创作《龙族》。2010年,和北京大学团委合作拍摄校园公益电影《此间的少年》,在国内、美国、英国等全世界高校连映。与中国著名漫画家颜开合作推出《龙族》漫画。2011年,作为中国青年作家代表出访埃及,在开罗书展上致《幻想与世界》专题报告受邀出席“全球青年未来创意领袖论坛“并发表演讲《颠覆败局》。2012年,代表中国青年作家出访英国,致...
· 江南
历史上的江南老江南八大府江宁府(南京“江南主城+江宁”,高淳,溧水,溧阳,句容)苏州府(苏州,吴江,常熟,昆山,太仓,沙洲“今张家港”,嘉定)常州府(常州,无锡,武进,江阴,宜兴,靖江)镇江府(镇江,丹徒,丹阳,扬中,金坛)松江府(松江,上海,南汇,青浦)嘉兴府(嘉兴,嘉善,桐乡,平湖)湖州府(吴兴,长兴,德清,安吉)杭州府(余杭,临安,富阳,海宁)《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即特指淮南之地,即开始泛指大约今江苏、上海、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浙江、福建全部,江西、广东的一部分。在先秦时期也有其他关于江南的说法。《史记·秦本纪》中亦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这里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钱大昕以为《项羽本纪》云“江东虽小,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江东”,那时的“江东”是现在江南的一部分。。王莽
· 江南省
历史江南分省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改南直隶为“江南省”,最初设一位江南布政使司(驻江宁府),以及三巡抚(江南巡抚、凤庐巡抚和操江巡抚)。根据康熙年间的《大清会典》,布政使为一省之长。因此江南布政使的到任,可以认为江南省成立。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布政使分为左、右两位,分驻江宁府、苏州府。右布政使辖宁、镇、苏、松、常,左布政使辖余下地方。然这两位布政使仍冠以“江南”头衔,所以不可能认为江南分省。康熙五年(1666年)五月,裁凤庐巡抚,所属庐州、凤阳2府,滁、和2个州归并安徽巡抚管理;淮安府、扬州府2府及徐州隶属江南右布政使司。此时左、右两布政使辖境已经和现在安徽、江苏两省十分接近。康熙六年,左、右布政使分别改为安徽布政使、江苏布政使(这是“安徽”、“江苏”这两个省名出现之始),依然分驻江宁府、苏州府,但江宁府本身属于江苏布政使辖境。此后,清代典籍里面“安徽”、“江苏”出现次数逐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