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也可以施釉看古代陶瓷的烧制(图)
成形后的粘土坯体,必须加以烧制,才能成为陶器。就制陶来说,烧制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松软的粘土经过烧制就能成为坚硬的陶器。不仅如此,烧制的温度还是区别陶与瓷的重要依据。
很多人以为,陶与瓷的区别仅仅在于瓷器有釉而陶器无釉。实际上中国古代也有施釉的陶器,如唐三彩。因此,釉并不是区别陶瓷的标志。按照今天的标准,陶与瓷的区别主要在于吸水率。陶器因为孔隙较大,吸水率通常在10%以上,而瓷器因胎体致密,且表面有釉层,吸水率通常在0.5%以下。吸水率需要用仪器测量,因此,人们常用烧制温度来区别陶与瓷。陶器因为陶土自身原因,烧制温度通常不能超过1100℃,否则器物就会变形,而瓷器烧制温度通常都在1200℃以上。因此,1200℃就成为陶与瓷的分界线。
陶器烧制基本都在窑炉中进行。这种窑炉称为陶窑。据推测,陶窑出现前,古代陶器烧制可能经历过一个平地堆烧的阶段。中国古代陶窑分为横穴窑和竖穴窑两大类型。横穴窑出现较早,结构也比较简单。它由窑室和火膛两部分组成。烧窑时,火焰由火膛进入窑室。较长的火膛具有“吸风”作用,有利于提高烧制温度。竖穴窑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后期。早期竖穴窑的窑室位于火膛之上,火膛为口小底大的袋形坑,有数股垂直火道与窑室相通。后来火膛逐渐移至窑室下前方,火焰沿倾斜的火道进入窑室。与横穴窑相比,竖穴窑燃烧更充分,火力也更均匀。
陶窑的密封程度会对陶器的颜色产生影响。陶土中多含铁杂质,当陶窑密封性不好时,氧气充足,铁元素充分氧化,陶器就呈砖红色。相反,如果陶窑密封性好,烧造后期,窑内缺氧,部分氧化铁发生还原反应,陶器呈现青灰色。新石器时代后期,还出现过一种白色的陶器。这是因为选用了含铁量很低的陶土,烧制后呈现粘土自身的颜色。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