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读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图)
核心提示:《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
一、知
《孙子兵法》6074个字,出现最为频繁的是哪一个字?是“知”字。共出现了79次。在《孙子兵法》13篇中,只《势篇》与《行军篇》中没有“知”字。如果作为名词,“知”的意义即为知识。比如,孙子认为: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要从五个方面分析,即“道、天、地、将、法”。只有对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了解得清清楚楚了,才能够胜利。孙子在《火攻篇》里讲的“知”,更显露出知识的含义。他说:“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打仗靠力量,但不是靠蛮力。它需要知识,仅火攻就有五种方法。古代中国人早就懂得研究风向知识了,并把研究风的学问,叫做“风角”。
古代社会早就认识到知识与战争的关系。汉成帝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叫任宏,他把兵书分成四大类:权谋、形势、阴阳和技巧。其中阴阳学讲的就是军事气象和军事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当然,阴阳学也有许多迷信的东西。诸葛亮对阴阳学知识非常熟悉,他不止一次地运用阴阳学知识打仗。著名的草船借箭故事讲的就是他巧借自然气象,不用丝毫成本,不伤一兵一卒,就从敌人那里获取10万支好箭。正因为知识能够让军人打胜仗,所以自己的敌人才不愿意你掌握更多的知识,有时甚至会采取非常手段杀了有知识的人。周瑜见诸葛亮把东风给借来了,大惊道:“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不能留着他,否则早晚是我们东吴的祸害。”他派丁奉和徐盛去杀诸葛亮。诸葛亮是何许人也!早就跑了,还是技高一筹!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派了许多间谍到苏联去,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暗杀苏联的科学家。他们太害怕苏联通过这些科学家,把知识转化为战斗力了。正因为“知”对于战争的重要性,因此世界名将几乎都是好学者。美国名将乔治・巴顿恨德国人入骨,口口声声地要戳穿德崽子的肚皮。然而,他对他的死对头――德国名将隆美尔却是非常佩服,隆美尔的书《进攻中的步兵》,巴顿就看了两遍半,有的段落都能背下来。他说:“如果英国人事先看过这本书,就不会在北非战场失败得那样惨。”所以,当巴顿第一次看到隆美尔的队伍走近时,他没有说:“隆美尔,我会击败你!”而是兴高采烈地喊道:“隆美尔,你真厉害,我读过你的书!”
二、全
孔子创立的儒家核心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仁”!老子创立的道家核心也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道”!而研究中国兵学的人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也是一个字:“全”!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什么是“全”?顾名思义,就是全部、完全、全体,表现在战争领域,就是指一次作战行动总体,如战争的总体、战役的总体、战斗的总体。全,对应的是“破”,即部分、局部、侧面。战争里的破,就是一次战争的侧面或局部、一次战役的侧面或局部、一次战术的侧面或局部。用现代时髦一点的话,孙子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一句话:用最小的消耗,换取最大的胜利。这就是“全利”目标!如果用经济学家的理念解释: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
孙子从统治者的角度,提醒国家的决策者一定不要将战争当成儿戏!在孙子看来,只有“先礼而后兵”,才能达到他的“全利”目标。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孙子的论述中可以分析出来。
《孙子兵法》一共出现十次“全”字。其中有七次在《谋攻篇》中。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在这里,孙子一口气用了五个“全”字,来解释他的利益与成本的关系。在孙子看来,作战如果能实现“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和“全伍”,是最好的上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作战成本和道德成本,争取利益最大化。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孙子马上强调:“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即智慧之战(伐谋)、外交之战(伐交)、武力对打(伐兵)和越池夺关(伐城)。
这里,孙子明显给我们做了一个策略排序:“上上策”是通过谋略战胜敌人;“上中策”是通过外交策略获取胜利;“中策”是通过野战战胜敌人;“下策”是攻取敌人的城池。
平津战役时,我人民解放军总兵力是100万人,而国民党华北守军只有50余万。我军通过各种渠道向傅作义将军转达和平解决天津、北平等城市的问题。为什么?因为,天津与北平是北方最重要的商业和文化重镇,和平解决有利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历史文化古迹。可是,傅作义不干。于是,在其他手段都不奏效的前提下,我军开始采用“伐兵”手段。这次战役是我军有史以来攻坚作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在一周之内解决了天津问题。必要的“伐兵”打得好,才能为“全利”创造条件。天津解放后,傅作义将军愿意接受我党我军提出的和平条件。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了。
战争是你死我活的领域。单纯想着“全利”,那不行!只有必要的“伐兵”,甚至“伐城”,才能更好地实现“全利”。通过必要的“伐兵”或者武力威慑,我军在北平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军队的老一辈将领运用孙子留给后人的大智慧的结晶!
谋略的法则是什么?就是务必用“全胜”的策略争天下,这样既不使国力疲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
三、先
在军事上,有一个术语叫做“先发制人”。“9・11事件”后,美国布什政府的军事战略最有特点的就是“先发制人”。“先发制人”最基本的要素是“主动”和“进攻”。
其实,“先发制人”的战略早在中国250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过,他就是孙子!孙子非常重视“先”。他在《孙子兵法》用了23个“先”字,表达他追求“先算”、“先行”、“先动”的思想。
《孙子兵法》的《形篇》中有一句名言:“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里的“先”字,有两层含义。第一,在战前先造成有利的态势;第二,要比敌人抢先居于有利的态势。而要想达到这样的双重目的,则所需要的先决条件就不仅为先知,而且还有先行(行动)。
孙子的“先”有丰富的内涵。举几处讲讲:
在他的《虚实篇》中,中心意思是讲“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说,会打仗的人,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但是,要想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呢?孙子说:应该是“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即先到达并占领战地等待敌人的就主动从容。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割据势力刘武周率军南下攻唐,手下大将宋金刚进逼绛州(今山西新绛),威胁关中。对刚刚建立的大唐王朝来讲,形势非常危急。唐高祖李渊命秦王李世民率军抗敌。十一月,李世民率兵自龙门(今山西河津西)趁冰坚渡过黄河,屯兵柏壁,并同固守绛州的唐军形成犄角之势,使宋金刚军不得前进。相持近半年后,宋金刚军由于粮草不济,于是向北撤军。李世民则率军跟踪追击,一昼夜行200余里,至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追上宋金刚军,一日八战皆胜,俘斩数万人。
这里,李世民的赢就赢在他的一个“先”字!不过,他这个“先”字,并不是简单地主动进攻,而是先到达并占据有利地形等待敌人,既可以有充分的准备,又可以充分培养士气。
如果在时间上不占优势,让敌人抢先占领了阵地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才能达到“后人发,先人至”的目的?孙子给予了回答。他在《军争篇》中说:“先知迂直之计者胜。”谁要是先懂得故意迂回绕道,并用小利将敌人引诱到别的方向去的方法,谁就能取得胜利。
孙子追求的“先”字还有更为重要的一层含义,就是一定要事先能够掌握敌人的情况。他在《用间篇》讲:“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贤明的君主或者会打仗的将军,之所以一出兵就能够战胜敌人,战功显赫,就在于事先能够掌握敌人的情况!
综合孙子的“先”,再对比一下美国的“先发制人”,虽然前者比后者早出现有两千多年,但前者的内容却是远远丰富于后者。美国的“先发制人”更多的是包含争取“掌握主动权”的意义;而孙子的“先”字却含有通盘考虑全局,透彻分析对手的优缺点,掌握与控制大局,最终获得胜利的含义。
可见,孙子的哲学味道非常浓了。孙子“先”的理念对于现代生活也非常有意义。比如,企业都想占领市场,而且谁先占领市场,谁的效益就大。但是,如何能够“先”占领市场?这和企业的理念有关系。
四、善 在《孙子兵法》中,出现频率仅次于“知”字的,就是“善”字,共出现了33次之多。可以说,用兵求“善”,是孙子独树一帜的战略思想。 善,从字面意义上有美好、尽善尽美的意思;还有擅长、在某些地方有优势的意思。我想《孙子兵法》中的“善”字有两层含义。 第一,“擅长”或“善于”的意思。 孙子在表示会打仗、善于指挥作战的时候,通常用的是“善战者”或“善用兵者”。比如:孙子在《形篇》中第一句话就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过去会指挥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 他在《势篇》中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意思是说: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追求的是如何形成有利的作战态势,而不是去苛求士兵。行军打仗不是靠人,而是靠营造有利的作战态势。 在这里,孙子所说的能征善战的名将通常要“择人而任势”,即不靠人,而靠势。当然,孙子并不是真的认为人并不重要,恰恰相反,在孙子军事思想中,人才观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便是作战态势,也是由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营造。但是,尽管每个人都知道人才的重要,也知道“人尽其才”的道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地把部属的智慧与才能发挥出来。这里面原因很多。比如:有才能的人,一般都有个性,甚至是缺点,容易让人挑剔或生厌。所以,想用人才的人,要有“容人之量”。有才能的人,一般都具有“平时看不见,偶尔露峥嵘”的特点,在平常时期,容易让人忽视。所以,想用人才的人,要有“蓄才之能”。就是说,平时汇集一滴水,难时还你太平洋。 第二,孙子的“善”字,也有美好、完美之意。 孙子在兵法里,喜欢用“非善之善者也”。其实,这是反话正说,以此表达他追求真正完美军事指挥官的价值观。 孙子的思想非常深刻。他在谈到什么样的名将才是真正会打仗的人的时候,用了一个比喻:“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形篇》)意思是说:举起秋毫之重的东西,算不得力量大,能看见日月的人算不得是眼亮,能听到雷声的人算不了耳朵好使,实在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孙子非常幽默,他在这里用非常形象的这三个比喻,来说明他的观点:“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形篇》)说那些能预见胜利但没有超过大家的见识的人,不能算是会打仗的人;那些打了胜仗而天下人称赞的将军,也算不得最好的将军。 分析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真正洞察到藏在表面现象里面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个智者。正如毛泽东讲的:我们看事物要看本质,必须有“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毛泽东说这番话是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在民族危亡之时,毛泽东为什么要写《实践论》这种哲学著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要培养深刻了解战争规律的人,而不是仅仅培养会打几场胜仗的人。而只有这样的名将才是真正的会打仗的人! 这就叫:能举起毫毛,不能算为力量大的人。能看见日月,不能算视力好。能听到雷声,不能说是听觉敏锐。 孙子与毛泽东的军事观点真是异曲同工! 相关阅读 千年疑点: 《孙子兵法》作者到底是谁 孙子一生对后世最大的贡献是他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这本书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总结了若干至今仍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然而,这样一本旷世奇书,在广泛流传的同时,它本身的许多疑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光。其中,《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就是一个令史学家疑惑不解的问题。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孙子”,一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将军孙武,一是战国中期齐国的军师孙膑,他们各有兵法传世。《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记载有《吴孙子兵法》和《齐孙子》两种,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注前书的作者是“孙武”,后书的作者是“孙膑”。然而后世所能见的只有《孙子兵法》一部,据说孙膑的兵法书自东汉末年以后就失传了。 于是,自宋代以来,就有许多人开始怀疑和猜测《孙子兵法》的作者。有人根据《孙子兵法》阐述的多是战国时代的情况,认为此书源出于孙武而完成于孙膑,因为书中有大量关于战国时期的内容,在春秋时期的孙武是不能预测到他死后之事的。还有一些人干脆主张孙武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孙子兵法》是孙膑所作。 另外还有几种孙武与他人“合一”的说法。一为“武伍一人”说,清朝中期的山东文人牟庭认为:《孙子兵法》是伍子胥的作品,“武”不是孙武的名字,而是《孙子兵法》原来的书名。一为“武膑合一”说,该观点认为孙武和孙膑是同一个人,孙子名武,膑是他的绰号。由于孙子在吴、齐两国都呆过,司马迁没能分辨出来,就误以为是两个人,将二者记载于《史记》之中。 纷纭离奇的争论一直到建国后才见分晓。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西汉墓葬,出土了大批竹简,包括《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一发现不仅使失传了1700多年的孙膑著作得以重见天日,而且证实了《史记・孙子传》和《汉书・艺文志》关于两个孙子有两部兵法的记载是正确的。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孙膑兵法》的发现还不能证明《孙子兵法》就是春秋末年的孙武所撰,主要有以下几大疑点:第一、《孙子兵法》的许多用语都是战国时代流行而春秋时所未见的。如“形名”、“霸王”等;第二、《孙子兵法》记载用兵数动辄十万,但是春秋时期即使是大国用兵也不过二、三万人,只有到了战国中期,才有用兵十万至数十万的记载。第三、《孙子兵法》所谈的战术多为运动战,主张深入敌后,长距离的调遣。这些都是战国时代的打法。第四、《孙子兵法》言兵,由“将”独当一面,这一军事格局是战国时期的写照,春秋时的战争一般都由国君亲自统率军队出征。第五、《孙子兵法》有关于苏秦的记载:“燕之兴也,苏秦在齐”,而苏秦活动的时代当为战国中后期,在孙武之后约200年。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