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雪到口边消”看古人如何消夏(图)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5
转发:0
评论:0
“雪到口边消”看古人如何消夏(图),     那个闷热的晚上,躺在床上随意翻《宋词》。杨万里的“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

 

    那个闷热的晚上,躺在床上随意翻《宋词》。杨万里的“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一入眼,顿感周身凉风缠绕。“雪到口边消”是多好的降温方式。然而,这却是古代有权有钱之人才能享受到的。

    读过这首词的人都知道,杨万里大加称赞的不过是今天都市人瞧不上眼的“冰酪”(它是由果汁、牛或羊奶、冰块等调制而成)。传说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元世祖赏赐他几个“冰酪”后,这位举世闻名的探险家当时就幸福的一塌糊涂,并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这才使得“冷饮”后来风靡全球。当然,在没有电冰箱和冰柜的古时代,这种“冷饮”完全是靠储藏的冰块和手工制成的,其“味道”与今天用电或其他能源“催熟”的冷饮肯定大有区别。

    抛开达官贵人的度夏方法,单就古代社会整体而言,其消夏方式都应该称得上是很“低碳”的。传统的农业社会虽然气候四季分明,但夏天照样热浪袭人,恐怕一个人仅凭自身的体质也是无法抵御严苛的自然条件。因此,一些基本的防暑降温的工具和设施也就应运而生了。扇子在当时应当算是普及最广和有群众基础的纳凉工具,这无需多言了。唐代还出现了一种供人消暑的“凉屋”,它傍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屋檐而下,这样就制造出了“人工水屋”,当然像这样的“高档”的消暑设施远非劳苦大众所能享受的。不过,古代平民营造阴凉的方法也是五彩斑斓的,譬如屋檐前面挂帘子,院子里面搭凉棚,屋子里面放竹床、竹凳,床头上安放石枕或玉枕等等。被称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安徽省宏村至今保留的140多栋明清古建筑普遍采用的是“引水进屋”,这种纳凉方式既有科学道理,又天然环保,的确令人有一种“风前动有波,夏永静如何”的感觉。

    可以说,每到酷暑,古代人也是想方设法防暑降温的。这些传统的消暑方法虽然跟现在的空调、冰柜等所制造出来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他们巧妙利用自然之物的奇思妙想和积极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恐怕也是今天的人们所难以达到的。所以,我认为在一般人还没弄懂“低碳生活”的操作方法时,或许古人度夏的生活方式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请别误解,我不是要大家回到旧社会去吃“二遍苦”,而是提醒现代人有节制地使用现代的纳凉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女性冬天如何"消寒"?赏雪赋诗、画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文字版)《九九消寒图》(绘画版)清版《都门汇纂·冰鞋》内页宋人描绘《唐双陆仕女图》今天是腊月十一,眼下这个冬天已近尾声。随着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会进入倒计时,今年冬天人们参加各种冰雪运动的热情可谓空前高涨。其实,在中国古代,滑雪、溜冰、坐冰槎,拉雪橇,打冰球等被古人称为“冰嬉”的各种健身活动已相当普及。此外,赏雪赋诗、画消寒图等更是古代女性每年冬天必不可少的“越冬”内容……赏雪,古代女性最浪漫的冬日活动《晋书》记载:“咏絮之才”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从大自然中找乐,是古代女性休闲的最普通方式,这在古代叫“时令活动”。春夏秋冬,各有景致,各有玩法。大雪纷飞的冬天,赏雪往往被古代女性视为最浪漫的事。在古人留下的赏雪佳篇中,最著名的当属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所记的《湖心亭看雪》:“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
· 古代女性冬天如何"消寒"?赏雪赋诗、画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文字版)《九九消寒图》(绘画版)清版《都门汇纂·冰鞋》内页宋人描绘《唐双陆仕女图》今天是腊月十一,眼下这个冬天已近尾声。随着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会进入倒计时,今年冬天人们参加各种冰雪运动的热情可谓空前高涨。其实,在中国古代,滑雪、溜冰、坐冰槎,拉雪橇,打冰球等被古人称为“冰嬉”的各种健身活动已相当普及。此外,赏雪赋诗、画消寒图等更是古代女性每年冬天必不可少的“越冬”内容……赏雪,古代女性最浪漫的冬日活动《晋书》记载:“咏絮之才”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从大自然中找乐,是古代女性休闲的最普通方式,这在古代叫“时令活动”。春夏秋冬,各有景致,各有玩法。大雪纷飞的冬天,赏雪往往被古代女性视为最浪漫的事。在古人留下的赏雪佳篇中,最著名的当属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所记的《湖心亭看雪》:“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
· 消夏盛品西瓜本来叫“寒瓜”(图)
中国自西汉时起开设了与非洲互通有无的海上之路,自非洲大陆起,途经斯里兰卡及南洋诸岛,最终从福建沿海登陆。西瓜就沿此路而来。盛夏时节,老百姓最爱的消暑盛品自然非西瓜莫属。很多人都觉得西瓜的名字来历,应当与西红柿或者胡豆一样,取其“来自西域”的意思,殊不知这其实是个大误会。《说文解字》说,“瓜”字是一个象形字,它在小篆的字体中,两边的笔画像瓜蔓一般蜿蜒着,而中间则是藤上结着沉甸甸的瓜果实的形象,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夏日收获满满的喜悦。很多人都误以为西瓜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因此给其取名为西瓜。其实,如果一定要按照传入我国的方向来给西瓜命名的话,那么这种水果应该叫“东瓜”才对,因为它并没有走那一条大漠孤烟的丝绸之路,而是从烟波浩渺的苍茫大海上飘然而来――是从东南沿海进入我国的。西瓜来自东半球。世界上最早种植西瓜的国家是非洲大陆上的埃及。中国自西汉时起开设了与非洲互通有无的海上之路,自非洲大陆起,途经...
· 端午曾被认为是“恶日”看古人怎样“驱邪”(图)
转眼间端午节又要来临,古时候的人们把端午看成是毒日、恶日,随着时间推移,至今仍然流传和保存了许多在端午这天驱邪、解毒、求平安的习俗,比如饮雄黄酒……世易时移,现代人该如何在这一天“辟邪”祈福?记者采访了中华周易联合会副会长许雪儿,听她来细述“驱邪”方法,如感兴趣您不妨试试。端午在古代被认为是“恶日”农历五月对应地支中的“巳”、“午”、“未”三月五行属火。“巳”是火的出生状态,“午”是火的极盛状态,“未”是火的衰幕状态。火气到了极盛的状态,也就是阳气达到了极盛状态,就会物极必反,阴气开始产生。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可见,古人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因此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每逢节气转换前后之际,气场最不稳定,易使人心浮动,官非凶灾四起,病菌杂...
· 今日小雪:古人冬日如何度过,小雪生活习俗有哪些?
小雪习俗祭祀祖先:小雪时节,人们会向祖先表示敬意,感谢祖先的恩德,并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储备物资:在古代,小雪时节是储备物资的好时机。人们会大量储存食物、柴火和煤炭等,以备冬季之需。狩猎和捕鱼:在北方的冬季,狩猎和捕鱼是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小雪时节,人们会进行狩猎和捕鱼活动,以补充冬季的食物储备。制作腌菜和腊肉:在古代,人们会在小雪时节制作腌菜和腊肉。这些食品可以在冬季储存很长时间,是冬季的主要食品之一。赏雪景:小雪时节,北方的大地已经被白雪覆盖。人们会欣赏雪景,感受冬季的美丽和神秘。读书和写诗:在冬季,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创作。小雪时节,文人墨客会读书和写诗,以表达对冬季的感受和思考。修缮房屋:冬季是修缮房屋的好时机。小雪时节,人们会进行房屋修缮和加固工作,以确保房屋能够安全地度过冬季。古人冬日如何度过在古代,小雪时节标志着冬季的开始,气温逐渐降低,天气逐渐寒冷。在这个季节里,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