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图书众多到底什么是善本?(图)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0
转发:0
评论:0
古代图书众多到底什么是善本?(图),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图书。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图书。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善本概念最早出现在宋朝时期,是指版刻书籍的。善是好的意思,善本的原始内涵指那些版刻古籍中校刊好、装帧好、时代久、流传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书籍。版刻书籍是用木版雕刻文字印刷而成的书籍,唐朝以前没有印刷技术,文字都是用刀或笔刻、写在竹木简、缣帛、纸和羊皮上的。到了宋朝,雕版印刷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书籍发行量大增。当时的印书分为官刻、坊刻和家刻,官刻是由朝廷经办的,质量好。民间书坊刊刻的书籍质量参差不齐,装帧、脱字、讹字、纸张、字迹等方面都存在种种问题,于是就有了对善本书的讲究。

    不同版本的书籍收录的文献有多有少、校勘精审程度也不相同,于是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普通本之别。同时,书籍的版本出现有早晚、珍稀程度也不相同,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这使得善本的内涵更加扩展。后代许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进行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了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善本的“三性”是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九条”主要是指:元代及元代以前刊刻或抄写的图书,明代刊刻或抄写的图书,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或抄本,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政权所刊印的图书,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或抄本,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或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或抄本,在印刷技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明朝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以及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善本的时代下限,现在一般确定在清乾隆六十年(17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将本图利
【成语】将本图利【成语】将本图利【拼音】jiāngběntúlì【解释】放债求息。也指用本钱交易,赚钱得利。【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可不道吃酒的望醉,放债的图利,也则是将本图利来。”
· “上善若水”到底是什么善什么水?
说到历史上的一些名言,关于水的可能大家知道的不多,水资源是大自然对于我们人类最大的馈赠,人体里面水分所占的比例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而且人可以在有水的状态下存活很久,就算没有任何的食物,但是人如果没有水,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没有办法存活了,可见水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我们以前就是在河里湖里面摄取水源,城市里面就是用输送的方式从河里湖里抽取水源,后来时代发展了,慢慢的就开始有什么矿泉水,饮料,纯净水等等的各式各样的水。所以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呢?当然不是心灵鸡汤的善好,水货的水资源啊。这个太过于粗俗。上善若水这个成语是老子对于水资源的伟大所进行的一种表达。原话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很多人都是认为这个善就是人善,与人为善的人意思,有些以点概全的意思。老子的道德经好像就是在说水之道无处不在,是人活下去的的动力,对人类的最大的善意。老子就像一个时光使者流连千年的社会的浮...
· 古代的城管到底是做什么的?
40年代的上海,警察职责分类还不像今天如此细化,所以警察要做的事很多很杂,保安执勤,管理小贩等等,因此那时候的城管也就是警察!而今,网友们总这样调侃“借我三千城管,复我浩荡中华”。“城管”打人的新闻在中国已经屡见不鲜~人们对城管这个职业也很感兴趣。那么,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城管的,古代城管又是怎么执法的呢?中国城管是何时出现的《庄子》一书中提到,战国时代有“监市”,“监市”就是中国古代城管的雏形。但是,古代城管与现代城管的概念和职能并不太一致,古代城管的职权范围相对较广。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如现代消防队员、联防队员一样要负责救火、抓贼。他们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兼有现代公安、消防、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职能,是真正的“综合执法者”,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古代城管都是些什么人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
· 揭秘“祭酒”在古代到底是做什么的官职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古礼,祭祀宴飨时,由最年长者举酒以祭于地,故祭酒为尊称。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官尊长亦称祭酒。祭酒《续汉书·百官志二》刘昭注引汉人胡广说,谓官名祭酒,系部门之长。汉博士之长,本称仆射,东汉改为博士祭酒,秩六百石,此外又有郡掾祭酒、京兆祭酒、东阁祭酒等。西晋以国子祭酒为国子学之长。历代沿置。祭酒北齐国子寺,隋、唐国子监,都以祭酒为长。历代均置。唐国子监祭酒秩从三品。明、清祭酒从四品。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国子监,设学郡,置尚书,国子监祭酒乃废。军祭酒,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从事祭酒,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从事祭酒。师友祭酒,汉制,郡守延揽郡内人材,养于...
· 古代有图书馆吗?古代图书馆是怎么发展的?
自文字被创造出来,伴随着纸张等承载工具的发展,古代文人的学识和思想被逐步记录形成古代文学典籍。那古代有图书馆吗?它又是怎样形成的?让小谱告诉你吧。古代典籍的保存主要有官府、寺院、私人、书院等四个主要的藏书体系,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官府藏书,它的时间也最为久远。图源网络一、官府藏书起源于商周时期商周时期属于奴隶制社会,文字被君主、大臣等阶层的人士掌控,在处理朝政和上述工作时产生的文书就形成了最早一批书籍,这部分书籍主要由皇室管理。在河南安阳小屯发掘出来的甲骨和陕西岐山县的凤稚村周原甲骨可以看做古代藏书馆的锥形。在甲骨旁边的人形骨架,经过考古人员的分析,认为是图书管理人员。图源网络二、官府藏书成型于汉代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的“焚书坑儒”政令使大量典籍被焚毁,秦末农民起义,火烧阿房宫,使阿房宫内的典籍也付之一炬,官府藏书在这以后遭到重创。到汉高祖刘邦时,藏书所剩无几,他本不赞同修建壮丽宫殿,却在开国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