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从出行到饮食白居易教避暑(图)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2
转发:0
评论:0
从出行到饮食白居易教避暑(图),     白居易给我们的印象是写了不少感叹时事和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语言通俗易懂

 

    白居易给我们的印象是写了不少感叹时事和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语言通俗易懂,能够做到“老妪能解”,算得上是个“人民诗人”。但偶读他的其他诗作,忽然发现,他还是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比如他的一系列夏日之作就颇有经验地教给我们避暑的“良方”,在酷热难当的夏日读来仍然受用。

    先看这首《何处堪避暑》,简直就像是一册避暑指南:“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白居易自问自答,快意如飞,自有一番避暑的深刻体验,用现代人的话说,这就是传说中的“避暑一日游”,为你全程打造的避暑之旅,什么都替你想周全了。住的是“林间背日楼”,玩的是“池上随风舟”,饿了享用美食,吃完继续“泛舟”。游累了再睡上一觉,醒来饮一杯凉茶,眼睛睁开就看看青山绿意,耳朵醒了就听听溪水碧流。然后就闲坐下来,“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一通,好不惬意。

    再如《夏日作》:“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止于便吾体,何必被罗纨。宿雨林笋嫩,晨露园葵鲜。烹葵炮嫩笋,可以备朝餐。止于适吾口,何必饫腥膻。饭讫盥漱已,扪腹方果然。婆娑庭前步,安稳窗下眠。外养物不费,内归心不烦。不费用难尽,不烦神易安。庶几无夭阏,得以终天年。”按白居易的观点,一单衣一纱帽即可度过炎夏,坚持的原则是“只要适合自己身体,何须精美的被子,只要适合自己口味,何须荤腥”。吃些清淡的竹笋时蔬,饭毕闲庭漫步,在窗下安然入睡,不烦不燥。所谓“不烦神易安”也是“心静自然凉”的另一种注解了。

    白居易总结的避暑体会,从出行到饮食,再到心情的调试,一应俱全,放到今天来,甚至还十分具有那么点时代气息。这样有趣的句子在他的诗作中还有很多,炎夏之中不妨找来一读,也不失为一种避暑的好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民间出行禁忌:从吉日选择到古人的出行忌讳
出门远行,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旧时交通不便,出门远行困难很多,最怕遇上灾祸,所以民间习俗有很多出行方面的禁忌。比如云南的马帮就有农历腊月、六月忌远行以及“春不走东,夏不走南,秋不走西,冬不走北”的讲究。有首古诗感叹行路艰难,描述了出行的诸多禁忌:“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言。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再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一般来说,民间出行方面的禁忌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慎选出门吉日古人出行多择吉日。商代甲骨文中就常见占卜择吉出行的记载。商朝人用火烧龟甲或兽骨,然后根据甲骨上出现的裂纹来判断未来的吉凶。帝王出巡、郊游打猎、外出办事、将军远征等都要进行下问,以预测出行的吉凶如果卜问得不到吉兆,过几天再行卜问,再定行程日期。这种卜问吉凶之法在古代相当流行。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都设有卜官,观天地之变、测阴阳之机,预卜未来。这种选择吉日出行的做法在民间也广为流传。民...
· 讲历史——从印度佛教到中亚佛教
?最早进入中国的佛教,主要是从西域的大月氏传过来的。大月氏原先的地理位置是在河西走廊至天山一带,但因为匈奴和乌孙人的追击,大月氏被迫放弃原有的根据地,往西迁移。公元前130年左右,大月氏迁到中亚的阿姆河流域,后来征服了大夏国(Tochari),然后为适应新的地理条件,逐渐从游牧生活转为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他们既具备农业生产优势,又保留着游牧民族的机动性,所以大月氏进行了近一百年的扩张,在公元50年左右,统一的贵霜王朝出现了,公元2世纪为其鼎盛期。对短暂存在过,后来又消失了的历史王朝,我们倾向于遗忘,且忽视其范围和影响。贵霜王朝的疆域很广,其势力西边到达里海地区,并统治了中亚和印度北部等大片地区。如果不是这样一个联结印度和中亚的贵霜王朝,印度文化很难进入中国。但是,进入中国的印度文化,首先经过了大月氏人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印度文化都传入了中国,即便是传入中国的印度文化,也不见得是印度文化中最...
· 讲历史——从汉末佛教到中古佛教的转变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这五十年间,佛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最明显的是讲经受到了重视。人们过去接触佛教主要是通过仪式、祭拜,将佛教当作仪式性的信仰。但到笮融时,人们积累了更多的对佛经的认识,知晓了佛经在佛教中的关键地位。佛教的传统中,有阿毗昙或阿毗达摩(Abhidhamma)这个概念,指的是传讲佛所说之法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与印度人对数、数学的重视有关,阿毗昙基本上以整齐的数字排列来呈现佛理。“四正谛”“五阴”“五识”等,都是以阿毗昙的形式呈现的。阿毗昙进入中国,由安清(安世高)翻译了《阴持入经》,开头便是:佛经所行示教诫,皆在三部为合行。何等为三?一为五阴,二为六本,三为从所入。五阴为何等?一为色,二为痛,三为想,四为行,五为识,是为五阴。色阴名为十现色入。十现色入为何等?……首先说明佛经的道理,分成三部分,分别是“五阴”、“六本”和“从所入”;接着交代“五阴”是“色”“痛”“想”“行”“...
· 从“梵式”到“汉式”的佛教文化
西域在艺术史上是一个微妙地带,它同时受到东亚和西亚文明的挤压。从和田、米兰到库车,可视为犍陀罗艺术的延伸。以库车石窟艺术为代表,大致可以说,其造型是健陀罗式的,题材内容是印度佛教的,服饰体貌等外在形态特征是古龟兹的,这种综合性风格还处于一种粗略的混同消化阶段,形成了中亚地区的典型样式,当它一旦东移便被中原文明融化了。印度佛教艺术进入中原以后被改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色彩的淡化。在西域石窟壁画中佛陀、菩萨衣着简少,呈半裸状,女性普遍硕乳丰臀,还保留裸女形象。而在河西石窟中,这种肉欲气息已明显淡化,佛、菩萨的性征向中性转化。消褪肉欲色彩的另一个步骤是服装由印度式的敞露转为遮蔽:用宽松蔽体的服装将男女的性征、肉感全部掩饰起来。云冈第17至20窟的本尊,衣服为印度的“偏袒右臂式”,而第8、20窟左右胁侍则为“通肩式”,宽袖的长衣紧贴身上,形成若干平行弧线,领口处为披巾,自胸前披向肩后。这种“通肩式...
· 台北孔庙:从“望之俨然”到“即之也温”(图)
台北孔庙大成殿。参加“书福道”的学童。上演孔子的剧目,还有什么剧场比孔庙更情景交融?台北推出一系列活化孔庙的活动,让这座庄严肃穆的殿堂,化身为亦真亦幻的剧场,化身为如临其境的讲堂。孔庙讲习不由自主生虔敬之心“今天,我们要写的是‘行善’。”1月的一个午后,台北孔庙仪门门廊上,木桌椅挤在红色廊柱间,二十几个不到十岁的儿童排排坐,听何正一老师的书法课。老师清亮的嗓音,儿童轻浅的笑声,宛如冬日的炭火,驱散冷清孤寂,留下温暖安宁。百多年历史的台北孔庙,仿佛闹市中的隐者。门前大龙街,人来人往。一壁之隔的孔庙,除去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大多时鸟鸣虫嘶,叶落有声。从2010年秋末至2011年夏初,台北市政府启动了一项孔庙历史城区观光再生计划,包括情景剧“孔庙传奇三部曲”、“舞动儒风”古礼祭典展演与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孔庙由此从“望之俨然”,走向“即之也温”。书法课就是“舞动儒风”系列活动之一“书福道”。何正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