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前茅”溯源:最初与行军作战有关(图)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07
转发:0
评论:0
“前茅”溯源:最初与行军作战有关(图),     现代,参与考试或竞赛、评比,往往有“名列前茅”之说。“前茅”的最初含义

 

    现代,参与考试或竞赛、评比,往往有“名列前茅”之说。“前茅”的最初含义则与行军、作战有关。

    在中国现存古代文献里,“前茅”一词最早见载于《春秋左传》,在“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一节内写道:“军行……前茅虑无,中权、后劲。”引文中的“前茅”,是行军于前方的先头部队扛举的旗帜,“茅”字通常是指茅草,但它另有数种含义,“茅”还与“牦”字通用。古人为装饰旗帜,往往选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于旗杆顶端,所以该种旗帜又称“牦旌”。清代嘉庆年间进士、训诂学家王引之(1766―1834年),在所撰《经文述闻》的《公羊传》一篇中说:“茅当读为牦。牦,正字也;茅,借字也。盖牦旌之饰,或以羽,或以牦……其用牦者,则谓之牦旌也。”

    行军于最前面的部队,因扛举了牦旌,所以“前茅”一词后来被引申为先头部队。西魏、北周期间,担任过“骠骑大将军”的文学家庾信(513―581年),在所写的一道碑文里,有“前茅”一词,指的就是先头部队,其中写道:“六军星陈,万骑雷动,前茅已战。”(《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

    先头部队在多数情况下固然是最先与敌军交战,尽可能给敌军迎头痛击,但他们还担负着另一项重要任务――侦察了解敌情,搜索有无伏兵,并及时用“前茅”(牦旌)向本军指挥将领与后续部队发出不同含意的信号,俾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即古人所说的“虑无”。对此,西晋将领、学者杜预(公元222―284年)写道:“虑无,如今军行,前有斥候、�D(踏)伏,皆持以绛及白为幡,见骑贼举绛幡,见步贼举白幡,备虑有无也。”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公元574―648年)也解释说:“前有斥候蹋(踏)伏者,令人远在军前斥度候望,虑有伏兵,使蹋(踏)行之。”可见,“斥候”即是伺望侦察;“踏伏”即是搜索伏兵。所以,“前茅”还指先头侦察队,他们除了用绛幡(红赤色旗帜)和白幡(白色旗帜)向部队指挥和后续部队表示有关敌情外,还按事先密定的不同暗号,挥动着旗帜发出代表各种情况的信号,使自己一方部队尽可能做到“有备无患”。

    随着年代推移和社会发展,“前茅”一词也发生了变化,逐渐地演变为表示成绩排列于前面之意,清代蒲松龄(1640―1715年)《聊斋志异・郭生》里写道:他“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其中“屡拔前茅”,含义即此。后来,“名列前茅”一词也因此衍生,迄今已广为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白娘子的最初形象(图)
民间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总是免不了经历情节与人物的改造,因此一般来说,同一题材的作品,年代越久远的,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本相比,差别就越大。作为“白蛇传”最初原始文本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一问题。在原始文本中,白娘子是一名寡妇。她的性格与行事,也非常符合一个单纯鲁钝的世俗妇人的特点。她向许宣说亲极其大胆、主动,无需青青作为传声筒,说话直截了当,全无羞涩矜持之态。这种行事作风,更接近平民小家的妇人,而非有教养的闺秀。再如白娘对许宣说话的口吻,文中也有数处提及,言语粗鲁,呼喝无礼,措辞粗鄙,带有强烈的市井气息。除了庸俗,白娘子还时常流露出妖性。比如数次或明或暗地点出白娘子蛇妖身份的事件:盗银事发后,差役搜拿白娘子,里面冷清清地,起一阵风,卷出一道腥气来……“腥气”二字隐隐透出妖氛。这些描写随着情节的推移,一次比一次显豁,一次比一次惊悚,作者非但不曾忌讳表达女主人公的妖性、丑...
· “价格”溯源(图)
唐长安城有“东市”和“西市”两个地方,东市以商品交易为主,西市以生产作坊为主,当时,东市和西市两个市场商贾云集,歌笙十里,夜不罢市,日进万金,引领世界生产和消费潮流,共同打造了古长安城的空前繁荣与历史辉煌,从而成为声名远播、蜚声中外的商埠佳地,现代人们所说“买东西”或“卖东西”,泛指一般商品的“东西“二字皆由此而来。在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力低下,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特别是向江河湖海获取能量的技艺薄弱,贝壳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的时尚物品,所以,人类的祖先便选择稀少、坚硬且漂亮的贝壳作为商品价值的表示物――“货币”。繁写“价”(�r),右上边“西”,即东西,表示商品,右下边“贝”,即贝壳、宝贝也,表示货币,左侧偏傍“亻”,寓意在商品交易时,应该有人在维护市场商品交易秩序。我国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周礼・地官・序官》一书中曾有“价师二十肆则一人”的记载,这就有了最早的价格监督检查制度及价格监督管理人...
· 行军
历史上著名的长途行军公元263年,曹魏将领邓艾从沓中(今甘肃陇南)出发,偷度阴平小道,翻过2300米的摩天岭突袭涪城(今四川江油)、绵竹,胜利后直扑成都灭亡蜀汉。历时1个月,行程约260公里。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将高仙芝率领一万余唐军兵分三路,徒步跋涉渡过婆勒川(今瓦罕走廊),一举攻下驻有千余吐蕃官兵的连云堡(在今阿富汗境内)。又从连云堡出发,冒险翻越兴都库什山脉海拔4688米的坦驹岭山口,打败了亲近吐蕃的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境内)。历时60多日,行程约400公里。黄巢之乱中,黄巢军队在越州(今浙江绍兴)遭到镇海节度使高骈部将张璘、梁缵的阻击,乃转由浙江仙居南进,开山路七百里进入福建,攻克福州。黄巢军所开山路在此后历代一直沿用,成为从浙江进入福建的便捷通道之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50年代在此修建现代公路。迦太基将领汉尼拔于公元前218年率军从伊比利亚半岛出发,翻越海拔...
· 追祖溯源话企鹅(图)
追祖溯源南极企鹅的老家是在什么地方?企鹅的祖先会不会飞?企鹅是由什么进化来的等等有关企鹅起源问题,是生物学家正在探讨和研究的课题,迄今为止仍是一个谜。企鹅然而,有一种说法,认为南极洲的企鹅来源于冈瓦纳大陆裂解时期的一种会飞的动物。大约距现在2亿年以前,冈瓦纳大陆开始分裂、解体,南极大陆分离出来,开始向南漂移。此时恰巧有一群会飞的动物在海洋的上空飞翔,它们发现了漂移的南极大陆这块乐土,于是它们盘旋着、观看着、卿卿喳喳地“议论”着,最后它们决定降落到这块土地上。开始它们在那里过得十分美满,丰衣足食,尽情地追逐、狂欢。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大陆的南下,越来越冷了,它们想飞也无处飞了,四周是茫茫的冰海雪原,走投无路,只好安分守己地呆在这块土地上。不久南极大陆到了极地,日久天长,终于盖上了厚厚的冰雪,原来繁茂的生物大批死亡,唯有企鹅的祖先——一种会飞的动物活下来了。但是,它们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由...
· 象形文字“韭”字溯源(图)
韭,即韭菜,草本植物,叶子细长,是普通的蔬菜。小篆的“韭”字,像一棵两边开叶整齐的韭菜之形,下面的一横则代表地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