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江 苏-概览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9
转发:0
评论:0
江苏-概览,江苏省简称“苏”,取“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

  江苏省简称“苏”,取“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江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形态丰富。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有“百戏之本”之称的昆剧就发源于江苏。此外扬剧、锡剧、淮剧、越剧等20多个地方剧种和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及扬州、如皋等地的木偶戏等15个地方曲种,苏州刺绣、南通风筝、南京云锦、扬州漆器、无锡惠山泥人、宜兴紫砂陶器、常州梳篦、南通蓝印花布及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邳州和金坛等地的剪纸等传统手工艺都极具特色,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


民间上梁仪式



  《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

  1993年8月26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暂行条例》。1997年7月31日,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该暂行条例修正为《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该《条例》共7章37条,对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生产经营保护、人才培养和保护。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

  2001年12月27日,江苏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并于200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特别强调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中划定的“历史街区”和“地下文物埋藏区”,明确规定“城镇历史演变、建制沿革以及特有的传统文艺、传统工艺、传统产业及民风民俗等口述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名城名镇中重要的保护内容。首次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关于开展我省民间艺术资源调研的通知》

  2002年11月27日,江苏省文化厅下发《关于开展我省民间艺术资源调研的通知》。《通知》决定成立民间艺术资源情况调研组,对各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相应艺术价值的民间艺术品类进行普查。调研组利用半年时间,先后到镇江、徐州等地调研,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03年下半年形成一万多字的《江苏省民间艺术资源情况的调查报告》。


李绵璐先生在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调研考察



  《关于开展江苏省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普查的通知》

  2003年7月,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和省文化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江苏省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普查的通知》,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的普查。《通知》对我省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做具体要求,明确普查范围、方法、进度和经费保障。与此同时,由各级领导和相关专家组成的领导小组亦宣告成立。

  《关于公布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试点名单的通知》

  2004年7月9日,江苏省文化厅印发《关于公布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试点名单的通知》。公布南京白局、以《白蛇传》为代表的镇江口述文学、常州手绘梳篦、无锡惠山手捏泥人、宜兴手工紫砂陶工艺、扬州清曲、泰州溱潼会船、南通板鹞风筝、宿迁云渡桃雕、淮安金湖秧歌、盐城东台发绣、徐州睢宁落子舞、连云港海州五大宫调等13个项目为省级第一批专业性试点项目,确定苏州市为国家级试点。

第二届江苏省文物节・江苏绝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荟萃

  2005年11月17日至30日,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物局主办第二届江苏文物节,重点推出了“江苏绝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荟萃”,精心采用图文展览、实物展示、音像演播、手工艺人演示和民间艺术家现场表演等多种动静相结合形式,充分展示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和各地区的民间文化特色,同时还举办了“江苏国宝展”、“海外中国文物回流展”和“传统与现代――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与复原展”,进一步扩大了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全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工作会议

  2004年7月20日至21日,江苏省在南京召开全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工作会议。会议阐明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方针、目标、原则与工作思路,提出到2018年江苏省保护工作的奋斗目标,部署全省2004年至2008年保护工作试点阶段的任务。会议下发《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等重要文件。

  “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评选活动

  从1996年起,省文化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评选活动,每两年评选、命名表彰一次。迄今为止,已命名表彰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56个,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特色文化之乡”的达37个。2002年,这一活动拓展为评选“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文化明星”,进一步推进了江苏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发绣民间艺术之家




   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江苏省民间工艺作品博览会   

  2000年9月28日至10月13日,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在江苏南京、无锡、常州、扬州举行。艺术节期间,各地举办一系列的民间文化展演、展示活动,其中省文化厅举办的“江苏省民间工艺作品博览会”是一次空前规划的江苏民间工艺优秀作品聚会。艺术节结束后,省文化馆出版《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江苏省民间工艺博览会优秀作品集》。




李岚清参观民博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宁夏-概览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的地区。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和惟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神秘古老的西夏文化、厚重悠远的黄河文化、特色鲜明的回族文化奠定了宁夏深厚的文化基础。这里有回族“山花儿”、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高台社火及贺兰石刻工艺等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美丽富饶的宁夏川(摄影陈思禹)古老神秘的西夏王陵欢度节日的回族人民(摄影陈思禹)
· 江西-概览
江西省简称“赣”,唐宋以来多隶属江南西道,故称“江西”。江西历史上曾涌现出众多开宗树帜、雄视文坛的巨擘,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气势磅礴的诗词、书画、戏曲、音乐作品。著名的白鹿洞、鹅湖、白鹭洲等书院至今依然回荡着代代“临川才子”们悦耳的吟读咏诵之声。景德镇的千年制瓷技艺更是名扬天下。湖口青阳腔、文港毛笔工艺、赣南客家文化、傩文化、李渡烧酒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历史悠久,影响广远。腾王阁豫章唱晚
· 陕西省-概览
陕西省地域辽阔,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多姿的地域文化。陕西是10世纪以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79个帝王在此执政,以至于如今这里随处可见各种古代城阙遗址、宫殿遗址、古寺庙、古陵墓、古建筑。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不仅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古朴、独特的民俗、民风和民间艺术,其中凤翔木版年画、西府民间工艺、蒲城社火、安塞腰鼓、陕北秧歌、民间剪纸等尤为突出,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黄土风情。壶口瀑布优秀民间美术作品观摩展2004年3月11日,陕西省优秀民间美术作品观摩展在省美术博物馆开幕。有关领导、专家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会议代表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展览展出作品3000余件,涉及22个民间美术门类,其中很多展品都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十分珍贵。观摩展展厅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会议2004年3月10日,全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
· 广东省-概览
广东省简称“粤”,省内有汉、瑶、壮、回、满等民族。省会广州因五羊赐穗的传说而有“羊城”、“穗城”之称。广州是南越国、南汉国、南明国三朝古都的所在地,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和外贸名城。南粤先民在长期的劳动与生活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民间音乐、民间曲艺、民间戏曲、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等遍布广大城乡。粤乐、潮乐、汉乐、广东音乐、英歌舞、麒麟、醒狮、瑶族大长鼓和西秦戏、正字戏、白字戏、花朝戏、客家山歌、雷剧以及佛山剪纸、潮州木雕、石湾公仔等都独具风格和特色。深圳之夜《广东省文化事业“九五”规划》1995年,广东省制定《广东省文化事业“九五”规划》,内容包括形成一批发展民族民间文艺以及新文艺形式的重点活动区,每年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到“九五”期末全省建成100个以上岭南文化民间艺术之乡及地区等。2000年制定的《广东省“十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继续开展创建“广东省民族...
· 自治区-概览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这里既有举世无双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迷人的南国风采;既有雪山草原,又有莽莽林海。从文部古象雄文化遗址到雍布拉康、古格王国遗址、布达拉宫、大昭寺等,都显示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俗习惯,如藏族的天文历算、被视为藏文化“活化石”的藏戏、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格萨尔》、藏纸工艺、盛大的宗教仪式“羌姆”跳神活动等都是这种风俗文化的具体表现,它们向世人昭示着永恒的魅力和神秘的。珠穆朗玛之巅的一抹阳光阿里扎达县的土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