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专家学者齐聚四川德格研讨“格萨尔”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31
转发:0
评论:0
专家学者齐聚四川德格研讨“格萨尔”,新华社德格(四川甘孜)8月1日专电来自文化部、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新华社德格(四川甘孜)8月1日专电 来自文化部、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社科院、四川省文化厅等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7月31日齐聚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就格萨尔文化和康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研讨。

  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在研讨会上发言认为:“格萨尔作为一个文学现象在民间的影响已经很久了,格萨尔作为一种说唱艺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在不断传承,对格萨尔学进行深入探讨,并把格萨尔研究与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很有意义。”

  据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诺布旺丹介绍,《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仍然以活形态口头流传的史诗之一,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2006年“格萨尔”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格是格萨尔的故里,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和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5年在德格建立了“格萨尔口头传统研究基地”,以格萨尔为龙头的各项研究活动正在积极展开。   
 
  在7月31日召开的“首届格萨尔暨康北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诺布旺丹表示,虽然“格萨尔”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不能忽视保护“格萨尔”文化生存的语境问题。

  诺布旺丹说:“保护史诗赖以产生的社会和自然语境是这一人类文化遗产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格萨尔》史诗是藏族口头传统的集大成,它在藏族社会中,发挥着书面文化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诺布旺丹介绍说,从世界史诗传统来看,从口头到书面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过程。在藏族历史上,在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格萨尔》是一种民间智慧和民间的集体记忆,几乎所有的普通百姓都能演唱,正如有句谚语“岭国的每一个成员口中都有一部《格萨尔》”,说明《格萨尔》在民间的普遍性。

  “但后来逐渐出现了职业化的艺人,当下在藏区也出现了上百位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诺布旺丹说,“职业艺人的出现一方面标志着史诗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件好事,但同时也标志着这种民间智慧开始职业化,失去民间集体智慧的光芒。这种传统在部落内部逐渐失去了普遍性,开始成为少量说唱艺人的专利。职业艺人的出现将导致两种结果:一是人亡歌息,说唱艺人去世后他说唱的《格萨尔》也了;二是史诗开始走向个性化,从而不自觉地带上某种意识形态的色彩,逐渐远离民间集体智慧的轨迹,书面化进程也因此而加快,和世界其他史诗一样,最终成为一种‘死的文本’。”

  诺布旺丹称:“如果说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史诗从一种民间智慧逐渐过渡到演述传承的职业化的话,现代工业文明的引进和传统社会的巨大变革,尤其是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涌入和各种现代娱乐业的快速发展,则使《格萨尔》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和文化语境走向消亡,它从传统的主流文化逐渐向非主流文化转移,从强势文化走向弱势文化、从正统走向边缘、从口头转向书面、从繁荣走向濒危。”

  诺布旺丹介绍说,社科院曾把说唱艺人安排到院里工作,但环境改变了,说唱艺人的说唱能力也下降了。他打比方说“活鱼是要在水里看的”,并提议保护史诗、保护史诗的传承人,必须要先保护史诗赖以存在的原生态文化语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专家学者研讨早期秦文化
由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天水师范学院、秦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早期秦文化学术讨论会日前在羲皇故里天水市天水师范学院召开。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在考古方面,有学者报告了礼县西山早期秦文化考古、礼县秦早期都邑、陕西华县东阳秦墓葬文化面貌等新近的考古发掘情况。还有学者考察了古代关陇通道与秦人东进关中线路、礼县圆顶山秦墓铜器、东周时期殉人秦墓等。在历史文化方面,与会者探讨了汉初承袭秦早期天神崇拜、秦人的三处白帝之祠、早期秦文化研究综述等问题。在秦古都、古国、古地理研究方面,与会者探讨了汧邑非秦都问题、秦上郡置县问题、秦定都雍城的原因等。对于早秦的研究已经成为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本次会上,与会者就秦文化的来源、秦族的发展线路、秦早期社会组织形态的发展、秦人农牧业发展道路等问题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考古专家学者齐聚四川探讨唐蕃古道遗存和保护
中新网石渠7月18日电(记者刘忠俊)7月15至18日,“唐蕃古道暨石刻文化论坛”在四川藏区石渠县举行,来自北京、四川以及美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和学者就“吐蕃时期石刻”和“唐蕃古道”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尤其是对石渠吐蕃时期石刻图像研究、石刻遗存与唐蕃古道的关系、历史背景、交通线路等遗存的研究和保护建言献策。四川石渠县地处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边陲,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藏语称为“扎溪卡”,意为“居住在雅砻江边的游牧部落”。其境内有世界上最长的石经墙、最为远古神奇的石经城、保存完好的唐蕃摩崖石刻(群)、神秘的利山巨石群,康巴藏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司官寨,康巴藏区第一个建在寺庙里的博物馆,原始古朴的查加部落,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也发祥于此。据了解,由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展的石渠县吐蕃时期石刻群调查,获得“中国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发现保存完好的唐蕃摩崖石刻(群)具...
· 四川-德格印经院印经技艺
甘孜州德格印经院为藏族地区三大印经院之首,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之称。印经院的经版选用红桦木为原料,经过火熏、粪池、水煮、烘晒、刨光等工序后方用于雕刻。再加上特殊的藏纸制作技艺所造出的纸张的作用,形成德格印经院独特的印经技艺。制作经版雕刻经版印制经书
· 专家学者广州研讨建议家谱“私藏不如公藏”
有1000多个重名的,怎么快速查找出其对应的家谱?”来自美国和中国台湾、天津、广东等地十余位家谱研究专家和学者近日在广州图书馆参加“海峡两岸家谱研究与服务”学术研讨会,共同分享海峡两岸在家谱收集、整理、利用等方面的经验并回答民众提问。一位姓“生”的女士向专家询问,她们家各房后代均为女性的情况下家谱面临失传危机,应该怎么处理家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研究馆员蒋志华女士认为,家谱私密性很强,如家族能达成共识可考虑捐到公藏机构。家谱作为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家族血脉、开阔族人视野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藏家谱与私藏家谱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从传承价值、社会交流,到维护家族凝聚力等方面,公藏家谱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远胜于私藏家谱。家谱收藏正是由于家谱收藏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局限,所以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把家谱送到当地条件比较好的档案馆、博物馆保存的呼声,认为在恒温恒湿的空间里更有利于家谱的收藏和保...
· 中华姓氏齐聚北京孔庙召开研讨会
近日,来自百家姓氏文化工作者相聚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隆重举行“中华姓氏文化与中华文明复兴研讨会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姓氏文化公益基金成立仪式”。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顾问岳宣义、理事长周塞峰、副秘书黄铭铭、策划总监兼姓氏文化公益基金主任冯乃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馆长吴志友,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董事会主席、姓氏文化公益基金名誉主任陈昌金,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会长、姓氏文化公益基金副主任冯乐平,姓氏文化公益基金常务副主任兼总干事陈新,副主任陈杰、陈岳平、谢民,副总干事陈胜、王军东、陈刚、肖帆等负责人,来自姓氏学科的专家学者、文创金融等企业的知名人士共两百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与会人士围绕着在社会大变革时代中传承弘扬中华姓氏文化,汇聚不同姓氏群体的正能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