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不是摇钱树 破解“非遗”保护新课题
“限时题目”有压力
2006年5月,安徽省19个项目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3项省级“非遗”名录出炉、8人当选国家“非遗”传承人、数十位省级“非遗”传承人评出。
“安徽省‘非遗’保护起步较晚,2005年关于申报国家名录的第18号文件下发后基本才正式开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迟告诉记者,“因为是‘限时题目’,工作压力很大。”
“非遗”传承人的产生,使人们对非遗保护有了崭新的期待。
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而“非遗”特有的文化特点,更让起步艰难的“非遗”保护工作变得难上加难。从规划、申报到最终确定,传承人评选工作虽已落下帷幕,但对传承人怎样保护、经费补贴如何安排、怎么开展培训等一系列问题,至今仍没有很好解决。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坦言,诸多现实的困难使得安徽省“非遗”保护目前未有大的突破,下一步的保护工作具体应该怎么做,只能在不断摸索中前进。
“非遗”不是摇钱树
因观众锐减,珍贵的皖南皮影戏多年前便已皮影入箱、鼓乐入库,为参加省“非遗”成果展,70多岁的老艺人才从箱底翻出了演出家什。
铿锵的油锤声、悠扬的打油号子,曾家家皆有的石台油坊榨制技艺已是千里难寻。
身披点燃的木草、徐缓有力的腾跃,引人入胜的民间舞蹈“火老虎”已经难寻艺人。
与现代生活脱节造成传统文化艺术的日渐萎缩。同时,在“非遗”中,目前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借申报“非遗”名录之机,或积极发展旅游项目,或一味改进传统追求产业效益,而在真正的保护工作上,却做得不多。
“经济效益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皮影戏、油坊技艺等也完全可以作为民俗风情展示与地方旅游相结合,关键需要前期保护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安医大人文学院院长樊嘉禄教授认为,“但传统需要融入现代生活,创新性保护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具文化延续性和创造力的保护。”
但创新必须符合传统文化艺术的自身特点,只要形式不要内涵的纯商业开发是对“非遗”的严重伤害。据了解,目前铁画在产业化程度不断扩大的同时,已出现粗制滥造现象,而真正的宣纸传统工艺也才刚开始尝试恢复。专家呼吁,切忌任何只图眼前效益的“短视”行为。
民间保护很重要
按“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政府在“非遗”保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非物质文化存活于民俗风情中,其本质属于群众性民间文化。因此,群众才是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如何唤醒民间的文化自觉也才是“非遗”保护的根本。但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政府比民间积极、甚至“越俎代庖”的现象在“非遗”保护中并不少见。
“安徽省‘非遗’保护基本还处于‘零打碎敲’状态,资源完全没有得到整合。事实上‘民间事民间办’不但能调动民间社会积极性,节省政府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最大程度保护民间文化的本色。”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张苏深有感慨地说。专家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政府职责,更需发动民间力量、吸引民间资金,形成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并将传统文化融入实际生活,从而达到动态中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