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山东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0
转发:0
评论:0
山东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山东省政府9日公布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包括14大类157项内容。
  山东省政府9日公布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包括14大类157项内容。山东省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组织有关专家对全省17市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366个项目评审和科学认定后,又把推荐名单向社会网上公示,征集了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的意见后确定的。

  这15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17项、民间美术29项、民间音乐14项、民间舞蹈21项、戏曲23项、曲艺10项、杂技3项、传统体育与竞技4项、民间手工技艺18项、传统中医药1项、消费习俗4项、民间信仰2项、岁时节令1项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10项。

  与公示名单相比,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曲艺、民间杂技、消费习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传统中医药、传统体育与竞技以及文化空间等九大类基本保持不变。民间美术类中,枣庄市薛城区申报的洛房泥玩具入选;民间音乐类中,崂山、泰山、胶东、腊山四种道教音乐合并为一项,郯城县的“郯马五大调”和日照市的“满江红”被合并为“鲁南五大调”,“沂蒙山小调”和成武“包楞调”被合并为“山东民歌”;民间舞蹈类将淄博市的“踩寸子”和冠县“柳林花鼓”纳入其中;戏曲类将日照、枣庄、济南、定陶、泰安五地的皮影戏归为一宗,木偶戏一项则包括了莱芜市贾家洼村傀儡戏和宁阳木偶戏;民间手工技艺类中,省文化厅申报的彩印花布和蓝印花布名列其中。

  为了加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山东省将利用三年的时间对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普查,建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要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承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江苏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月29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公布,进入省级名录的共有十大类123个项目。江苏省政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遗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分10个类别,123个项目。其中民间文学类7项、民间音乐类16项、民间舞蹈类14项、传统戏剧类11项、曲艺类8项、民间美术类24项、传统手工技艺类31项、传统医药类2项、杂技与竞技类3项、民俗类7项。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在省文化厅于2006年11月对社会进行公示的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的基础上产生的。推荐项目公示后,省文化厅根据社会反馈意见,又先后召开了评审委员会、厅长办公会进行讨论,并邀请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召开厅际联席会议进行审核。此次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收录123个项目,超过了当初...
· 北京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3个多月的公示调查,北京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月21日正式对外公布。相声、中国象棋、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等48项传统文化、技艺被列入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悉,除民间文学类空缺外,4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民间音乐5项、民间舞蹈11项、传统戏剧5项、曲艺6项、杂技与竞技5项、民间美术3项、传统手工技艺7项、传统医药1项、民俗5项。其中包括已经入选国家级名录的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厂甸庙会、京剧等13个项目。另据了解,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于明年6月公布。“到时一定会有民间文学类的项目入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主任石振怀表示,此次该项空缺主要是因为起初的认识有偏颇。其实紫禁城的传说、长城的传说等地域流传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作为项目进行申报。两个公示项目落选今年8月,首批5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在网上公示,其中包括“汤河川大班小班”和“宝刀衡制...
· 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
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我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旦前夕正式公布,共有105个项目入选,涉及保护单位138个。这标志着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省城太原共有7个项目入选,分别是:太原锣鼓、背铁棍(抬阁、挠阁)、太原莲花落、山西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国家级)、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傅山养生健身术(八珍汤、傅青主女科、傅山传说)、晋祠庙会(水母娘娘的传说、晋阳风火流星)。自2006年10月1日开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专家,按照科学、民主、公正的原则,对全省11个市申报的237个项目进行了多次论证,并对其中的105个项目进行公示,最终确定该105项为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105个项目中包括民间文学7项、民间音乐12项、民间舞蹈14项、戏剧20项、曲艺7项、杂技与竞技2项、民间美术6项、民间手工技艺17项、传统医药2项、民俗18项,共涉及10个类别。第一...
· 安徽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台
日前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共有10个类别83个项目。此前安徽省经国务院批准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9个项目,自动列入省级名录。至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02项。此次公布的8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鞭打芦花等6项民间文学、五河民歌等12项民间音乐、卫调花鼓等10项民间舞蹈、淮北花鼓戏等12项传统戏剧、门歌等5项曲艺、华佗五禽戏等2项杂技竞技、火笔画等9项民间美术、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等15项传统手工技艺、新安医学1项传统医药、洋蛇灯等11项民俗。
· 重庆确定首批6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晚报讯(记者何昌钦李心成)我市评出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川江号子、城口老腊肉、荣昌陶器、铜梁龙舞、秀山民歌等62项位列其中。昨日,有关人士指出,由于一些部门认识不到位,有47作品落选。47作品落选据介绍,截至2006年5月,全市各区县共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送交了109项代表作,经专家评审和公示,最终,47作品落选,62项入围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昨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在分析落选作品原因时指出:“47落选的作品,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当地有关部门的认识不到位。”此次评审严格按照申报规范进行,而这些落选的作品申报文本都不符合规范。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一是当地有关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到位;二是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者对项目挖掘和认识不够。涵盖范围广谭小兵说,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我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浓郁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