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理论支持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3
转发:0
评论:0
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理论支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空前重视、全国上下正在积极进行保护工作的时候,由王文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空前重视、全国上下正在积极进行保护工作的时候,由王文章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概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价值、分类、保护的意义和理念都做出了明确的论述。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新的事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所以目前在理论上争论很多。《概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和我国政府的有关文件和保护工作所取得的实践经验,对这些理论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概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价值和保护的意义都做了有说服力的论述。《概论》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这就可以使读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概论》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人类行为活动的范畴,有的需要借助于行动才能展示出来,有的需要通过某种高超、精湛的技艺才能被创造和传承下来。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之点。传承性、流变性等特点也是由此产生出来的。《概论》对这些特点的充分论述就可以消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许多误解,在保护上也就可以找到正确的方法。

  《概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的论述也是比较充分的。它指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和谐价值、审美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核心。《概论》强调积淀与认同在民族精神传承中的重要性。“民族精神传承与发展的机理就是不断积淀与认同”。“在积淀、认同、再积淀的过程中,民族精神不断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在这一点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具有共生性。民族精神靠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体现民族精神而具有重要性。

  《概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方面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概论》引申恩格斯的观点,指出社会生活领域和文化创造部门分类的复杂性,根据国内外学术研讨的成果,指出现有分类的合理性,并指出分类应不断完善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法。分类学在科学研究中是很重要的。《概论》在这方面的论述体现出论著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的学术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概论》为什么能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呢?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撰著者认真研究和总结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而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新提出来的,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从古代以来就重视的。正因为这样,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得以保留下来。

  另外,《概论》在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时特别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调抢救、保护和利用的目的是传承发展。在保护的理念上阐述了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的观点。不是要复归,也不主张“全盘西化”和“坚守传统”,而是要有文化自觉,要有自知之明。这些论述可以消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许多误解,使保护工作更健康地开展。

  《概论》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一方面经过高度概括,论述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特点,另一方面,又指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蕴涵复杂多样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应当用多种价值尺度对它进行科学的审视。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些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的项目,如果只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可能被认为是封建迷信,但它又蕴涵有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发生学等方面的价值,所以不能轻易否定,而应加以保护。《概论》不可能对各个门类都做出详细论述,但它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有利于正确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世纪下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相关的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为此做了许多工作,开展了各项计划,并通过了一些相关的文件。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2届会议在巴黎举行。10月17日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一项关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要的国际公约,也为各成员国制定相关国内法提供了国际法依据。公约的宗旨如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有关群体、团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一级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鉴赏的重要性的意识;开展国际合作及提供国际援助。公约规定,在满30个国家申请加入公约后,公约才能生效。2006年1月20日,罗马尼亚成为第30个缔约国。根据公约34款,它于3个月后生效。[1]6月29日,与会的45个缔约国经投票选举产生了由18...
· 何必阔非物质文化遗产
何必阔,男、汉族、1977年6月出生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毕业于北京人民大学,现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化厅评定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夹纻漆器”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陶艺塑艺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民间美术家协会温州分会副主席、温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理事、温州夹苎漆器博物馆馆长、苍南县何氏夹纻漆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得龙港十佳群文先进工作者、龙港十大杰出青年、苍南县首届十佳非物质传承人、苍南县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十大文化苍商、首届温州民间文艺人才、首届温州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何必阔(中)与妻子周玉琴、哥哥何必干制作漆器雕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珍品。雕漆始于唐代,成熟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雕漆所用的原材料是天然大漆,环保自然,它防腐、耐酸碱,不掉色,如不...
· 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的皮影展品:京剧《沙家浜》中的《智斗》。李韵摄6月19日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湖南、湖北、福建⒑D系雀鞯厝褐谠谡庖惶烀寤城原,在这一天龙舟竞渡,在这一天分享我们古老民族的文化之美。?月9日“文化遗产日”之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在端午节的日子里继续升温。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而兴奋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学界、传承人,谁唱主角日前,记者参加了一个名为“传承人与学术界的对话”的学术研讨会。与以往会议不同的是,与会者中有一半是遗产传承人。在记者有限的视野内,这是首次将传承人请到学术研讨的现场、倾听他们的想法、与他们平等对话的研讨会。在以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会议上,记者注意到,与会者中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DD政府代表,也有研究主体DD学界代表,还有宣传主体DD媒体代表,但唯独不见保护工作的主角、非物质文化遗...
· 青阳庄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青阳庄氏家庙上元闹花灯青阳庄氏家庙以其“堂窥万象、门对三台”、“双烛(塔)浮图前拱照”等超时空建筑美学和人文风采,自明嘉靖十年(1531年)建成前祠后,即有每年正月初一日祭春、正月十五日元宵点上元灯的传统民俗,距今已有480年历史。明清时期,青阳庄氏科举成就辉煌,每逢新春佳节,都有一些新科进士、举人或仕外职官返乡,合族共庆新春。元宵夜,泉州城双塔凌空、彩灯高放。青阳庄氏家庙弦歌和鸣、满堂春色。族中英才俊彦或即景吟诗作赋,或即兴撰书春联,人歌祖德、笙箫沸发,太和已和、其乐融融。清代中后期直至民国时期,又有回唐山过年的海外游子和迁台移民,闹花灯民俗又有了新的发展。抗战胜利后,这种点上元灯闹元宵的宗族传统达到了高潮。在元宵节前数日先要张搭柱联、牌楼,配备各色花灯:五梅花灯一对、红葫芦中灯、红角灯一对、八骏马走马灯一对、苏灯一对、新娘灯五对以及庆灯、红枣灯、檐前灯若干。四名山(四座)、禹门(金...
· 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太极拳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河北省永年县杨氏太极拳与河南省焦作市陈氏太极拳合并为太极拳,并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杂技与竞技类别,序号为117,编号为Ⅵ—11;2006年6月6日省政府公布杨氏太极拳入选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别,序号为117,编号为12—3。永年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属邯郸市管辖。杨氏太极拳为清道光年间广府杨露禅所创,发源于永年县广府古城,此后永年县先后出现杨班侯、杨澄甫等三十多位大师级拳师,被尊为“太极圣地”。祖师杨露禅赴河南温县陈家沟学艺18年,悟得各路拳术精髓,对太极、八卦等健身技艺尤有更深的理解,他在陈式老架的基础上创编了108式的永年杨氏太极拳,回家后专职开馆教拳,后进京在王府任拳师,多次比武无不胜出,被称为杨无敌,经二代杨班侯、杨健侯,杨式太极拳日臻完美。现行的杨式太极拳大多数是杨澄浦定型中架。此拳传承脉络清晰,历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