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8
转发:0
评论:0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新华网西藏频道拉萨1月7日电(记者边巴次仁)近日,在拉萨召开的西藏非物质文化
  新华网频道拉萨1月7日电(记者边巴次仁)近日,在拉萨召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自治区文化厅厅长江央表示,以《格萨尔王传》为代表,入选第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传统文化,在近几十年来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所长、《格萨尔王传》研究专家平措次仁说,为了保护藏民族的这一文化瑰宝,1979年以来,北京、拉萨等地先后成立了抢救、整理《格萨尔王传》的专门机构,并重视发现和培养格萨尔说唱艺人。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发现格萨尔说唱艺人140多名,有关机构正在为他们录音,其中桑珠艺人《格萨尔王传》系列说唱本已经有25部整理出版,剩下的20部可望在2008年出齐。此外,研究机构还搜集藏文手抄本、木刻本300多部,其中正式出版藏文本70余部,总印数达300余万册。

  祖祖辈辈生活在雪域高原的人民创造了许多像《格萨尔王传》这样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包括舞蹈、音乐、戏剧、美术、藏医药以及传统节日、民族体育和民间游艺、民俗活动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央还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自治区及各地市成立了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整理和研究机构,先后派出调查组深入城镇、乡村和寺院进行全面调查和采录。

  截至2006年年底,工作人员在全区各地采访民间艺人1万多人次,录制了大量的音像资料,拍摄图片上万幅,发表有关藏民族传统文化学术论文1000多篇,出版民族文化研究专著30多部,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国戏曲志?卷》《中国民间歌谣集成?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卷》《中国谚语集成?卷》。

  此外,近20年来,还陆续组建了20多个民间艺术团、专业歌舞、藏戏和话剧表演团,成立乡村业余文艺演出队500多个,藏戏演出队160多个,并先后建成多功能群艺馆6座、县级综合文化中心37座、乡级文化站175座,各类文化娱乐场点达到3000多处。

  在今年颁布的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申报的《格萨尔史诗》、热巴舞、唐卡、藏族邦典与卡垫织造技艺和藏族造纸技艺等15项遗产榜上有名;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括各地的舞蹈、音乐以及珞巴族服饰等在内的38项入选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亮点多多
自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到由点到面的试点工作,从全国普查的开展,到国家名录的建立,从首个“文化遗产日”各项活动的举办,到全民保护意识的极大加强,每一步工作都扎实有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突出成效。在各地政府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下,文化工作者们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保护工作不断出现的精彩亮点,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前所未有的保护工作探索了一条新路。江苏、广东、云南、河北、浙江、甘肃等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本报摘发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交流发言经验材料可以看出,他们在组织机构、经费保障、加强立法、名录申报、普查评估、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许多经验对全国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山东、安徽、江西等地抓住自身资源优势,克服经费不足等困难,总结出不少有效的保护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短短几年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迅速在全社会形成热潮,一系列有效保护措施和宣传动员活动将其推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保护机制的建立、政策法规的推进为保护工作持久有效地进行提供了保障。在保护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从普查、名录、传承人、遗产日等方面着力,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向深入。12月13日至18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福建省泉州市文化局承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培训班”在福建省泉州市开办。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在开班仪式上致...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正式生效
2006年4月2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正式生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中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并在公约中指出,在三十个国家和地区批准通过此公约后三个月正式生效。目前,已有47个成员国批准通过了该公约,其中欧洲16国,亚洲9国,非洲9国,拉丁美洲7国,阿拉伯地区6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迅速生效,证明了成员国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之保护的关注。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全球化的进程对现存的传统文化的破坏相当大。此文件填补了法律上的空白,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适当的手段。”(李楠译)
· 中国当选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当选为首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将有权参与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提名,制定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名录的遴选标准,并对国际援助进行审议。据新华网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第一次会议29日在巴黎闭幕。与会的45个缔约国经投票选举产生了由18个国家组成的首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中国以40票高票当选为该委员会成员。报道称,作为首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中国将有权参与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提名,制定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名录的遴选标准,并对国际援助进行审议。对这次竞选工作高度重视,由国务院副秘书长陈进玉率领的由文化部、教育部、外交部和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共同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全程参与了这次会议。...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宣言
公元二○○七年五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在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一届特别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各国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国际论坛,并发表宣言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现,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给予足够重视,提高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本宣言于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通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