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当选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9
转发:0
评论:0
中国当选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当选为首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将有权参与审议联合国教科文

  中国当选为首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将有权参与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提名,制定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名录的遴选标准,并对国际援助进行审议。  

  据新华网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第一次会议29日在巴黎闭幕。与会的45个缔约国经投票选举产生了由18个国家组成的首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中国以40票高票当选为该委员会成员。

  报道称,作为首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中国将有权参与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提名,制定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名录的遴选标准,并对国际援助进行审议。

  对这次竞选工作高度重视,由国务院副秘书长陈进玉率领的由文化部、教育部、外交部和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共同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全程参与了这次会议。中国代表团认为,当选首届政府间委员会成员,对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好地履行该公约的权利和义务、促进国际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交流合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并揭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今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隆重举行。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周和平、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一百多人出席了仪式。孙家正、周和平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揭牌。周和平在仪式上发表讲话。他认为建立一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不仅能够全面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工作,同时对我国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的义务,行使好中国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的各项权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正式成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承担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具体工作,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咨询;组织全国范围普查工作的开展;指导保护计划的实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举办学术、...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开幕
2005年7月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在别具一格的明清时期“姑苏繁华图”景象中拉开帷幕。本次论坛由文化部、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苏州市政府等承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次以政府为主的大规模学术研讨活动。本次论坛共收集论文260多篇,涉及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博物馆学等等诸多领域。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保护和弘扬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延续和保持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民族基因,责任重大。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在发言中指出,苏州是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综合性试点城市。去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成功举办,对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6月28日”这个世遗会开幕日期已被确定为苏州“文化遗产保护日”。苏州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古城古镇“申遗”...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圆满落幕
由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具体策划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于3月16日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历时33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是我国政府举办的第一次全面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大规模重要展览,目的旨在深入宣传我国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政策和保护措施,全面反映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唤起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意识,进一步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次展览的内容主要包括口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这些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在内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近5000平米的两个展览大厅里,2000余件实物和2000余幅照片以及大量文字介绍,涵盖了56个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京召开
2006年6月10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委托文化部社图司司长张旭宣读了致辞。出席本次论坛的还有文化部社图司副司长屈盛瑞、巡视员周小璞,国家民委文宣司副司长兰智奇,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王能宪、高显莉,以及来自全国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3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出席了论坛开幕式。王能宪副院长主持了开幕式。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致词中介绍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和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他指出,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人类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国务院于2005年底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正式生效
2006年4月2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正式生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中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并在公约中指出,在三十个国家和地区批准通过此公约后三个月正式生效。目前,已有47个成员国批准通过了该公约,其中欧洲16国,亚洲9国,非洲9国,拉丁美洲7国,阿拉伯地区6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迅速生效,证明了成员国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之保护的关注。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全球化的进程对现存的传统文化的破坏相当大。此文件填补了法律上的空白,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适当的手段。”(李楠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