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出版首发式 暨专家座谈会在京举办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1
转发:0
评论:0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出版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在京举办,   2005年6月9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文化画报》社

    2005年6月9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文化画报》社承办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在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丛书主编王文章,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司长张旭,教育部教科文全委会科学文化处处长刘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楼贤俊以及中国傩戏学会会长曲六乙、中国文联刘锡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觉明研究员等五十余位领导、专家和学者,应邀出席了首发式与座谈会。张旭司长、刘疆处长、杜晓帆专员、楼贤俊社长为首发式揭彩。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是目前国内第一套专门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丛书。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为丛书撰写了总序,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工作以及编撰这套丛书的重大意义。丛书共八册,分别介绍了我国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公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与古琴艺术,以及新疆木卡姆、年画、少林功夫、热贡艺术、藏戏、南音等八种传统艺术和文化现象。八册书分别介绍了该文化遗产的形成衍变、基本面貌、表现形态、美学或工艺上的主要特点、目前有代表性的主要传人,同时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报惯例,也简要介绍了当地政府为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所做的工作和未来的计划。丛书16开异形开本,全彩印刷,设计精美,每册均包括数百幅图片,与文字混排,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认定与保护是一项学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相关材料都经过专家学者精心推敲,保证了丛书的质量。

    浙江人民出版社为丛书的出版投入资金,为丛书的编撰及出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首发式上,王文章院长致辞,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是当前国际社会和理论学术界普遍关心的一件事情。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形态变得非常急迫。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捍卫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主权,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理论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受浙江人民出版社之约,编写出版这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是我们继续不断地推动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重视收集、整理、保护和传播“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传统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传统文化保护和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参加这套丛书编写的同志,既有年近古稀的老专家,也有博士毕业不久的年轻学者。但他们都是在各自项目领域有深入研究和独特思考的学者,他们积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综合各自领域的先贤成果,从酝酿到成书用了三年的时间,编写出这套集专业学术发现与文献资料性为一体的学术成果。作为本丛书的主编,我谨借此机会,对孙家正部长,浙江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及有关编辑,对丛书各卷的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

    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司长张旭在首发式上讲话,他认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文化部直属的艺术科研机构,学科齐全,人才荟萃,在保护和传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挥着学术重镇和龙头的作用。前些年,代表国家成功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昆曲和古琴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由王文章院长主持编写的这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隆重出版,标志着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这方面,又走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列。

    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楼贤俊说:这套丛书具有权威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三个特点。能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编撰出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感到十分荣幸。这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我们服务于中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的一个极好机会。因此,我们对这套丛书的出版十分重视,作为重点项目,力求在编辑、制作方面达到当今中国出版的一流水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先生作了即席发言。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海霞副研究员代表丛书作者发言。与会院内外专家、学者对丛书的出版的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对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希望。

    该书的正式出版,对于目前正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丛书一问世就引起读者强烈反响。

    中央电视台、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娱乐信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对此次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作了相关报道。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出版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上的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

    今天,浙江人民出版社在这里举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出版首发仪式暨专家座谈会,借此机会,首先要感谢浙江人民出版社投入经费,隆重出版这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感谢各位专家和朋友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仪式及座谈会。也要感谢长期以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在今天专程前来采访首发式与座谈会的新闻界朋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是当前国际社会和理论学术界普遍关心的一件事情。因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形态变得非常急迫。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捍卫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主权,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理论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公告“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对于本土本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与意义的认识,被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保护、传承和研究,正在成为国际范围的一门“显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我国国家级的综合性艺术研究机构,建院50多年来,一直是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级重要机构。从当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杨荫浏先生等老一辈学者采录保存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到近几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受文化部委托,承担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工作,成功地将昆曲和古琴艺术申报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再到2002年受文化部委托组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担负起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几代专家学者,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不仅赢得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一致肯定,而且奠定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国家级机构的重要地位。

    受浙江人民出版社之约,组织编写这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是我们继续不断地推动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重视收集、整理、保护和传播“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传统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传统文化保护和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

    大家已经看到,这套丛书的首批成果,包括了《昆曲》、《古琴》、《木卡姆》、《年画》、《少林功夫》、《热贡艺术》、《藏戏》和《南音》8种。涉及戏曲、音乐、美术、舞蹈、曲艺、体育等门类形态和学科领域,项目涵盖了汉、藏、等多个民族,项目存在地域横跨新疆、青海、、河南、天津及福建等省区。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难以计数,首选这8个项目进行规范的学术研究,是着眼于它们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形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今后我们还将创造条件,组织力量,陆续推出第二批、第三批成果,力争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做出更多的努力。

    正如大家已经看到的,孙家正部长对于这套丛书的编写,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与支持。亲自为本丛书撰写了序言。浙江人民出版社的领导以敏锐独到的眼光确定选题,组织编辑力量,创造各种条件,以严谨认真的精神做好丛书出版工作。参加这套丛书编写的同志,既有年近古稀的老专家,也有博士毕业不久的年轻学者。但他们都是在各自项目领域有深入研究和独特思考的学者,他们积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综合各自领域的先贤成果,在较短的时间内,编写出这套集专业学术发现与文献资料性为一体的学术成果。作为本丛书的主编,我谨借此机会,对孙家正部长,对浙江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有关编辑,对丛书各卷的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

    当然,这套丛书的编纂,肯定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的地方。欢迎大家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以使我们的编纂工作更上层楼,做得更好。

    再次感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在京首发
由王文章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著�D�D《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今日在京首发。作为国内第一部全面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专著,该书从理论框架到内容论述,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全书分为八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价值、意义、分类、保护的现状与发展、保护的基本方式与原则、历史经验和国外经验的借鉴等做了全面深入的论述与梳理。
· 联合国宣布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5月18日下午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首次宣布了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宣布的“代表作”共有19个,中国昆曲艺术居于榜首。获得这一称号的国家亚洲最多,共有6个,另有欧洲5个、美洲4个。在初审的基础上,由18位国际知名的专家组成的国际评审委员会对32个项目进行了严格评估,最后选定了19个代表作。中国昆曲艺术系4个惟一被国际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并授予“代表作”荣誉称号的项目之一。出席宣布仪式的有马里总统、各国常驻代表团大使和记者等近300人。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学忠大使代表中国到台上领取了证书。20年来,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保护和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得到国际的公认,被视为肯定文化特性,促进创造性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的时代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加以保护。根...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首发座谈会发言摘要
随着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陆续被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全面的整体性阶段,保护工作的实践呼唤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的8位学者,经过两年时间,撰写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这一重要著作,并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日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文化艺术出版社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首发式,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及国内文化研究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首发式并进行了热烈座谈。现将部分发言刊发如下。周和平(文化部副部长):华夏文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所以绵延至今,重要的就是,我们没有中断文化传承。传承一方面是通过精英和典籍来传承。中国有修史传统,各个朝代都修史。历史事件被整理、记载下来,形成了民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是民间文化的传承。民间、民俗形式存在的文化生动而鲜活,是整个中华文化传统重要组成部分。两...
·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首发式在京举行
2007年4月13日上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首发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隆重举行。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张旭、财政部教科文司王家新副司长、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副司长屈盛瑞、巡视员周小璞,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高显莉,中国艺术研究院纪检书记、图书馆馆长李长林以及来自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出版社和社会各界专家、代表出席了首发式。首发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主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以下简称《图典》)是在文化部的领导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众多专家学者历时7个月编纂而成,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518个项目的相关内容,计六十余万文字、三千余幅图片,客观、系统地介绍了这...
· 《项南传》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光明日报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赵_)由福建省党史人物研究会和福建省连城县项南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纪实文学《项南传》出版座谈会25日在北京召开。与项南有过交往的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专家学者60余人与会,深切缅怀这位改革开放元勋的历史功绩和人格魅力。项南生于福建连城,他思想解放、敢于担当,为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闯开一条新路。该书的作者张永和、项建坤当年多次跟随项南下乡调研,深为项南的精神感动,收集了大量素材,历经七八年笔耕,在推出《项南的故事》后,又完成了30余万字的《项南传》,近日由中史出版社出版。与会者围绕该书回顾了项南同志主政福建时如何冲破“左”的思潮干扰,坚持真理,推动改革,使福建经济在短期内跃居全国前列;而在离休后,他仍为老区、山区摆脱贫困发挥余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许多老同志回忆了与项南交往过程中的点滴故事,生动感人,折射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多种优秀品质。与会者认为,《项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