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傩舞文化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傩舞文化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承担的全国艺术科学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傩舞文化研究”,经过两年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承担的全国艺术科学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傩舞文化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傩舞文化现象及其遗存几乎涵盖了我国现存的绝大多数民间歌舞形式,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宗教祭祀性民族民间舞蹈活动中,与多种原始宗教及信仰活动相互纠缠,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国傩舞文化研究”已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舞蹈文化(或品种)的科研课题,而是一个涉及到多个民族的宗教信仰、观念习俗、民族文化心态、民族审美追求等方面的综合性科研课题。
课题组对贵州、江西两省进行了实地考察,对考察情况进行研讨并达成共识。为做好基础工作,掌握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完整地表述傩舞文化现象,课题组还将进行更广泛的资料收集,作更多的田野调查,以求基本澄清傩舞文化在各地域、各民族间的实际状况,为课题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课题组已新征、收集傩文化及傩舞研究文字资料约400万字,精粹傩舞录像、光盘300分钟,照片80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艺术研究院
领导人著名前领导人袁水拍贺敬之张庚王朝闻郭汉城王蒙李希凡著名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50年来,有一支优秀的艺术史论研究队伍,高级专业人员近300人,全国著名的理论家有张庚、王朝闻、郭汉城、李希凡、冯其庸、陆梅林、周汝昌、王树村等。成果介绍中国艺术研究院主要成就分三个方面,收集整理保存各艺术门类的资料和培养艺术研究高级人才是基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体现其辉煌。全院戏曲、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藏书共70万册,期刊5万册,中外音乐,戏剧唱片7.5万张,声像资料1.3万盒,图片5万张,文物3千件。1978年以来研究生部培养的高级研究人才200余人,其中硕士190人,博士20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已承担国家重点课题42项,院重点课题131项,其中已完成出版的有80多项,以改革开放20年计,全院发表的有价值的论文、评论6千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工具书近800部,总字数约6个亿。研究所戏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
·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剧种保护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日前举办的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展,以戏曲发展的历史为经,以各地各民族的戏曲剧种为纬,通过大量精美图片和丰富戏曲文物,如宫廷戏曲服饰、出土戏曲雕刻、明清刊刻的戏曲善本、民间戏曲抄本、清末民国初年的戏曲老唱片等,展现中国戏曲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中国戏曲保护发展座谈会也在展览期间举行。与会的各地戏曲表演艺术家围绕中国戏曲保护和发展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向中国艺术研究院捐献资料,作为该院《中国戏曲剧种音像资料库》的永久收藏。
· 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全国各地艺术研究院(所)携手保存戏曲艺术遗产
2005年1月21日,新年伊始,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研究院(所)负责人共聚一堂,研讨携手保存戏曲艺术遗产,建立“中国戏曲剧种音像资料库”,汇集、整理、影印出版《中国清代地方戏珍本丛刊》和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三项艺术遗产保护工程。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遗产最丰富、最能反映广大群众喜怒哀乐和审美需求、最具民族品格的艺术形式。戏曲综合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歌舞、文学、音乐、美术、历史,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它表达的道德思想和价值观、它体现的审美趣味,犹如一种精神血脉,融化和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肌体里,渗透在我们民族的灵魂中。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地强烈冲击,戏曲的生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剧种正在逐步消失,戏曲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存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同志在发言中指出,据2...
·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遗产日”活动丰富多彩
为迎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立意独特的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和鸣DD古琴艺术进大学”为主题的活动于6月7日晚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拉开序幕。这台音乐会以普及为目的,既邀请了吴钊、林友仁、李祥霆等古琴大家,也有十几岁的青少年登场亮相,以传统的雅集形式,将古琴送到北大、清华等高校。这项活动得到了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大力协助,更得到了众多师生的欢迎和响应。中国“文化遗产日”专场晚会6月9日晚将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举办,中央电视台三套将于6月10日向全国播出。晚会以三批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为主,并增加了其他一些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极高的欣赏价值。在“文化遗产日”当天,中国非物质文...
· 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任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
2005年5月24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聘任仪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多功能厅举行。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汉族、回族、满族、藏族、苗族和土家族共计30名民族民间艺术家齐聚一堂,他们从事年画、剪纸、泥塑、脸谱、皮影、风筝、木偶、面塑、绢人、唐卡绘制、弓箭制作、苗族刺绣、土家族织锦等行当,大多出身于传统世家,其中多数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权威机构授予“工艺美术家”或“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此次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任为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既是对著名民间艺术大师的充分肯定,也表明中国艺术研究院为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作为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全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王文章,文化部社图司司长张旭、副司长屈盛瑞,教育部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科学文化处处长刘疆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茜、张庆善以及在京的部分知名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近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