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大楚皇帝张邦昌埋在乐安深山?(图)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7
转发:0
评论:0
大楚皇帝张邦昌埋在乐安深山?(图),     两宋时期,金国人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原地区,决定要废除赵氏,另立一个新皇帝

 

    两宋时期,金国人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原地区,决定要废除赵氏,另立一个新皇帝,作为统治中原的傀儡政权。在这个时候,张邦昌被选中,当了32天的大楚皇帝,以至于有后人认为张邦昌是叛国奸臣,与秦桧并列。时隔近千年之后,于清朝光绪二十五年修订的张氏族谱出现在乐安县牛田镇峡圳村,它记载了张邦昌为张九龄第十二代后裔,张邦昌的出生及安葬地均在乐安。

    那么,张邦昌究竟何许人也,他是怎么来到乐安的?后人是否以他为耻,以至于不愿记载他的出生地和埋葬地呢?

    村头立牌坊纪念唐朝宰相张九龄

    走进乐安县牛田镇峡圳村,一座四柱三间、八字形、三叠马头墙的歇山顶式徽派风格的砖砌牌坊立在村前。“金�a流芳”四个白底黑字赫然出现在牌坊正中横匾上。虽然这块牌坊看上去并不华丽,但“金�a流芳”四字彰显了这个村子历史悠久。

    “金�a流芳”四个字,缘自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张九龄所著《世兴废五卷》。张九龄的《世兴废五卷》,以犀利之笔综述列朝兴衰存亡之理,成书五卷。张九龄在李隆基诞辰献此书,意在劝皇帝励精图治。玄宗御览后,甚为赏识,赐为《千秋金鉴》,作为治国铭言珍藏。

    史书记载,开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王公大臣多献珍异宝,唯独九龄送《世兴废五卷》作贺仪,李隆基当即嘉奖并赐书大臣以示褒扬。“我们就是张九龄的后裔,此牌坊是为纪念我们的一世祖张九龄所建。”村里的“文化人”、牛田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的张义贤介绍道,“金�a流芳”牌坊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后历经多次修葺,最后一次修整为文革前。

    20年前发现张邦昌在族谱中

    峡圳村保管张姓族谱的村民此时正在田里耕作,55岁的张义贤沿着田埂朝田中跑去,找村民拿钥匙取族谱。

    一阵忙活,张义贤找来族谱。拜阅这本牛田峡圳张姓(光绪二十五年乙亥八修【印刷版】)族谱,记者看到张九龄之名赫然显现在谱文中页首。谱牒记载,张九龄于元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拜相,开元二十八年庚辰卒,谥文镜公,妻亦封善佐夫人,生一子,拯。

    谱牒记载,骥公长子必大,字邦昌,号广平,行十,宋丞相,靖康初拜相。后为金乱,归朝。娶邓氏合葬本都横木上村寅艮向山一所六地五片,东址刘敬三住基为界,西址黄兴名杉山。继娶黄氏,葬流塘社坑。一子仲俊,一女适舅之子。其子张仲俊,字世英,号竹溪,外翰林,任崇仁训导,娶流坑文状元董德元妹。张邦昌父亲张图南(十一世),随外翰林出身,授袁州教谕的父亲张天锡(十世),于仁宗明道年间迁居流塘(今乐安县牛田镇峡圳村)。

    张义贤一边翻阅族谱一边兴奋地对记者说,发现张邦昌在族谱中是在20年前,由于村里读过书、又有时间来看族谱的人不多,他便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仔细阅读族谱,并是想对祖辈进行一番了解,没有想到发现张邦昌也是祖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解密:张邦昌当”大楚“皇帝为何不没有自称“朕”?
朕,最初是指身体,后来演变成为第一人称代词。先秦时期,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自秦始皇规定“天子自称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起,“朕”这个字开始成为皇帝用来称呼自己的专用词。可以说,称“朕”是封建礼制赋予皇帝的特权,不论执政者是英武皇帝还是傀儡皇帝。然而,在历史上却偏偏出现了一位当过皇帝却没有称过“朕”的皇帝,他就是两宋之间“大楚”政权的皇帝张邦昌。张邦昌(1081—1127),字子能,北宋永静军东光(今河北东光县)人。张邦昌的名字寓意深刻,邦,社稷也,昌,昌盛也,单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张邦昌当年心系国家、修立治平的理想和初衷。张邦昌出身进士,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然而在黑暗腐朽的北宋末年,其才干却难以得到发挥。为了加官进爵,出人头地,心理扭曲的张邦昌通过“专事宴游,党附权奸,蠹国乱政”来迷惑皇帝,一味地溜须拍马,,因此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识和器重。十几年时间,张邦昌官运亨通,历任...
· 张邦昌
生平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金兵围汴梁时,他力主议和,与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归宋后,任河北路割地使。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掳走徽钦二帝及皇族470多人、文武百官等15000多人北归,立邦昌为大楚皇帝,二月向邦昌宣读册文:“太宰张邦昌,天毓疏通,神姿睿哲,处位着忠良之誉,居家闻孝友之名,实天命之有归,乃人情之所傒,择其贤者,非子而谁?是用册命尔为皇帝,国号大楚,都于金陵(今南京市)。自黄河以外,除西夏封圻,疆场仍旧。世辅王室,永作藩臣。”三月初一邦昌前往尚书省,金人警告他,到了初七,再不登基就杀大臣,纵兵血洗汴梁城。于是邦昌做了32天的皇帝。史称“靖康之变”。金国退兵之后,邦昌脱下帝袍,去除帝号,他不在正殿办公,不自称朕,可谓行规步矩,小心谨慎之至,最后迎废元祐皇后孟氏入居延福宫,封郡王。后来南下应天...
· 伪楚皇帝张邦昌:是忍辱负重还是卖国求荣?
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无数英雄豪杰的极终梦想。然而,历史有时候是很黑色幽默的,很多人费尽心血心思都企及不到的宝座,有人却稀哩糊涂的被推到了上面。一个绝不想当皇帝的人准确来说是绝不敢当,也不愿意当皇帝的人。那就是张邦昌。宋史上视为第一叛臣的张邦昌。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大龙湾人(今河北省东光县大龙湾乡,在大打名人牌的今天,大龙湾人极力否认张是大龙湾人,可见张的臭名昭著)。张在靖康之变的简历其实十分简单,进士出身,是北宋政府的议和派领袖。靖康之难,金兵打得太顺利了,一支几万人的队伍,没出什么汗,就打得北宋皇帝开城投降,顺利得他们根本就没有对战果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东京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东京的美女数不胜数,还有两个无能的皇帝和几千皇室成员。但同时,还有几百万汉族百姓对于侵略者的憎恨。幸福来得太忽然,金人不下接受不了,怕消化不良。于是建立伪政权的天才想法诞生了。他们看中了张邦昌。应该说靖康之难,张...
· 北宋末大臣张邦昌生平简介张邦昌是怎么死的
张邦昌(1081年-1127年),北宋末大臣。字子能,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今河北省阜城县大龙湾)。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金兵围开封时,他力主议和,与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靖康之难后,被金国强立为“伪楚”皇帝,历时一月。金撤兵后,逊位还政赵构,但迫于“叛国”时舆压力,终被赐死。北宋末大臣张邦昌生平简介权相党徒张邦昌,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北宋自哲宗时期以来,党争不断。张邦昌与童贯均是权臣王黼的党羽,而王黼又是受蔡京提拔火箭般窜升至相位的。在对金政策上,王党多为主和派。与李纲为首的主战派在政治上尖锐对立。靖康和议靖康元年1126年,金太宗即位背弃合约南下攻宋,宋徽宗慌乱无措,禅位宋钦宗。王黼当年在立嗣上和钦宗站在了对立面,于是钦宗上台第一件事就是默...
· 北宋灭亡后存活33天的伪楚政权:张邦昌伪楚政权
导读:宋金争战期间,志在必得的金朝最初的目标其实是在俘获宋朝皇帝以后,将其作为手中的政治筹码,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将包括宋徽宗、宋钦宗在内的全部在京皇族宗室押送北上,就是以为了让他们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下,意在将赵宋皇室之合法继承人斩草除根,再卵翼一个傀儡政权,作为金朝的藩属国,进而构成一道金宋之间的天然缓冲屏障。当时,新兴之金朝感觉自己并无能力控制偌大的中原,于是,便先后建立了两个傀儡政权:建伪楚,立张邦昌为楚王,继而建伪齐,立刘豫为齐王。“胆小皇帝”张邦昌北宋被大金灭朝以后,在南宋之前,还有一个短暂的王朝,持续了33天就没了——这倒霉皇帝便是我们在之前提到的张邦昌。赵构19岁的时候就毛遂自荐,要去金营当人质,临走的时候,还大义凛然地说,日后若两军交战,不必考虑我的安危!他一番慷慨激昂,说得送行的人感动异常,眼泪都稀里哗啦地往,但是,还有一个人哭得比这些人都痛——此人就是赵构的陪同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