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长子褚英:功亏一篑世上英雄本无主, 辽阳东京陵褚英墓冢。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褚英,系太祖与第一位嫡福
辽阳东京陵褚英墓冢。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褚英,系太祖与第一位嫡福晋即元妃佟佳氏诞育之长子,生于明万历八年(1580)。万历四十一年(1613),步入中年的褚英以嫡长子身份,凭借多年出征所立之战功,一度被立为早期女真(满)族政权的第一位汗位继承人。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位显赫一时的汗位继承人很快就失去了代父执掌国政之权,以悲惨的结局告别了人世,令人侧目。
好风凭借力,荣升太子
褚英的幼年正是太祖起兵的最初岁月,对外面临着重重艰难险阻,而家族内部亦危机四伏,当时还只有两三岁的褚英即跟随父母不止一次地经历过来自家族内外旨在暗杀太祖的风风雨雨。万历十三年前后,其生母佟佳氏病逝,此时的褚英亦不过五六岁。虽失去了母爱,但褚英作为嫡长子的身份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就在建州女真只有太祖与胞弟舒尔哈齐并称贝勒之时,年龄不过10岁的褚英亦已被称作“台吉”。
对于褚英而言,要想成为父亲的继承人,仅有嫡长子的尊贵身份是远远不够的。从史料记载看,随着年岁的增长,褚英在随父参加征服女真诸部的过程中,英勇善战,所立战功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太祖与“弟贝勒”舒尔哈齐之间嫌隙渐生,凭借着父亲迫切需要扩大自己实力的东风,褚英的地位一路飙升。
万历二十六年(1598),褚英奉父命,与叔父巴雅喇及费英东等,领兵一千,往征东海女真安褚拉库路(今黑龙江上游二道江一带)。褚英等“星夜驰至”,取屯寨20处后,其余屯寨亦尽行招抚,共获人畜万余而归。太祖大喜,褚英即因此战有功,被授予“洪巴图鲁”称号。
万历三十五年(1607),为争夺东海女真瓦尔喀部蜚悠城(今珲春北20里古城)之降民,后金与乌拉部之间爆发了乌碣岩(今图们江畔钟城附近)之战。此战中,褚英表现得十分突出。当时领兵的主帅是褚英的叔父舒尔哈齐,在其按兵不动且建州兵寡于乌拉的不利情形下,褚英表现得非常富有军事头脑。首先,他在迎敌之前先进行了一番演讲来鼓舞士气,即对大家说,布占泰乃是父汗的手下败将,在12年前的九部大战中就被生擒过,他“以铁索系颈”被汗父“收而养之”。一个被父汗如此豢养而背信弃义的人,有什么可怕的?难道我们今天就不能再活捉他一次吗?
褚英的战前动员十分有效,“众军士皆喜,呐以攻杀之声”。然后,褚英与其弟代善各领兵500人,由两翼冲向山顶去与踞守山顶而保护降民的扈尔汉(清初五大臣之一)等会合。其时天降风雪,褚英等以一当十,奋力拼杀,阵斩乌拉部之主将博克多贝勒父子,并生擒了常柱贝勒父子及其弟胡里布贝勒3人,共歼敌3000人,获马5000匹、甲3000副。这场以“三千”胜“一万”的漂亮仗得到了太祖的高度赞扬,说参战的褚英与代善就像“两个没睁开眼的小虎崽一样”虎虎有生气。褚英遂因此被授予“阿尔哈图图们”的称号。满语“阿尔哈图图们”译为“广略”,此后,褚英即被称作“广略贝勒”。
乌碣岩之战,褚英的表现已足以证明在那场兄弟阋墙的中,他是坚定地站在父亲这一方的,其所作所为也确实大大加重了父亲胜利的砝码。万历三十五年(1607)三月,褚英又作为主帅,与时称台吉的阿敏(舒尔哈齐之次子)率兵五千进击乌拉部的宜罕山城并一举克之,深得父汗之心。因此,在努尔哈赤初设四旗时,褚英成为四旗的旗主之一,执掌白旗,拥有父汗赐予的“国人五千户,牧群八百,银一万两,敕书八十道”最优厚的待遇。
万历四十一年(1613),征战了30年的太祖时已年过半百,虑及身后之事,满文档案称,其明知褚英“自幼心胸狭窄,并无治国宽大之心怀”,但又怎么能弃其兄而令其弟执政呢?作为父汗,如果“荐用长子,使之专主大国,执掌大政”,褚英也许就会“弃其偏心而存公诚之心”。所以,太祖最后决定让褚英代其执掌国政。由此,褚英作为汗位继承人,在太祖诸子中成为第一位“太子”。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