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为什么领袖喜欢郭嘉不喜欢海瑞?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2
转发:0
评论:0
为什么领袖喜欢郭嘉不喜欢海瑞?,《新民晚报》2012年2月15日第B05版版面图本文摘自:《新民晚报》201

《新民晚报》2012年2月15日第B05版版面图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2012年02月02日第B05版,作者:司马心,原题:也从郭嘉说起

   郭嘉这个人,乃曹操的第一谋士也,素为上喜。什么原因呢?一是不但忠心,而且“多谋”。胸有全局,腹有大计,目光炯炯,良策善谋。二是不但“多谋”,“深通有算略”,而且“达于世情”。办事通情达理,说话温顺得体,提建议、出计谋总是温言良语,让人舒服,并且无论你采纳与否,“从无谏诤”。所以曹操十分喜欢他,尤其是吃了败仗,更是“国乱思良将”,思念郭嘉,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但曹操,便是咱们的领袖,也说郭嘉“很有名”,了不起。第二次郑州会议也好,上海会议和庐山会议也罢,都要领导干部去看《郭嘉传》,向郭嘉学习,尤其是遇到困难的局面时,“下”要反映真实情况,谋划好的建议,以便“上”多谋善断。所以要多一点郭嘉。

   其实咱们的领袖,不仅喜欢郭嘉,还喜欢过海瑞——看了《生死牌》后,第二天就找来《明史》,细读了《海瑞传》,于是盛赞海瑞,号召大家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还把《海瑞传》荐于彭德怀,“我的缺点,你们也要批评”。然而海瑞不是郭嘉,这个人“骂”皇帝不惧一死,多谋之下,说话十分“极端”,既不像郭嘉“达于世情”,又不“温顺得体”,很不给上面面子,所以八届七中全会之后,便曰,“说海瑞,我很后悔”,“真的出了海瑞,我又受不了”。可见喜欢海瑞,那是不可靠的。还是喜欢郭嘉。

   然而郭嘉有那么可靠么?那时是号召讲真话,但也强调“要选择说话的时机,不讲策略不行”。什么“策略”呢?“你用旁敲侧击的办法来批评也可以嘛”。这大概也就是学郭嘉“会说话”的意思吧——但是直议廷争,“骂”,不行,“旁敲侧击”又可以吗?邓拓算得“旁敲侧击”了么?《三家村札记》也好,《燕山夜话》也好,和风软语,皮里阳秋,那样的委婉,那样的“旁敲侧击”。结果怎么样呢?说明做海瑞固然“受不了”,但做郭嘉,终于也不可靠。

   现在有人为庐山的案子“再翻案”,说谁叫彭总不讲策略,不会说话,什么“有失有得”,什么“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结果引出了震怒,完全是“咎由自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似乎“上面”是否能广开言路,是否能从善如流,是否“让人家说话”,责任不在于他有没有民主作风或曰“雅量”,倒在于“下面”是做郭嘉还是海瑞,会不会“说话”,能不能“温顺得体”,至少不要弄得上面没有面子。这样一种重抬郭嘉而贬海瑞直到再贬彭德怀,是否离“民主”太远一点了呢?

   问题不在于“下面”做郭嘉,还是做海瑞,而在于上面有没有心胸,能不能容纳,否则不要说海瑞,连郭嘉都会有危险。然而再说到底,问题也不在于“上面”个人的气度、“雅量”甚至“民主作风”,如果那种一人喜怒好恶可以决定兴丧予夺的“”不改革,我们来谈论做郭嘉还是当海瑞的问题,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大概也就是三中全会刚刚开好没两年,小平同志就来讲“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深层原因吧!我们不必苛求前人,也不要把问题归结于任何个人以及他们的“雅量”,我们的眼光,还是放在“向前看”的改革上才更可靠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曹操为什么更喜欢郭嘉,而不喜欢荀彧呢?有什么不一样?
同样是顶级谋士,曹操为什么更喜欢郭嘉,而不喜欢荀彧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三国的曹魏集团,曹操有两位顶级谋士,一个是郭嘉,一个是荀彧,两人都为曹操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两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郭嘉受到了曹操的器重,并准备托付后事,但郭嘉却英年早逝;荀彧却遭到了曹操的忌恨,最终被曹操赐予的一盒空食逼死。为什么两人的遭遇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我们来看看这3人的关系。1、先看年龄曹操生于公元155年,50后;荀彧生于公元163年,60后;而郭嘉生于公元170年,70后,从年龄上来说,曹操和郭嘉隔着一辈儿,荀彧居中,曹操欲托付后事,郭嘉似乎更为合适。2、再来看他们的身世荀彧是豫州颍川郡人,出身名门(颍川荀氏),乃圣人荀子之后,荀子又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一的中行氏后裔,可是说是家族显赫。郭嘉呢?郭嘉也是豫州颍川郡人,和荀彧算是老乡(同郡不同县)。郭氏在当时显然也不是什么寒门,但和荀...
· 王安石为什么不喜欢苏轼?
王安石为什么不喜欢苏轼?王安石为什么不喜欢苏轼?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是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王安石和苏轼这名垂青史的两大文豪,有过相互不喜欢对方。是因为:其一,王安石与苏轼学派不同,文风各异。苏轼兄弟二人科考时,被宋仁宗朱笔亲点录苏轼为制科试三等,苏辙入四等。苏家兄弟无限风光,成为全国考生争相崇拜的对象,三苏的文章天下文人争相阅读。而推崇经义之学的王安石,不喜欢苏轼带有策士气息的文风,他曾公开散布:“如果我是考官,我就不录取他。”苏辙的“商州军事推官”任命书,被王安石故意阻挠,无限延期;苏轼被流放到边穷之地……可以说王安石为苏家兄弟的前程抹了黑,为苏家的财道和官道设了几道坎。苏家老父苏洵气不过,写了《辩奸论》抄写了声讨王安石的上百份檄文,亲自送到了王安石府,把王安石气得“胃疼”,从此两家结下了梁子,彼此看对方不顺眼,更不喜欢...
· 罗贯中为什么不喜欢曹操而是喜欢刘备呢
罗贯中为什么喜欢刘备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言为心声,特别是一些文艺作品,无不体现出作者浓郁的主观情感色彩,熟悉《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几乎整部书中,罗贯中都以自己强烈的个人爱好扬刘抑曹。罗贯中14岁时母病故,即辍学随父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在苏州参加了张士诚反元起义政权,做过一段时间的幕僚,后离开。其间曾与当时的吴王朱元璋为敌,所以,在明朝成立之后,罗贯中放弃了步入官场的打算,致力于文学的创作。也正是在杭州的这段时间(14——15岁,大约十年),罗贯中结识了许多说书艺人、杂剧作家,更为重要的,结识了当时的著名小说家施耐庵,并拜他为师。其实,宋代民间的三国故事,就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根据《东坡志林》载,王彭尝云:“徐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
· 三国鬼才郭嘉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郭嘉
郭嘉,传说中三国的第一鬼才,那么多人喜欢郭嘉,首先是因为《三国演义》以及周边小说游戏,先入为主之后,爱屋及乌,连正史中曹操集团的两大谋士荀彧的清雅、荀攸的忠厚,都比不上郭嘉的不拘小节,那么正史中的郭嘉,究竟是怎么样的呢?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禹州,关于郭嘉的家世,无论是三国志的陈寿还是其他史学家,提到的都很少,只知道原先在袁绍集团上班,后来经荀彧推荐,就跳槽,曹操成了他的新老板,也是最后一任老板。作为三国人气最高的军师之一,历史崔当然对郭嘉的出生很感兴趣,我们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看这位神奇军师究竟出生在怎样一个地方:网络配图首先是他的出生地,颍川,这是大禹的故乡,更是夏朝的首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当然这些离我们太远,离三国最近的著名军师张良,也是颍川人;其次,在建安年,颍川有很多对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家族,我们介绍其中两个,荀氏和郭氏。荀氏出现的次数最多,荀彧,就...
·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陈阿娇,却不喜欢卫子夫?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陈阿娇,却不喜欢卫子夫?陈阿娇和卫子夫,都是西汉汉武帝刘彻的皇后,陈阿娇是第一任皇后,然而后来汉武帝宠爱卫子夫,陈阿娇的皇后之位,也就落到了卫子夫的头上。史书上对于第二任的卫子夫的评价,都认为她是贤后,能够辅佐汉武帝,比较偏向于卫子夫,然而在现代很多人的眼中,却更加喜爱看起来有些泼辣陈阿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史书记载,卫子夫是个贤后,而陈阿娇善妒,泼辣。可是现代的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贤良的卫子夫,反而更喜爱,心疼陈阿娇。大概是因为金屋藏娇的故事,太过美好,又太过凄惨。少女时期的陈阿娇,天真烂漫,对未来的一切都怀着美好的憧憬。她的外祖母是窦太后,母亲又是馆陶公主,身份非常尊贵。母亲和王娡结盟,小孩子当然是不懂的,王娡也不可能提前告诉刘彻,馆陶公主会问那样的问题。当馆陶公主开玩笑说,把阿娇嫁给你好不好呀?刘彻天真回答,那我要建个金屋子,把阿娇藏起来。馆陶公主被逗乐了,王娡也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