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闽开元铅钱又称“大糯钱”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03
转发:0
评论:0
闽开元铅钱又称“大糯钱”,谈钱不俗以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最早上市流通的首创年号铅钱,是南汉刘龑乾亨

  谈钱不俗

  以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最早上市流通的首创年号铅钱,是南汉刘龑乾亨元年(公元917年)所铸的“乾亨重宝”。但乾亨重宝铅钱并非中国最早上市流通的铅钱——与南汉同时代的邻国、立国于今天福建境内的闽国,比它不多不少只早一年成批铸造了一种铅钱,且这种铅钱单论流通数量,恐怕比乾亨重宝铅钱多出几倍还不止。

  这种福建出产的铅钱,就是福建民间俗称“大糯钱”的王审知开元通宝铅钱,始铸年份为后梁贞明二年(公元前916年)。之所以不能名正言顺地完全“抢回”乾亨重宝“中国第一铅钱”桂冠,是因为王审知当时的“闽王”头衔还是定都开封的后梁朝廷册封的,不仅如此,“开元通宝”是从唐初便一直作为法定货币的“传统货币”,闽国的“铅开元”仅仅材质上有“原创性”,铜钱形制却因袭几百年前定制,“历史地位”自然也会吃亏不少。

  “大糯钱”的意思,是说开元铅钱又大又软,很容易磨损,甚至使劲捏都能捏变形,这并非什么夸张,许多古钱爱好者都曾试过。也正因如此,流传至今的古代铅钱并不多,但闽开元似乎是个例外——去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泉州安溪龙门镇福海院一次就向县博物馆捐献了3700多枚闽开元铅钱,这些钱都是寺院扩建时一次性出土的,而据知情者介绍,这还远非出土这种铅钱最多的一次。

  行家分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闽国发行了太多数量的开元铅钱,更因为这种铅钱制作工艺简单,民间私铸盛行,导致市面上铅钱充斥,所以尽管极易磨损,至今仍能在市面上轻易看见。

  其实王审知在福建开炉铸钱并非只铸铅钱,而是铜钱、铁钱、铅钱三种都有铸造。可福建当时几乎没有铜矿资源,铁矿资源也很稀少,且还要优先供应军需,而当时钱币需要量极大,这迫使王审知绞尽脑汁另辟。贞明元年,闽国境内汀州宁化县发现铅矿,王审知如获至宝,当年就设置了铅场,将铅矿纳入官办体系,次年开始铸造铅钱。出土的铅钱大多磨损严重,穿孔处有许多明显穿绳拉牵形成的沟槽,表明使用频率很高,这证明当时闽国商业发达,货币需要量大,非大量铸造铅钱无以满足市场要求。

  其实福建铅矿早已被发现,唐代光建州一地就有官办铅矿21座,但当时南方政令统一,江西、安徽、湖北等地的铜矿源源运入,当地并没有铸造铅钱的需要。五代十国时天下大乱,僻处东南、和外界联系不畅的闽国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廉价输入大量铜、铁,只好“将就材料”,把本地能自给自足的铅当作铸钱的宝贝了——事实上即便这样也还是不够用,后梁末帝朱友贞龙德二年(公元922年),正是中原后梁、晋国混战最激烈,天下最混乱的当口,王审知下令闽开元铅钱“五百文作一贯”,等于公然制造了100%的通胀,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当时别说铜钱,就连被时人瞧不起的铅钱,也已是奇货可居的了。陶短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汉铅钱“内铅外铜”是君主聚敛钱财的金融政策
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帝王史上,把国号定为“大汉”的政权恐怕是最多的,而“大汉”最扎堆的时代,莫过于五代十国,前后几十年时间里,中国大地上就出现了后汉、南汉、北汉三个“大汉朝”。在这三个“大汉”中,远离“政治闪光灯”聚焦点中原地区,偏安岭南一隅的南汉,恐怕是知名度最低的,不过在钱币收藏方面却是例外:有一定古泉收藏经验的爱好者都知道“南汉出高价钱”的道理——乾亨重宝铅钱早在南宋时代就奇货可居,洪遵在岭南觅得两枚喜不自胜,特意在《泉志》里撰文记录此事。这其中最扑朔迷离的莫过于乾亨钱了。洪遵所处的时代离南汉并不算很远,在当时,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淘到两枚乾亨重宝铅钱,如获至宝之情溢于言表,今天我们从其留存文字中仍能依稀领略,而乾亨重宝铜钱则在同一篇文章中被他称为“所存至多”——多得不得了,一点不稀奇。也就是说,按照这位中国早期著名泉币专家的权威说法,乾亨重宝是铜钱多、铅钱少。但这种说法和当代收藏爱好...
· 乾亨钱“铅铜悬案”:南汉朝廷滥发铅钱聚敛财富
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帝王史上,把国号定为“大汉”的政权恐怕是最多的,而“大汉”最扎堆的时代,莫过于五代十国,前后几十年时间里,中国大地上就出现了后汉、南汉、北汉三个“大汉朝”。在这三个“大汉”中,远离“政治闪光灯”聚焦点中原地区,偏安岭南一隅的南汉,恐怕是知名度最低的,不过在钱币收藏方面却是例外:有一定古泉收藏经验的爱好者都知道“南汉出高价钱”的道理——乾亨重宝铅钱早在南宋时代就奇货可居,洪遵在岭南觅得两枚喜不自胜,特意在《泉志》里撰文记录此事。这其中最扑朔迷离的莫过于乾亨钱了。洪遵所处的时代离南汉并不算很远,在当时,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淘到两枚乾亨重宝铅钱,如获至宝之情溢于言表,今天我们从其留存文字中仍能依稀领略,而乾亨重宝铜钱则在同一篇文章中被他称为“所存至多”——多得不得了,一点不稀奇。也就是说,按照这位中国早期著名泉币专家的权威说法,乾亨重宝是铜钱多、铅钱少。但这种说法和当代收藏爱好...
· 江西上饶铅山县钱(蒋)士铨墓
钱(蒋)士铨墓位于铅山永平镇陈家寨文家桥西董家坞,座东偏南朝西北,面临湖山、垅田。墓的形制独特:居中是一块直径1.3米的圆形墓约3米的青石平台之上。墓碑嵌于后方石龛之中,1米高青石矮拦环抱其外,前端抱鼓石1对,其下石阶数级。墓体占地面积约十六平方米。石龛、栏杆、望板的建筑工艺精到,龛是歇山顶,额日:“气节文章”,楹联:“庐埠叩苏公八壬偈子一转语,山阴同陆翁九千吟中万首诗”。内嵌的墓碑正文,右:“乾隆五十二年三月初八日立”,中:“皇清敕授承德郎倒晋奉政大夫翰林院编修即用御史显考蒋公心余府君之墓”,左:“奉祀考男知廉知节知让知白知重知简知约卒考”。该墓于1959年即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永平铜矿建矿初期,专门修建了一道跨度约80米长的拱桥,状如彩虹,直通墓旁,方便了后人前往观光、凭吊。钱(蒋)士铨(1725―1785)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
· 江西上饶铅山县钱(蒋)士铨墓
钱(蒋)士铨墓位于铅山永平镇陈家寨文家桥西董家坞,座东偏南朝西北,面临湖山、垅田。墓的形制独特:居中是一块直径1.3米的圆形墓约3米的青石平台之上。墓碑嵌于后方石龛之中,1米高青石矮拦环抱其外,前端抱鼓石1对,其下石阶数级。墓体占地面积约十六平方米。石龛、栏杆、望板的建筑工艺精到,龛是歇山顶,额日:“气节文章”,楹联:“庐埠叩苏公八壬偈子一转语,山阴同陆翁九千吟中万首诗”。内嵌的墓碑正文,右:“乾隆五十二年三月初八日立”,中:“皇清敕授承德郎倒晋奉政大夫翰林院编修即用御史显考蒋公心余府君之墓”,左:“奉祀考男知廉知节知让知白知重知简知约卒考”。该墓于1959年即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永平铜矿建矿初期,专门修建了一道跨度约80米长的拱桥,状如彩虹,直通墓旁,方便了后人前往观光、凭吊。钱(蒋)士铨(1725—1785)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
· 晋江钱仓姚氏都是何时入闽
姚氏本源出自虞舜大帝,子孙承天逡发,瓜衍椒绵,蕃播昌盛,遍布海内外,姚氏入闽,始于初唐、主要是以从戎,仕闽,自然移民等方式入闽,星罗棋布,支分派别,根据〈福建通志〉〈闽书〉〈福州府志〉等记载,自唐至清以来,姚氏入闽为官有二百二十多人,其中大多秩满还乡,少部分随职落藉任所,蕃衍后裔,其分布板块。主要有漳、厦、福州地区,闽东九县、莆仙及闽北之顺昌、浦城、闽西客家姚氏、源于莆田。以下依入闽时间先后,概述源流。入闽第一人是河南固始姚廉洁。唐高宗李治总章二年(公元669)武则天垂帘听政,命河南固始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部领军征闽南、"蛮獠啸乱"失败,其兄陈敏、陈敷组织固始军校58姓驰援,不料在赵闽途中病卒,凤仪二年(677)四月,陈政亦卒,陈政子、陈元光时年仅地十岁,代父统领士卒征讨,经九年苦战,终于平定"蛮乱",武则天垂拱二年(686)陈元光报请朝廷辟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