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老舍痴爱“齐白石”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8
转发:0
评论:0
老舍痴爱“齐白石”,杨良志《老舍胡絜青藏画展》将于2月2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老舍自幼喜爱美术

  杨良志

  《老舍胡絜青藏画展》将于2月2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老舍自幼喜爱美术作品,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又燕子衔泥般集藏各个时期的名家书画。老舍夫人胡絜青是齐白石的弟子,与当世书画家有广泛的交往。老舍、胡絜青伉俪所藏书画,以齐白石作品为最多,另有古代的沈周、董其昌、傅山、何绍基、赵之谦等名家珍品,近代的吴昌硕、黄宾虹、傅抱石、林风眠、董寿平等大师佳作亦得庋藏。此次藏画展分为自作、齐白石、古代、近现代等板块,总计200余件。本文讲述了老舍夫妇与齐白石老人因画结缘的一段佳话。

  第一幅“齐白石”是许地山代购的

  老舍第一次得到齐白石的画作是在1933年。那是老舍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教授的第三年,济南的日子幸福而丰富。老舍当然关注着外界的文化动态和自己的友朋故交,中间也有过回北平旅游或会友的机会。燕都古城里声名正隆的齐白石的画作,勾起他自幼以来对美好艺术的“馋虫”;而天缘巧合的是,来济南之前在伦敦东方学院任教时的好友许地山,此刻正居北平,而且与齐老相交频频。“致信许地山,托他向齐白石买幅画。”老舍的这一想法自然而然。

  许与齐均是利落人,画很快寄到了济南,是一幅4平方尺的条屏《雏鸡图》:右上角一只打开门栅的鸡笼,其内是剩下的一只小雏鸡卧在门口举步欲出,其外是17只小雏鸡活跃在整个画面——正面的,侧面的;已驻足的,正行走的;五六成群的,一二耍单的;互相做交谈状的,一心追群体态的……上下错落,疏密有致,你仿佛从这群毛茸茸的小生灵间听到“叽叽叽叽”的叫声。画幅左侧贯一长题:“舍予先生清属,癸酉春二月作于旧京寄萍堂上,齐璜。”钤“白石翁”白文印。老舍大喜过望,在画轴签条上郑重地写下:“白石翁雏鸡出笼图。一九三三年。老舍。”

  那么许地山是如何向齐白石买的画呢?《雏鸡图》4平方尺,按齐老当时的“卖画例”,一贯是“无论何人不赊欠,不退回。少一文钱不卖”,并且往往又“加上款翻倍”等,照这种计价法,《雏鸡图》可以要价120元。然,许地山付了30元买下。这大概应释为:许地山是齐夫子的挚友,真真是受到相当“关照”的;再有,齐老未必读当世的小说,但是对于“舒舍予”之名是有所闻的,他也给予了“优惠”。

  今天的读者如何感觉当时的30元呢?鲁迅上世纪20年代中期住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现鲁迅博物馆中小院落)时,老母、自己、发妻朱安以及一雇工,四人月用80元;金受申上世纪30年代中期住安定门五道营胡同36号,自己、妻子、儿子,三人月用40元。即是说,一幅画,约等于中上等家庭月支的一半,近似于普通三口之家月开销的全部。有了这种比较,我们对《雏鸡图》画价的感觉就“具体”了吧。

  在老舍得到《雏鸡图》后不几天,他的长女舒济生下来了。以后多少年每提起这幅画,老舍常爱说:“这就是生小济那年求来的。”它是伴着女儿的降生喜获的嘉礼,应该说有双喜临门的意思。1934年夏,在济南居所的石榴树下,老舍抱着不满一岁的舒济和胡絜青合影,照片的背面写有“题全家福:爸笑妈随女扯书,一家三口乐安居;济南山水充名士,篮里猫球盆里鱼。舍予,廿三年夏。”这显然是老舍随手记下的字句,但其间透露着丰足感。

  第二幅“齐白石”享受了三折特价

  老舍第二次得到齐白石的画作是在1940年。更准确地说,这幅画是夫人胡絜青得到的。1937年,老舍南下武汉、重庆投入抗敌的滚滚洪涛中。次年胡絜青带着舒济、舒乙、舒雨二女一子由济南回到沦陷的北平,在师大女附中任国文教员。经朋友中间介绍“搭桥”,胡老师到齐家辅导齐老的儿子考辅仁大学。胡絜青深知丈夫对齐氏作品的挚爱,平素老舍就说过《雏鸡图》是他的宝贝,即使有人拿了宋徽宗的画来换他也不同意一类的话——1938年她离开济南回北平,老舍信嘱:“什么东西都可放弃,这张画万不可失!”现在天可怜见,胡老师竟走进了齐门,那么向白石老人求画是必须的。应胡之请,齐画了一幅二平方尺条屏《群虾图》:画面上高低参差六只大虾,身体是半透明的,双眼炯炯黑如点漆,硕尾摇摇,长须扰扰,几欲游出纸面!纸右边署:“絜青女士清属,庚辰六月,白石老人。”钤“齐大”朱文印。

  这是齐老送的吗?不是。按齐当时的“润例”,1平方尺400元,题上款加400元,这幅《群虾图》开价当为1200元。凭着已经当了孩子老师的面子,胡送上400元换得了这幅画——她是在享受三折的特价。何以当年许地山的30元,变成了此时胡絜青的400元了呢?日本侵华,物价腾飞,通货膨胀……国画虽小端,亦可见一般。

  1943年冬,胡絜青携子女离开北平辗转50余日抵重庆北碚,老舍一家团聚。遥遥万里艰险备尝,所挟行囊简而至简,但胡夫人身侧一直不敢离开的是《雏鸡图》与《群虾图》这两轴画——就如同他们的宝贝儿女一般。老舍欣喜地将两轴画展开,挂在北碚居室的墙壁上。老舍在一篇文章里表达了齐白石是“我最钦佩的画师”,他索性对读者邀请道:“假若你高兴的话,请去北碚,还是看一看我藏的十八只鸡雏和内人的六只虾吧。你一夸奖它们,我便欢喜,庶几乎飘飘然有精神胜利之感矣!”

  老舍与齐白石的交往

  新中国成立之后,老舍由美国回到故乡北京,在丰盛胡同(现改为丰富胡同)买下一所小院。老舍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又是全国政协委员。这样他同文化巨匠齐白石的交往日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1951年,老舍拈出苏曼殊的四句诗:“手摘红樱拜美人”、“红莲礼白莲”、“芭蕉叶卷抱秋花”、“几树寒梅带雪红”,请白石老人画了春夏秋冬的3平方尺四条屏。接着,老舍又录了“苍苔被阶寒雀啄”(王渔阳)、“蛙声十里出山泉”(查初白)、“凄迷灯火更宜秋”(赵秋谷)、“还须种竹高拂云”(施愚山)四名句,“敬恳老人赐绘2平方尺小幅四事”(算一下是8平方尺),夫子这次选第二、三句完成了“夏”与“秋”两幅(每幅4平方尺共计8平方尺并不亏欠)。1951年老舍与齐白石的这两次合作被文坛、画坛传为美谈。

  1951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胡絜青正式拜齐白石为师。做徒弟干什么?定时到老师家学画,伺候和陪伴老人,帮忙干一些杂事等等。胡絜青通达灵秀,深得老人喜爱,于是就可能渐次“领”到夫子题赠的画作。比如:“絜青女弟子属 九十一岁白石”、“絜青女弟子喜予旧作,老来添花 九十二岁白石”、“絜青弟子属 九十四岁白石”。还有些画,是老舍、胡絜青双款的:“絜青夫人、舍予先生同论”、“老舍仁弟、絜青女弟同正”。

  老舍收藏73件“齐白石”

  老舍、胡絜青到底收藏了多少张“齐白石”?这在收藏界一直是个谜,谁也不知道。现在可以揭开谜底了。2015年1月,由舒乙主编、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老舍胡絜青藏画集》中:除已散失的几件外,舒家收藏“齐白石”73件。

  1944年,老舍著文谈“假如我有一箱子‘齐白石’”,曾说:“该怎么办呢?我想啊,我应该在重庆开一次展览会,一来是为给我最佩服的老画师做义务的宣传,以示敬意;二来是给大家饱眼福的机会。”他还假设这些画卖了钱,就赠给文艺界。现在,舒家的73件“齐白石”亮出来了,这也够得上“一箱子”了。舒家四子女显然是继承了他们父亲的美好心愿,一是安排了春节前后在中国美术馆作《老舍胡絜青藏画展》;二是在已然将包括齐白石于1951年那几幅巅峰之作在内的捐予中国现代文学馆之后,继续有所捐赠;三是与嘉德公司再度携手举办拍卖,所得进一步支持中国文学事业。我们期待着这些计划的实现。

  1953年,老舍、叶浅予向齐白石老人贺九十三岁寿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老舍作品影响
老舍文艺影响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家。解放初期,老舍作为知名的作家,积极投身于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罗常培、吕叔湘、吴晓铃等学者会同孙玉奎、刘德智、侯宝林等相声演员一起组成相声改进小组,通过撰写大量作品和理论文章,不仅指导相声摆脱了解放初期由于其旧有形式和内容所造成的生存危机,而且使相声乃至曲艺这门艺术形式完成了在新社会、新形势下的自身定位,奠定了其艺术地位,为之后新相声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并且一直影响到了今天相声的发展。老舍的《茶馆》、《龙须沟》奠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特的风格,创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龙须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建立的奠基之作,剧本为演出建立了一个现实主...
· 老舍茶馆
老舍茶馆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命名的茶馆,始建于1988年。在这古香古色、京味十足的环境里,客人每天都可以欣赏到来自曲艺、戏剧等各界名流的精彩表演,同时可以品用各类名茶、宫廷细点和应季北京风味小吃。自开业以来,老舍茶馆接待了很多中外名人,因此在世界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中在1989年接待过原国家主席杨尚昆,1992年接待了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海部俊树,1993年接待了新加坡总统王鼎昌,1994年相继又接待了美国前总统布什、联合国前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台湾东吴大学校长章孝慈先生,2005年接待了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先生等世界知名人士。老舍茶馆每周三、周五下午2:00─4:30是戏迷活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2:30─5:00有民乐演奏。每晚7:40─9:20为您安排了京剧、曲艺、杂技、魔术等精彩的表演,在这里您可以边喝茶、品着小吃,边观赏着精彩节目。我茶馆所有宫廷细点和风味小吃都采用高档精面...
· 老舍的《茶馆》
《茶馆》,中国话剧名,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剧中故事全部发生在北京城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先生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五十七个主、次人物形象高度浓缩在茶馆中,展现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数个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此剧亦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中国话剧一座里程碑,享誉海外,后多次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电视连续剧。剧情《茶馆》剧本(中英文对照)话剧《茶馆》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三幕话剧剧本,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焦菊隐、夏淳导演,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诚、黄宗洛等人主演,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
· 老舍作品风格
老舍作品风格创作题材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
· 老舍先生与茶
谈到饮茶,可以说是老舍先生一生的嗜好。他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在《多鼠斋杂谈》中写道:“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老舍生前有个习惯,就是边饮茶边写作。据老舍夫人胡纟圣青回忆,老舍无论是在重庆北碚或北京,他写作时饮茶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过。创作与饮茶成为老舍先生密不可分的一种生活方式。茶与文人确有难解之缘,茶似乎又专为文人所生。茶助文人的诗兴笔思,有启迪文思的特殊功效。饮茶作为一门艺术、一种美,自古以来就为文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茶在老舍的文学创作活动中起到了绝妙的作用。老舍先生出国或外出体验生活时,总是随身携带茶叶。据《茶馆》一剧王利发的扮演者著名艺术家于是之回忆:《茶馆》在国外演出时,使他较多地想起了茶,原来喝不着热茶,他便觉得什么液体都解不得渴。这时使他想到老舍先生生前告诉过他们的话:“出国时带上暖水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