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楚王墓地群出土"和氏璧"将展出 与"完璧归赵"有关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71
转发:0
评论:0
楚王墓地群出土"和氏璧"将展出与"完璧归赵"有关,元旦假期广州多家文化展馆照常开放金牌看点提前一览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黄丹彤

元旦假期广州多家文化展馆照常开放 金牌看点提前一览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黄丹彤

  300多年前数千艘来到广州的大船究竟带走什么?风靡欧洲的中国瓷“满大人”哪里有得见?不知所终的千年“和氏璧”真容啥模样……

  2015年元旦假期广州多家文化展馆照常开放。广彩风流世界300年的广彩大聚会,“瓷路相逢”中流淌中国风的“满大人”,“和氏璧家族”真容首次来到广州……这个元旦广州文博活动真精彩。

  “重彩华章”:广彩风流世界300年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推荐指数 ★★★★

  1739年抵达广州的瑞典“哥德堡”号,1752年抵达广州的普鲁士“普鲁士国王”号,还有1784年来到广州的美国“中国皇后”号,他们的返程之旅究竟带走了什么?正在广东省博物馆热展的“重彩华章——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200件回流瓷器再现一段清代300年来广彩瓷器的精彩记忆。

  广彩瓷器是清代专门为外销而生产的釉上彩绘瓷器品种。广彩取自景德镇素瓷坯,再根据外商需求,在素瓷坯上加以彩绘,经过700℃至750℃烘烤而成,留下一段中西文化互动和交流的记忆。深受海外喜爱的传统中国画法,欧洲洛可可风尚,美利坚民族奔放性情,300年后再回首这批回流陶瓷,广彩发展历程的脉络依然清晰。

  广彩从欧洲风行到北美洲,绕不开“中国皇后”号那位叫做山茂召的美国人,他四度抵穗最后客死他乡,留下珍贵的《山茂召日记》。第一批运回纽约港的中国货物受到纽约居民喜爱,乔治·华盛顿也从山茂召那里购买了一批中国瓷器。至今美国的博物馆还珍藏着绘有“中国皇后”号的中国瓷盘。

  “瓷路相逢”:流淌中国风的“满大人”

  地点:广州博物馆 推荐指数 ★★★★

  广州博物馆推出的《瓷路相逢——清代外销瓷上的中国情调与西方艺术》展,逾百件陶瓷现许多清装人物纹饰,西方人习惯称其为“满大人”图案。“满大人”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初葡萄牙与中国开始通商之时,葡萄牙人最先用这个词汇称呼中国的官员,之后到东方贸易的西方人就沿用这个名词指代清朝各级地方官员。

  “满大人”图案描绘了一幅幅中国人日常生活情景,一幅幅官绅雅士、仕女稚童、亭台楼阁、山峦溪水、田园野趣等,让西方社会了解遥远东方的世象百态。

  “荆山有玉”:

  家门口一睹

  “和氏璧家族”真容

  地点:南越王博物馆

  推荐指数 ★★★

  “价值连城”和“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家喻户晓,可是传说中举世无双的和氏璧究竟啥模样却鲜为人知。在南越王博物馆展出的《荆山有玉——熊家冢墓地出土玉器展》,近200件(套)来自楚国故都荆州熊家冢楚王墓地群出土的玉器,再加一段神奇的历史故事,让参观者能一睹和氏璧家族真容。

责编:
打印 收藏 纠错
参与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点此查看新闻表情排行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和氏璧的故事和氏璧完璧归赵的故事
楚国的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拿去献给楚国国君厉王。厉王叫玉匠鉴别。玉匠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厉王认为卞和是个骗子,把卞和的左脚砍掉了。楚厉王死了以后,武王当了楚国的国君。卞和又捧着那块璞玉献给武王。武王又叫玉匠鉴定。玉匠又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武王也认为卞和是个骗子,又把卞和的右脚砍掉了。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承了王位。卞和于是抱着璞玉在楚山脚下痛哭了几天几夜,眼泪哭干了,连血也哭出来了。文王听到这事,便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被砍掉双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卞和回答说:“我并不是伤心自己的脚被砍掉了,我所悲痛的是宝玉竟被说成石头,忠诚的好人被当成骗子,这才是我最伤心的原因啊。”文王便叫玉匠认真加工琢磨这块璞玉,果然发现这是一块稀世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完璧归赵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余年,楚威王为...
· “完璧归赵”中的那块和氏璧现在去哪了?
和氏璧,一块在课本上记载的国宝,相传楚国有个国人叫卞和,他在荆山发现了一块为加工的玉石,玉石满怀欣喜地想要进献给楚国厉王,然而厉王让人鉴定时得出结论是玉石并非宝石,厉王以欺君之罪将卞和左脚砍掉。然而痛苦的卞和并不死心,依然满怀信心地将玉石进献给武王,然而其结果是右脚被砍掉。但是他仍不死心,抱着玉石在楚文王府外哭了三天三夜,最终楚文王感其真诚,玉石让专家鉴定其手中的玉石,最终得出这块是宝石的结论。从此和氏璧文明于天下,同时也有了今天语文课本上关于和氏璧的文章。不过,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如此闻名的和氏璧如今藏在哪个博物馆内呢,有没有见过和氏璧呢?然而,截至目前为之,事实上并没有人见过和氏璧,就算是见过也是一些赝品,真品就连业内的专家都无缘相见。那么,和氏璧流落到哪里了呢?要想考究这个问题非常困难,一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常年处于战乱时期,按照记载,随着楚国的灭亡和氏璧的消息也逐渐消失了。另一方面经历...
· 完璧归赵:蔺相如是怎样将和氏璧归还赵国的
蔺相如是赵国的一个英雄,他作为一名大臣,为了能够保住和氏璧,从容游走在生死之间,其气魄和胆识都是为人所钦佩的。蔺相如在千百年来都是能臣的优秀代表之一,他能够在三年内,从一个门客晋升为上卿,足以证明其能力和过人的本领。蔺相如是个有勇有谋的勇士,他出身贫寒,在一个极其重视出身的社会里,蔺相如是不可能有机会崭露头角的,偏偏这时代的号角一吹响,蔺相如就像响应号召般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蔺相如能够出现在赵惠文王的面前,还要多亏缪贤的举荐。这一切都要从那块“和氏璧”说起,秦国听说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也是就给赵国来信,说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这块玉,赵国君臣上下商议,给了秦国未必会割让城池,不给又怕秦军攻打。给不给都是很麻烦的事情,这个时候,缪贤大胆进言,建议赵惠文王让他的门客蔺相如试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赵惠文王在朝堂之上接见了蔺相如。赵王见到蔺相如就问他,怎么处理和氏璧这件事。蔺相如便给赵王分析,...
· 楚王墓出土楚大鼎
楚大鼎又叫铸客大鼎,1933年寿县楚王墓出土。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约400公斤,圆口平唇、圆底、修耳、蹄足、耳饰斜方格云纹,腹饰蟠虺纹,犀首纹膝,今藏安徽省博物馆。当时该墓葬是被老百姓盗挖时发现的,起先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后来越来越多的青铜器出土,才引起国民政府的关注,但此时很多文物已经流失到上海、天津一带。为了追回这些文物,国民政府下令收缴这批文物,一同收缴回来的除了楚大鼎还有其他数百件青铜器。这些文物一并被送到时在安庆的安徽省博物馆收藏。出土1937年春天,眼看抗日战争即将爆发,为了不让这些文物受损,国家下令将这些文物全部运往后方―――四川重庆一带。李老说,当时一同运往后方的还有故宫的一批文物。根据路线,故宫的文物走陆路,这批文物走水路。但当这批文物运到江西和安徽交界处时,被这里为阻止日寇船只行进而设置的封锁线―――马当封锁线挡住去路。没办法,为了顺利到达目的地,工人们...
· 项氏武将多与家世有关
项氏出自周朝姬姓,季毂为周文王之子,非正室所生,担任周朝警卫部队--精锐之师虎贲的领导,在击溃商朝的关键战争--牧野之战立下赫赫战功,得以封国,项字本身是个武士符号,是守卫周朝重要的同姓国,项子国扼守周朝重要的咽喉位置。国亡后,项子国国君子孙为纪念故国,改为项氏。项家武将多,与遗传和家世有关,才出了西楚霸王这样千古无二的人物。后世将军人数众多。部分项氏武将:季毂,武王时虎贲中郎职项子国国王项氏世世为楚将项燕:楚国统帅大将军项梁项羽项羽,其指挥战略和神勇千古无二,破釜沉舟,彭城之战等堪成经典,光耀史册。唯一失败的垓下之战以10万困乏之士对刘邦,韩信,彭越70万人,战争之初不落下风,斩杀对方人数十万之多,后四面楚歌孤立无援,无心恋战,项羽却依然能在几十万大军包围中杀出重围,一路斩杀敌方多员大将。项钦,晋大司马空车骑将军项皓,晋武帝太元六年拜镇东大将军(三国时镇东将军中以资深者为镇东大将军。)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