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吉村年歌:穿越六百年的礼乐乡音

2017-05-3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7
转发:0
评论:0
吉村年歌:穿越六百年的礼乐乡音,“锣鼓打来响阵阵,我来问你歌师爷,正月排来什么节,节上生的什么花……”2月2

  “锣鼓打来响阵阵,我来问你歌师爷,正月排来什么节,节上生的什么花……”2月24日,大年初六,大余县吉村镇佑源村张氏祠堂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该村一年一度的年歌表演活动正在这里举行,精彩的“斗唱”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年歌,是人们在春节时演唱的一种民歌。吉村年歌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由道教的道歌演变而成,有正教音乐谱系,唱腔优美、情感质朴、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每逢春节,在大余县吉村镇的各个村庄,人们都要隆重地举行年歌表演。2013年,吉村年歌被列入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让吉村年歌得到较好传承,大余县加大了对吉村年歌的保护力度,使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重新焕发生机。

  以歌载道,劝农兴学

  “锣鼓敲来闹洋洋,我来回你歌师郎,刘永秀才造歌本,刘沙姐妹建歌堂……”佑源村村民魏先发是吉村年歌的第十九代传人,说起年歌的由来,老魏采用年歌特有的对唱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年歌的历史渊源。

  相传,吉村年歌是由吉村镇上村人刘永所创。刘永(字克修)是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进士,他为官清廉,是明代八大清官之一。在荆州任职期间,刘永因丧母回乡守孝6年。守孝期间,每逢母亲祭日,他都会请来道士为母亲祭祀。刘永有“劝农兴学”的秉性,受道教文化和家乡庙会文化的启发,为解决当地贫困孩子不能上学的问题,刘永组织编写了年歌,后经第二代传人刘沙姐妹不断修缮,并形成了完整的音乐谱系。

  年歌传承的不仅仅是音乐,更为重要的是对民间文化的继承。其内容汲取了《三字经》、《论语》、《增广贤文》等儒家经典文化。“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吉村镇上村村民张运良如今已是70高龄老人,但唱起年歌来却不含糊,“小时候,我们就跟着父亲唱,长大后我们逐渐明白歌词的意义,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由于年歌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一直流传至今,如今在吉村镇大部分老年人都能唱年歌。

  受年歌文化影响,如今在大余县吉村镇崇文重教已蔚然成风。吉村镇上村宋屋小组,是远近闻名的“秀才村”,村支书王石林告诉笔者,近五六年来全村出了十几名大学生。

  礼乐相融,薪火相传

  “食了年饭扫净台,请出歌郎师傅来,你一支来我一支,唱到天光高兴回。牛牯上岭也是马,白鹤下田也是鹅。指望年年收成好,一年割出两季禾。”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人们把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的期望寄托于神明,他们通过年歌祈福希望得到神灵的庇护,由于演唱的歌曲是给神明听的,演唱者便不敢也不能对其随意更改,吉村年歌传承的稳定性正基于此。

  据魏先发介绍,吉村年歌的演唱顺序分为“拜神歌”“请神歌”“路歌”“堂歌”和“送神歌”五个部分,各部分曲调基本相同,铜锣、钹、班鼓是主要伴奏乐器。年歌的表演形式主要以独唱和对唱为主,对唱俗称“斗歌”,一问一答,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场面活泼热烈。

  唱年歌之前,先要出彩龙队到庙里拜神。拜神要烧纸钱,再唱拜神歌、请神歌,然后出庙到指定的自然村(屋场)去唱演。行路期间要唱路歌,见什么唱什么,形式灵活。到屋场后,先拜神台,再吃晚饭。晚饭吃“长龙宴”,美酒菜肴是由各家各户凑合成的,宴会上人们相互拜年,互相祝福,觥筹交错,热闹喜庆。饭后开始唱堂歌,一直持续到凌晨三四点钟。唱完堂歌要在大门口封神,唱送神歌,一夜年歌就此结束。如此日复一日,一直唱到正月十六,一年的年歌表演才算结束。

  “唱年歌也有很多禁忌,如不准唱情歌,不准侮辱人,只能在过年期间唱。” 在魏先发看来,年歌是大雅之歌,从形式、内容、到唱腔和民间山歌有都有很大区别,“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这一点在年歌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年歌体现了客家的文化特点。正是因为这一点,它才能穿越时光,流传至今。

  传承创新,古韵生香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年歌渐渐被现代音乐替代,如今,会唱年歌的人越来越少,吉村年歌这一流传600多年的民间音乐,正逐渐从人们的耳畔消失。

  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余县财政局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吉村年歌的挖掘整理,文化馆组织专家对吉村年歌进行专题调研,以录音、录像、制作光盘的形式,对相关文物资料进行妥善管理,并遴选了一批热爱年歌的青年与老艺人结对学习,从而破解了年歌传承后继无人的局面。

  2013年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杂志“民歌中华行”采风组走进吉村镇,对吉村年歌进行了专题报道,“这是‘吉村年歌’首次以广播电视节目的形式向大众展示,这对其保护和传承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大余县文化馆馆长刘晓燕说。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在保护中加以利用,是大余县创造性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又一举措。近年来,大余县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古、红、绿”等旅游业态,对吉村年歌、旁牌舞等一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包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当地旅游资源相融合,进行适度旅游开发,形成文化资源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的良性循环。

  刘宗云 吴 波 肖乐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吉村年歌:穿越六百年的礼乐乡音
“锣鼓打来响阵阵,我来问你歌师爷,正月排来什么节,节上生的什么花……”2月24日,大年初六,大余县吉村镇佑源村张氏祠堂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该村一年一度的年歌表演活动正在这里举行,精彩的“斗唱”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年歌,是人们在春节时演唱的一种民歌。吉村年歌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由道教的道歌演变而成,有正教音乐谱系,唱腔优美、情感质朴、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每逢春节,在大余县吉村镇的各个村庄,人们都要隆重地举行年歌表演。2013年,吉村年歌被列入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让吉村年歌得到较好传承,大余县加大了对吉村年歌的保护力度,使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重新焕发生机。以歌载道,劝农兴学“锣鼓敲来闹洋洋,我来回你歌师郎,刘永秀才造歌本,刘沙姐妹建歌堂……”佑源村村民魏先发是吉村年歌的第十九代传人,说起年歌的由来,老魏采用年歌特有的对唱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年歌的历史渊源。相传...
· 六里桥:百年古槐
作者:赵新义六里桥是地铁9号线的一站。据说早年此地沟渠河道较多,有座石板桥距离广安门城楼(明代称广宁门,又名彰义门)大约有六里地,故取名六里桥。后因石板桥年久失修被废弃,只有“六里桥”这一地名流传至今。据考证,当年这里是荒郊野外没有古建遗迹,只有茂盛的野生树木和草蒿。斗转星移,昔日荒芜的六里桥,如今变成了车水马龙的西三环交通枢纽。两株百年槐树,见证了这一地区的时代变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修建西三环六里桥立交桥时,工程设计人员为了保护这两株古槐,让立交桥拐了个弯,至今,这两株古槐依然生长在西南角辅路上。三十年前(1987年3月),北京市第八届人代会第六次会议确定国槐(侧柏)为北京市树。槐树之所以成为北京市树,一是易活,二是与北京城是移民城市有关。明成祖迁都,移民于山陕,洪洞县是中转站,故有“问我故乡在何方,山西洪洞大槐树”之说。不仅紫禁城、国子监、北海公园里栽有许多槐树,就连北京的大街、胡同...
· 百年古村落·西庄村
地理位置:凤川街道元代,华姓由河南辗转迁居来此,建村于临溪西,故名。南宋理宗嘉熙丁酉年(1237)西庄华氏高祖景伯公由安徽遨游于浙,吊子陵之高风,羡桐君之逸趣,循孝仁之临溪,靓青岚翠谷,碧水澄源,遂置其产,拘其室,卜筑于凤凰山麓溪西而居,遂成西庄村。
· 三百年里出六相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宰相魏征,“窃符救赵”的信陵君魏无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千百年来,魏姓族人的治国理念和思想实践绵延不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以邑以国得姓以邑得姓的魏氏,可追溯到魏姓的血缘祖先、周人的始祖:弃。弃的后代周文王灭商建周后,大封同姓宗族和异姓功臣,周文王姬昌的庶子公子高,受封于毕邑(今陕西咸阳东北),为公爵,史称毕公高。后来毕国灭亡,毕公高的裔孙有个叫毕万的人,投奔晋国,并得到晋献公重用。他跟随晋献公南征北战,之后晋献公论功行赏,把原是姬姓国的魏建立魏国。周朝时,又移封魏国于今山西芮城县的东北魏城,赐给毕万作为封邑。于是,毕万的子孙就以封邑为氏,称为魏氏,形成魏姓中最早的一支。以国得姓的魏氏,是在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5年),晋国内乱,晋公子重耳被迫逃亡,而毕万的孙子魏犨则不弃不离,一直随同重耳流亡19年。后来,重耳得秦穆公之助,被迎立为晋国国君晋文公。晋...
· 三百年里出六相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宰相魏征,“窃符救赵”的信陵君魏无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千百年来,魏姓族人的治国理念和思想实践绵延不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以邑以国得姓以邑得姓的魏氏,可追溯到魏姓的血缘祖先、周人的始祖:弃。弃的后代周文王灭商建周后,大封同姓宗族和异姓功臣,周文王姬昌的庶子公子高,受封于毕邑(今陕西咸阳东北),为公爵,史称毕公高。后来毕国灭亡,毕公高的裔孙有个叫毕万的人,投奔晋国,并得到晋献公重用。他跟随晋献公南征北战,之后晋献公论功行赏,把原是姬姓国的魏建立魏国。周朝时,又移封魏国于今山西芮城县的东北魏城,赐给毕万作为封邑。于是,毕万的子孙就以封邑为氏,称为魏氏,形成魏姓中最早的一支。以国得姓的魏氏,是在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5年),晋国内乱,晋公子重耳被迫逃亡,而毕万的孙子魏犨则不弃不离,一直随同重耳流亡19年。后来,重耳得秦穆公之助,被迎立为晋国国君晋文公。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