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宋代落榜生的幸福出路

2017-05-3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9
转发:0
评论:0
宋代落榜生的幸福出路,传柳永父柳宜、叔柳宣、兄柳三复柳三接、子柳涚、侄柳淇均为进士。柳永却于景祐元

   传柳永父柳宜、叔柳宣、兄柳三复柳三接、子柳涚、侄柳淇均为进士。柳永却于景祐元年(1034年)年近半百才赐进士出身。图为戴敦邦的《柳永·雨霖铃》图

   □刘永加

   宋代重文,政府求贤若渴,打破唐科举录取之例,将皇恩覆盖到落榜生阶层,推出了“特奏名”制度。科举考生,落榜并不可怕,只要年复一年地坚持考,考上十年八年,极有可能被取为“特奏名”,赐予功名,终生享受俸禄。

   1、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减少落榜生

   在唐代,每年各科考试录取者不超过50人,甚至常常是一二十人,实在是少得可怜。而急需人才的宋初,政府把录取的名额扩大了十倍甚至二十倍,通过科举考试而授予官职者甚众。

   太宗在位21年,由科举授官者近万人,年均500人左右。仁宗在位41年,三年一举,共13举,以进士科入仕者4570人,平均每举取351名左右。徽宗在位时,平均每举取680余名。而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至端平二年(1235年),35年间共取士5917人。

   仅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就录取进士190人、诸科207人,在10-15举未考上者取“特奏名”184人,计581人。学子们只要勤奋好学,总会有出头之日。

   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已录进士28人、诸科100人,人数少了些,引来了。太宗干脆让未录取者进行复试,再录了700余人,为正榜生的五倍多。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恐怕是录取最多的一次:进士409人、诸科430人、“特奏名”900余人,计1800余人。《宋史·选举志》评曰:“较艺之祥,推恩之广,近代所余未有也。”

   录取多了,不好安置。于是,仁宗规定:“礼部奏名,以四百名为限。”但这个规定后来被逐次突破,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录850人。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录987人。这对读书人来说,招得越多,落榜的概率就越低,吃皇粮的概率也就越高。

   2、太祖同情屡屡落榜者,推出“特奏名”

   自隋唐始,科举已成了读书人的唯一出路。读书人年复一年地参加科举,总还有许多人难以被录取。宋朝对这些屡屡落榜者给予了特别关照。开宝三年(970年),太祖特诏赐贡士(解送礼部应试的举人)、诸科连续15次以上未录取的106人,授予本科出身。

   宋人王栐在《燕翼诒谋录》中说,太祖特别同情这些人,说他们“困顿风尘,潦倒场屋,学固不讲,业亦难专,非有特恩,终成遐弃”。认为如果国家不用他们,他们就被废弃了,这多可惜!

   兴国二年(977年),太宗下诏取184名“特奏名”后,恩科从此开始。此后,凡省试多次落第者另立册上报皇帝,恩准他们参加殿试,评出等第,赐予进士出身或相应官衔。这些人称为“特奏名”。

   后来,“特奏名”的条件渐宽,至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下诏:“进士三经殿试,诸科五经殿试,或进士五举年五十,诸科六举年六十,虽不合格,特奏名。”朱彧《萍州可谈》卷一载,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一位七十余岁的老儒在特奏名殿试策问试卷写道:“臣老矣,不能为文也,伏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便被“特给初品官,食俸终身”。

   喊几声“万岁”,就能做官吃俸禄,以致“特奏名”考生比正式考生还多。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殿试正式考生为140人,“特奏名”却多达900余人。《宋史·选举志》载,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御试得正名奏四百人,特奏名五百三十一人”。这种特恩,无疑拓宽了读书人的仕进道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代落榜生的幸福出路
传柳永父柳宜、叔柳宣、兄柳三复柳三接、子柳涚、侄柳淇均为进士。柳永却于景祐元年(1034年)年近半百才赐进士出身。图为戴敦邦的《柳永·雨霖铃》图□刘永加宋代重文,政府求贤若渴,打破唐科举录取之例,将皇恩覆盖到落榜生阶层,推出了“特奏名”制度。科举考生,落榜并不可怕,只要年复一年地坚持考,考上十年八年,极有可能被取为“特奏名”,赐予功名,终生享受俸禄。1、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减少落榜生在唐代,每年各科考试录取者不超过50人,甚至常常是一二十人,实在是少得可怜。而急需人才的宋初,政府把录取的名额扩大了十倍甚至二十倍,通过科举考试而授予官职者甚众。太宗在位21年,由科举授官者近万人,年均500人左右。仁宗在位41年,三年一举,共13举,以进士科入仕者4570人,平均每举取351名左右。徽宗在位时,平均每举取680余名。而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至端平二年(1235年),35年间...
· 清朝高考落榜生有哪些出路?
科举考试,应试者如过江之鲫,然而中榜者寥寥。以光绪九年应会试考生16000多人来看,只“赐陈冕等三百八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其录取率约为1.9%,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98%的科举考生都成落榜生。那么,清代如此众多的落榜生除了继续攻读再考外,还有哪些出路呢?第一种是“半工半读”,这是清代科举落第者所通行的方式。一边工作养家糊口,一边继续攻读,以待下届再考。譬如清朝官至左副都御史的吴大,早年经历乡试、会试两级考试落第之后,都有一段边教书边准备考试的时光。34岁那年才中榜,继而成为大臣、著名金石考古家。第二种是走捐纳之途。道光九年(1829年),34岁的魏源在连续参加会试落第之后,按例捐资得了个“内阁中书舍人候补”的职务。而后,他因职位之便得以系统阅读了内阁所藏的清朝开国以来的大量史事档案,开笔写《圣武记》,这是探索清朝盛衰的第一部史书。后来,怀抱忧国情怀的魏源还写成了《海国图志》五...
· 宋代“公务员”的幸福生活
话说北宋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官僚机构大肆扩招,不光隋唐以来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全部保留了下来,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又增设了一些新的权力机构,从此宋代官吏的快乐生活就开始了。宋王朝为了防止宰相专权,在宰相之下设立了参政知事,并以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权;在中书、枢密两院之外又有台谏,进行更详细的分工。在地方官中,除州、郡长官以外,也设了通判一职,其他还有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州刺使等所谓的“官”,这些官并不负实际责任,只表明他们的行政级别。所以,宋的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如果没有“差遣”,您就一闲职,没事也就巡视巡视、调研调研。正如南宋史尧弼所描绘的那样:“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啥意思?就是没啥事偏要设个官职,什么事不干,拿的奖金还挺高,要不怎么说宋代的官吏很幸福呢!宋代的官员中还有一种叫“职”的官称。其实“职”仅表示某个人的学...
· 清朝科举落榜生的出路:可半工半读可靠相貌入仕
科举考试,应试者如过江之鲫,然而中榜者寥寥。以光绪九年应会试考生1.6万多人来看,只“赐陈冕等三百八十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其录取率约为1.9%,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98%的科举考生都成落榜生。那么,清代如此众多的落榜生除了继续攻读再考外,还有哪些出路呢?第一种是“半工半读”,这是清代科举落第者所通行的方式。一边工作养家糊口,一边继续攻读,以待下届再考。譬如清朝官至左副都御史的吴大澂,早年经历乡试、会试两级考试落第之后,都有一段边教书边准备考试的时光。他34岁那年才中榜,继而成为大臣、著名金石考古家。第二种是走捐纳之途。道光九年(1829年),34岁的魏源在连续参加会试落第之后,按例捐资得了个“内阁中书舍人候补”的职务。而后,他因职位之便得以系统阅读了内阁所藏的清朝开国以来的大量史事档案,开笔写《圣武记》,这是探索清朝盛衰的第一部史书。后来,怀抱忧国情怀的魏源还写成了《海国图志》...
· 宋代“剩男”的幸福生活:富绅争相“榜下捉婿”
剩男剩女未必就是现代社会景观,一千年前的宋代,就不乏“单身贵族”。如今的剩男剩女,多源于生活压力或无婚主义的影响。并无晚婚观念的宋代,绝无“同居”之说,一般十七八岁就成家生子,为何成堆的剩男剩女呢?根源主要在科举制度。宋朝科举制度完善,为朝廷选官拔吏的主要途径,赶考走仕途是许多学子的终极目标,以致“不及第不成家”成了一些人的誓词。宋真宗赵恒诗云:“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帝王的号召力是显而易见的,为一朝登第,何患无妻?别急,别急,千万别急。一个家族兴盛的标志,就是有几人登科、有几个女子嫁给士子。“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日成名天下知”,金榜题名者常常成为豪富择婿争夺的目标。但金榜题名者名额不足,经不起天下人争抢。不经卧薪尝胆寒窗苦读,别指望找到“颜如玉”、“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