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耳杯最早广泛用于战国时代 似由青铜礼器演变(图)

2017-05-3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7
转发:0
评论:0
耳杯最早广泛用于战国时代似由青铜礼器演变(图),六朝博物馆中的青铜耳杯。扬子晚报记者刘浏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剧中人物使用耳杯

耳杯最早广泛用于战国时代 似由青铜礼器演变(图)

六朝博物馆中的青铜耳杯。 扬子晚报记者 刘浏 摄

耳杯最早广泛用于战国时代 似由青铜礼器演变(图)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剧中人物使用耳杯。 资料图片

  上一期专栏,为您介绍了六朝时期从欧洲传入中国的玻璃杯,今天说说起源于本土的“耳杯”。这种“杯子”,造型上保留了盘子的浅肚,左右各有一耳型把手,用于饮酒或饮茶。

  耳杯最早广泛使用于战国时代

  目前六朝博物馆展出了多种耳杯,比如图中这件青铜质地的。它由杯子本体以及配套的托盘组成。耳杯的造型与今天我们普遍使用的,由欧式玻璃杯演化而来的杯子完全不同。耳杯更像是从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演变而来,从圆盘的形状渐渐成为椭圆形,但杯子没怎么加深。

  史料记载,耳杯最早广泛使用于战国时代。当时,还有另一种酒杯——“爵”,但它由青铜冶炼、纹饰繁琐,造价昂贵,拿在手上比较沉重,所以一般作为一种礼器,在祭祀、典礼与外交活动上使用。而耳杯造型简练,灵活小巧,造价相对便宜,成为广受欢迎的日用品。

  “曲水流觞”就用这种杯子

  耳杯作为一种造型被固定下来,但其材质可以有多种,包括常见的漆木器、青铜器,高端的要算上玉质耳杯。使用耳杯,就是一手或两只手拿着耳杯的耳朵,把嘴凑在杯沿,或小口抿,或一饮而尽。在还原历史细节颇为考究的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就经常出现剧中人物手持耳杯宴饮的镜头。

  古时候,农历三月上巳节,人们举行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耳杯,耳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最有名的一次“曲水流觞”就发生在六朝时期。公元353年上巳节那天,会稽内史王羲之偕谢安、孙绰等42位全国军政高官,在自己刚刚竣工的私家园林——兰亭举行酒会。大家在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耳杯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做不出诗就罚酒三杯。王羲之将大家的诗编成诗集,亲自写序,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

  士大夫喝酒为了麻痹自己

  王羲之组织喝酒喝出了“天下第一行书”,但六朝时期,大部分手持耳杯,纵饮无度的人,喝酒则另有苦衷。自汉末三国以来,政治斗争、派系倾轧,日益白热化。很多具有高尚人格与富有才华的人物,都假借饮酒,故意放纵自己,以逃脱的加害。比如“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就曾连续醉酒两个月,躲避司马昭提出的联姻。

  东晋初年的尚书左仆射周顗极好饮酒,曾导致酒友醉死,因为酒醒的时间不多,被称为“三日仆射”。后来爆发“王敦之乱”,周顗公正地向皇帝担保王氏家族的忠诚,但拒绝向王敦投降,导致被杀。因此,六朝名士的“醉生梦死”只是表象,他们心中的大义并未放弃。纵观整个六朝,政权更迭频繁,政治清算时常发生,士大夫阶层希望用这耳杯中的酒,来麻痹内心的痛苦与恐惧。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耳杯最早广泛用于战国时代似由青铜礼器演变(图)
六朝博物馆中的青铜耳杯。扬子晚报记者刘浏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剧中人物使用耳杯。资料图片上一期专栏,为您介绍了六朝时期从欧洲传入中国的玻璃杯,今天说说起源于本土的“耳杯”。这种“杯子”,造型上保留了盘子的浅肚,左右各有一耳型把手,用于饮酒或饮茶。耳杯最早广泛使用于战国时代目前六朝博物馆展出了多种耳杯,比如图中这件青铜质地的。它由杯子本体以及配套的托盘组成。耳杯的造型与今天我们普遍使用的,由欧式玻璃杯演化而来的杯子完全不同。耳杯更像是从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演变而来,从圆盘的形状渐渐成为椭圆形,但杯子没怎么加深。史料记载,耳杯最早广泛使用于战国时代。当时,还有另一种酒杯——“爵”,但它由青铜冶炼、纹饰繁琐,造价昂贵,拿在手上比较沉重,所以一般作为一种礼器,在祭祀、典礼与外交活动上使用。而耳杯造型简练,灵活小巧,造价相对便宜,成为广受欢迎的日用品。“曲水流觞”就用这种杯子耳杯作为一种造型被固定下...
· 曹姓由“漕”演变而来
颛顼帝之后陆终有6个儿子,第5子名安。安从小聪明好学,深得陆终喜爱,长大后智勇双全又深得族人爱戴。大禹受命治水,安请求禹让自己参加到治水当中,在商讨治水对策的过程中,安指出开漕挖河,引水入海,从这时起,安被认为是开漕运的先祖。禹带领众人经历13年,终于开挖贯通了一条大河,连通了许多支流水系,使泛滥成灾的河水流向大海,沿途百姓既可引水灌溉,又可以把河流作漕运通道,泛滥成灾的洪水开始造福于民。禹继位后,封赏有功的人。安曾提议开漕挖河,立下大功,禹决定对他重赏,赐安姓漕,但安认为开漕引水是大家的功劳,不能独占“漕”字。何况水灾已经平息,所以肯请禹把“漕”字的“水”旁去掉,赐他“曹”。禹同意了,并封安到亳地建立曹国,准他以国为姓,世代继承。从此曹姓世代相传。
· 宝鸡西周墓葬新进展:大型青铜礼器现图案铭文
图为宝鸡市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的青铜器[注: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新华社发从昨天到今天,陕西省宝鸡市西周早期贵族武士墓葬发掘进入大型器物整体提取阶段,它们保存完好、图案精美、纹路清晰可见。三件大型青铜礼器提取时,意外发现刻着精美的图案和铭文,让现场考古专家惊喜连连。青铜罍上发现亚形方框图案和铭文“父”“乙”两字今天上午,考古人员在提取北侧壁龛上的一件青铜罍时,透过器物上的豁口,发现器物内部的侧面有一个亚形方框图案,图案旁刻有铭文。现场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王占奎研究员告诉记者,图案底色鲜艳,考古学上叫“孔雀蓝”,图案上左边是“亚”,右边是“羌”字,上面是脖子被一根绳子拴着的羊头,下面有个脚,而其左侧是表示出行、出走的字符。他说,图案旁的两个文字是“父”和“乙”。王占奎...
· 月饼由胡饼演变而来?
中秋佳节就要到了,往年对“五仁月饼”的吐槽,也许今年还会再热一阵呢。月饼之于中秋的意义,不亚于粽子之于端午。那么在我国,月饼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传承呢?唐朝中秋节还不是官方节日虽然我国中秋祭月的传统始于周朝,但在唐宋以前,从朝野至民间,只有祭月或赏月的习俗,并没有以特定节日的形式把中秋节固定下来。此前盛传两种说法,一说中秋节始于唐代,另一种说始于宋代,两种说法中最常见的根据是《太宗纪》里记载的:“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承露盘。”可是新、旧唐书和宋史里的《太宗本纪》,都没有这句话,若中秋节是一项官方节日,唐书和宋史怎么会都不提及呢?不过《唐会要》和《册府元龟》中记载的千秋节,倒是与中秋时令相近。幵元十七年,宰相张说呈上《请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以祝贺唐玄宗四十五岁生日。这个辞藻华丽的马屁,深得皇帝的心意。此后,玄宗生日便成为了举国欢庆的千秋节,而这里恰好提到了“月惟仲秋”这四个字。天...
· 月饼由胡饼演变而来?
中秋佳节就要到了,往年对“五仁月饼”的吐槽,也许今年还会再热一阵呢。月饼之于中秋的意义,不亚于粽子之于端午。那么在我国,月饼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传承呢?唐朝中秋节还不是官方节日虽然我国中秋祭月的传统始于周朝,但在唐宋以前,从朝野至民间,只有祭月或赏月的习俗,并没有以特定节日的形式把中秋节固定下来。此前盛传两种说法,一说中秋节始于唐代,另一种说始于宋代,两种说法中最常见的根据是《太宗纪》里记载的:“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承露盘。”可是新、旧唐书和宋史里的《太宗本纪》,都没有这句话,若中秋节是一项官方节日,唐书和宋史怎么会都不提及呢?不过《唐会要》和《册府元龟》中记载的千秋节,倒是与中秋时令相近。幵元十七年,宰相张说呈上《请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以祝贺唐玄宗四十五岁生日。这个辞藻华丽的马屁,深得皇帝的心意。此后,玄宗生日便成为了举国欢庆的千秋节,而这里恰好提到了“月惟仲秋”这四个字。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