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城之战:南斯拉夫内战“惨烈开端”
在1991年的武克瓦尔战役中被克罗地亚守军击毁的南人民军坦克
南联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分裂与内战,被许多国际关系研究人士认为是“欧洲为摆脱冷战而付出的最大代价”。回顾这段历史,发生在1991年9月至11月的武克瓦尔战役对当时的局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虽然南人民军最终迫使武克瓦尔的克罗地亚守军投降,但克罗地亚成功赢得了全国动员的时间,同时使南联邦的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作战背景
1991年初,文化和宗教方面接近西方国家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暗中组织国民卫队,从国外购买武器,积极策划脱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南联邦)。鉴于局势危急,南联邦主席团发布命令,要求各地“非法准军事武装”立即解散并交出武器,但该命令被斯、克两族武装拒绝。南人民军随即进入戒备状态,准备以武力执行联邦决定。斯、克两族则针锋相对,积极备战,局势骤然紧张。在内战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经南联邦总理马尔科维奇(克族)多方斡旋,大规模流血冲突得以暂时避免,但“非法武装”问题仍未解决。
恰在此时,克罗地亚内部也发生分裂。克罗地亚境内居住着约60万塞尔维亚族居民,约占总人口的12%,聚居地约占克全境25%。在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一再声称要退出南联邦“独立”的背景下,塞族担心二战时期克族极端组织残杀塞族人的暴行重演,遂纷纷拿起武器,对抗克罗地亚政府的单方面决定。
塞族居民的行为得到当时南联邦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及南人民军的支持。但从支持的出发点看,米洛舍维奇与南联邦军方存在较大差异。米洛舍维奇希望帮助克罗地亚的塞族人摆脱克罗地亚政府的统治,并入南联邦之下的塞尔维亚共和国。而南联邦军方的想法则更为激进,他们希望能借助塞族起义占领萨格勒布(克罗地亚首都),一举平定叛乱,维护南联邦统一。
尽管南和军方存在分歧,但两方都明白,要想达成目标,中央政府就必须先帮助塞族占领斯拉沃尼亚东部地区,进而挥师,兵临萨格勒布城下,迫使克罗地亚悬崖勒马。于是,斯拉沃尼亚东部的中心城市武克瓦尔便成争夺焦点。
武克瓦尔坐落于多瑙河右岸,是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之间的一个重要内河港口。这里也是南联邦国内民族成分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据199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在武克瓦尔地区,居民中43.8%是克罗地亚人,37.4%是塞尔维亚人,1.6%是匈牙利人。其中,大多数克罗地亚人居住在武克瓦尔市中心,而塞尔维亚人则散居在市郊和周围乡村。
1991年春,西方媒体报道称大批塞族民兵正在武克瓦尔外围集结,这迅速引起萨格勒布方面的警觉,克罗地亚政府认为这是中央政府即将发起总攻的信号,南联邦和克罗地亚之间的关系顿时紧张起来。1月底,克当局突然宣布收缴克境内塞族警察武器,遭塞族人拒绝,双方发生流血冲突。3月3日,塞族民兵试图驱逐帕克拉奇镇的克政府官员和克族警察,双方发生交火。
5月,2名克罗地亚警察在伯罗沃·塞洛镇被塞族武装扣留,克罗地亚内政部迅速组织一支小分队前往营救,但小分队遭塞族民兵伏击,12人阵亡。这起事件加剧了对立情绪,随后双方为争夺对武克瓦尔的控制权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该事件被克罗地亚视为“独立战争”的开端。
6月25日,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正式宣布独立。南联邦主席团立即作出反应,宣布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独立”是非法和无效的,同时命令南人民军执行保卫边界过境通道和居民点安全的军事行动。一时间风云突变,大战在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