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李鸿章的大脚母亲:半生辛苦 半生享尽清福

2017-05-3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41
转发:0
评论:0
李鸿章的大脚母亲:半生辛苦半生享尽清福,本文摘自《李鸿章传》,赵凡禹孙良珠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善良的人总

  本文摘自《李鸿章传》,赵凡禹 孙良珠 编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善良的人总是有好报的。李文安的善良为他促成了一桩不错的婚姻。

   当初在磨店老家时,有一年,李殿华抱回一个正在出天花的女孩。那女孩在路边啼哭不止,浑身发烫,显然是个被遗弃的病孩。李殿华虽身在乡下,毕竟是个小知识分子,略懂些医道,尤擅长儿科,见了心怜之,于是抱回家收治,几番调治后居然治愈了。女孩病虽好了,但脸上却留下了稀稀落落的白麻点,这对女孩来说是个不小的缺陷。女孩没有地方去,就成了李家的一员,长大后就在李家帮着干活,她要以辛勤的劳动来报答李老太爷的养育之恩。她既然要整天跑进跑出地干活,也就没有必要像深闺里的小姐一样裹小脚了,同时也没有亲生母亲在旁监督她裹脚,那双自由自在的大脚就成了她生活中的好帮手,什么重活儿都不含糊,但久而久之成了村民们的笑料。

   在封建社会,女人们是以小脚为美的,大脚板子根本就不能被大众所接受的,另外,脸上又长了麻点,又整天在地里干活儿,这样的姑娘长大之后是无法找到一门好婆家的,何况还是个被丢弃的孩子,亲爹娘还不知在哪里。但她不知道,有一双善良的眼睛早就在注意她了,这就是李家的四少爷李文安。李文安是个心慈面善的人,见不得人家受苦。有一天他晚上从外面回来,看见姑娘劳累得倒在灶门口就睡着了,就顺手脱下外衣盖在姑娘身上。其父闻知后,知道儿子对姑娘有情,遂命之结为夫妇。

   但世事难预料,新娘子非凡才能在婚后不断地表现出来,她有很强的帮夫运。特殊的身世使她不仅吃苦耐劳,泼辣能干,遇事有“豁出去”的气概,而且有很高的智慧。她善于治家,前半生非常辛苦,后半生极其享福,应验了中国人的那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老话。

   她是李家的大功臣。丈夫在家时要读书备考,在外时要秉公做官,家中一切,就只能由她负责打理。她还为李家生了六男二女。六男即李瀚章、李鸿章、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昭庆兄弟;两个女儿,大女儿嫁记名提督、同县张绍棠,二女儿嫁江苏候补知府、同县费日启,都嫁得十分风光。她的大智慧还在于,每当丈夫和儿辈遇有升迁,别人总是喜笑颜开时,她却不然,她总是不露喜色,反而沉静地时时以盈满为戒,显示了“福人”的真功夫。

   上苍也回报了这位苦心的女人,让她在后半生大富大贵,活到83岁,比丈夫李文安多活了28年。她晚年跟着两个当总督的儿子过,在总督衙门里当她的太夫人,享尽天下荣华富贵,根本不在乎乡下的那几进小院了,所以他们在熊砖井的老土地上,并没留下她的大宅院。她的儿子们帮助清政府打败太平天国后,有一年总督“换防”,李鸿章从湖广总督的位子上北调京畿,去任直隶总督,留下的湖广总督的职位恰好由他的哥哥李瀚章接任。当时她正跟儿子住在总督署内。总督要掉换了,而老母亲是同一个,老太太是不需要“挪窝”的,走了一个总督是她的儿子,再来一个总督还是她的儿子。乡间邻里不无羡慕地传出话来:“人家李家是总督换防而老太太不用换防。”其福分真是人人仰之,无以复加。此后两个总督又有过几次这样的“换防”,老太太仍是“他们换他们的防,不关我事”。

   她的后半生,不仅享受了一般官僚家庭的荣华富贵,还屡受皇恩。她75岁生日时,适逢慈禧太后40寿辰,清帝为笼络汉臣,推恩及亲属,特下《褒赏谕旨》:“内阁奉上谕,大学士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瀚章之母年近八旬,特沛恩施,着赏给御书‘松筠益寿’匾额一面,紫檀三,镶玉如意一柄,大卷江绸袍褂料二匹,大卷八丝锻袍褂料二匹。”1882年,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久病不愈,皇上又下谕旨,赏李鸿章一个月假期去湖北(李瀚章的督署)探望,并赏其母人参8两,以资调理。可是那8两人参并没有养好老太太的病,老太太于圣旨下达的当日就去世了。于是清帝再下一道谕旨:“内阁奉上谕: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瀚章之母,秉性淑慎,教子有方,今以疾终,深堪轸恻,朝廷优礼大臣,推恩贤母,灵柩回籍时,着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到籍后,赐祭一坛,以昭恩眷。钦此!”

   在封建社会,这是没有几个老太太能够得到的至高恩宠。

   次年三月,载着李母灵柩的大船从汉口沿长江而下,一路上各地官员迎接送往不敢怠慢,中经巢湖、店埠河、全羊河水路运至磨店乡,合葬夫墓。在磨店来说,无疑又是一次盛大的典礼。

   这还没完,在她去世二十多年以后,清政府还追封她为一品夫人,晋封为一品伯夫人,晋赠一品侯夫人。那时她所有的儿子都已去世了,清政府仍念记着她,可知她的身价在晚清历代皇帝眼里,都是不低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鸿章的大脚母亲
当初在磨店老家时,有一年,李殿华抱回一个正在出天花的女孩。那女孩在路边啼哭不止,浑身发烫,显然是个被遗弃的病孩。李殿华虽身在乡下,毕竟是个小知识分子,略懂些医道,尤擅长儿科,见了心怜之,于是抱回家收治,几番调治后居然治愈了。女孩病虽好了,但脸上却留下了稀稀落落的白麻点,这对女孩来说是个不小的缺陷。女孩没有地方去,就成了李家的一员,长大后就在李家帮着干活,她要以辛勤的劳动来报答李老太爷的养育之恩。她既然要整天跑进跑出地干活,也就没有必要像深闺里的小姐一样裹小脚了。同时也没有亲生母亲在旁监督她裹脚,那双自由自在的大脚就成了她生活中的好帮手,什么重活儿都不含糊,但久而久之成了村民们的笑料。在封建社会,这样的姑娘长大之后是无法找到一门好婆家的,何况还是个被丢弃的孩子,亲爹娘还不知在哪里。但她不知道,有一双善良的眼睛早就在注意她了。这就是李家的四少爷李文安。李文安是个心慈面善的人,见不得人家受苦。有...
· 半死半生
半死半生【成语意思】: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用法分析】:半死半生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或事物没有生气。【成语来源】: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bànsǐbànshēng【成语声母】:BSBS【半死半生的近义词】:半死半活【半死半生的反义词】:生机勃勃【近似成语】:生死攸关:攸:所。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生气勃勃: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生龙活虎: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生离死别:活人之间的分离就像与死者永别一样。形容很难再见面或永远分别。生机勃勃:生机: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 半生半熟
半生半熟【成语意思】: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练。【用法分析】:半生半熟作谓语、定语;指没成熟。【成语来源】:元元怀《拊掌录》:“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土人谓之生张八……野(魏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座客大发一噱。”【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bànshēngbànshú【英语翻译】:half-raw,half-ripe【成语声母】:BSBS【半生半熟的近义词】:半生不熟【半生半熟的反义词】:滚瓜烂熟【近似成语】:熟魏生张:张、魏:都是姓,这里泛指人。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熟思审处:反复思考,审慎筹划。熟视无睹:熟视:细看;睹:看见。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熟能生巧...
· 他前半生是傀儡皇帝,后半生奠定的基础
秦昭襄王在位的头二十多年里面,其实秦昭襄王是没有掌握实权。掌握实权最大的人是他的母亲芈月跟他两舅舅手里,就是说什么大事都是芈月跟两兄弟先商量好,有了结论的话再去跟秦王商量,娘都跟舅舅商量好了,秦王还能提什么反对意见呢?只能点头。这样的境遇一直从他十几岁当王,到了四十多岁,才在近臣的策划下夺权成功。当然秦昭襄王还有一个很大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他当初在燕国做质子非常屈辱,但是最后也就这样过来了,哥哥死了还接替了他的位置当上了秦王。所以秦昭襄王还是有他的优点,能够隐忍,包括被母亲跟舅舅把持政权20多年,这么长时间他都能隐忍的住,而且还相安无事大家都相处的还不错。他的舅舅魏冉这个人很会掩饰,也是一个善于笼络人心的腹黑男,他当时除了就是说跟大将军司马错关系非常好以外,秦国的几个大将领都是他的好兄弟。其中最牛的将军就要数白起了。白起是个平民老百姓出身,是一步一步从小兵升上来的,当然这其中也都是魏冉给他提...
· 乐毅这些名将前半生立功后半生都去他国避难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很多谋士说客没有固定工作单位,他们不断游走于各国之间,苏秦、张仪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其实不但谋士说客会这样,有不少对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也没有固定待在一个国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被逼的。首先要说的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乐毅。当年燕昭王为了报被齐国侵略之仇,他是招贤纳士广揽人才,不少有本事的人都去了燕国,这里面就包括乐毅。在乐毅的帮助之下,燕国又经过了很多年的准备,那是兵精粮足可以和齐国一战了。为了保险起见,乐毅还是没有托大,在他的建议之下,燕国和赵、楚、韩、魏组成了五国联军,而后由乐毅指挥,浩浩荡荡杀奔齐国。当时的齐国虽然强大,可架不住对方人手多,再加上乐毅的指挥有方,所以很快就被打败了。赵、楚、韩、魏这四国各占了一些便宜之后就撤军了,只有乐毅率领燕国人马一连下齐国的七十多座城,只有即墨和莒城没有攻破。那个时候燕昭王去世了,太子继位就是燕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