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马歇尔:战略大师还是战略大嘴
马歇尔被一些美国媒体塑造成国防部里面的尤达大师
美国的军事和需要马歇尔这样的智囊存在
马歇尔在这栋楼里面绝对是高薪人士
美国国防部最神秘人物——净评估办公室(ONA)主任、被誉为美国防部顶级“战略大师”的94岁的安德鲁·马歇尔将退休。由于此人从尼克松时代开始就长期担任净评估办公室主任,一直是美国防务政策的重要架构师,而且马歇尔影响了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现任美国国防部副防长沃克、负责情报的助理防长威克斯等大批高官,因此美国国防部的“后马歇尔”时代必然引发外界的揣测。那么安德鲁·马歇尔到底何许人也,他的影响力真的有这么“神”吗?
人物素描
五角大楼内沉默的宅男
安德鲁·马歇尔于1921年出生,曾经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学位。1949年,28岁的安德鲁·马歇尔加入美国兰德公司,进行核战略分析研究。1973年,安德鲁·马歇尔加入美国国防部,从此正式进入美国五角大楼,成为一名文职官员。在这时,马歇尔碰到了他的第一位贵人——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基辛格。在基辛格的引荐下,安德鲁·马歇尔被尼克松总统任命为美国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主任。
从这时开始,安德鲁·马歇尔就开始了在美国国防部办公室长达40年的“象牙塔”式的战略研究。就连他的办公室位置都几十年不变,就在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的边上挨着。
也许是性格的原因,安德鲁·马歇尔相当的沉默和低调,这与许多美国国防部官员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是文职,没有一身笔挺的军装,但也没有研究人员的文雅之风。他很多年前就剃着一个光头,架着一副大眼镜,镜片后面是瞪得圆圆的大眼睛。他的同事说,在办公室里安德鲁·马歇尔经常一整天也不说一句话,有时候说一句,别人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咕哝些什么,这让人感到很害怕。
安德鲁·马歇尔一直和妻子租住在一套很小的公寓里,没有什么业余爱好,生活基本是住所与五角大楼之间的两点一线,唯一的享受就是喜欢品尝陈年的葡萄酒。安德鲁·马歇尔的另一个特点是不愿接受新闻界采访,几年前有人曾搜索他的名字和他所领导的部门,得到的结果寥寥无几,其中最长的是《棕榈滩邮报》记者里克斯撰写的一篇访谈。据说,安德鲁·马歇尔说话声音轻柔,采访他的记者必须把录音机放到他跟前,才能录下他所说的话。当然,这次退休又让这个光头宅男成为政治明星。
究竟负责啥
“净评估”
研究的是什么
说起安德鲁·马歇尔,就不能回避他在美国国防部40年的工作:战略净评估。而绝大多数读者更想问个问题,净评估到底是啥玩意。
净评估 (Net Assessment)是美国国防部采用的一种战略分析辅助手段, 最初是美国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主任安德鲁·马歇尔提出的一套综合分析框架,它通过对美国和对手在某军事领域的短期和长期竞争形势进行对比分析,为决策者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全面、客观的参考依据。在一开始净评估主要用于对美苏军力平衡等领域进行研究。而近年来, 净评估被广泛运用于许多热点问题分析,如外空间军事化、反恐战争、东亚地区的军力平衡等领域。
空军指挥学院苏恩泽教授曾撰文认为,净评估就是纯评估,是相对“毛评估”而言的,也就是除去假象和虚象、 挤掉“水分”之后的评估。还有学者根据有关文献,认为净评估的主要特性是: 比较分析、描述性分析、长期态势评估、不对称研究和军力平衡研究。由于净评估弥补了传统系统分析方法只注重量化指标的缺陷,能够将一些重要但难以量化的因素纳入分析范围,因此得到了冷战时期美国领导高层的重视。
净评估报告
属高度机密
由此笔者认为,所谓的“净”,实际体现了马歇尔的一种战略分析方法论。过去国家军力的对比、远期战略规划,都使用数量对比的方式,谁的导弹坦克多,谁的飞机大炮多,这种量化的对比一不科学二来也不直观,美国政府首脑看起来更是一头雾水。而马歇尔的方法,则是通过比较军力平衡、构建未来战争场景等手段,直指美国军力的问题所在,然后再“做诊断、开处方”。相对于“毛评估”,马歇尔的“净评估”没有泛泛的战略评述,而是直接将美军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摆上台面。
可能正是这样原因,净评估报告在美国向来被视为高度机密,据说只有净评估办公室主任、国防部长与总统三个人有资格看到,不对外公开。也许在将来相关报告解密后,人们会赫然发现:净评估报告中也许不但有俄罗斯、中国等显而易见的“对手”,日本、英国、欧盟、印度等也会名列其中。
到底何贡献
战略大师
有多大含金量
对于安德鲁·马歇尔,外界一般认为其在世界军事战略上主要有三大建树。首先是准确预测了苏联的解体,其次是对新军事革命的预言,最后一个是预测中国在21世纪初将成为美国最主要的战略对手。如果就这些成果来看,马歇尔被称作大师,倒是名至实归。但事实是,对于马歇尔的贡献不但有争议,而且还不小。
据《华尔街日报》和《新闻周刊》说,1977年,早在许多苏联问题专家之前,马歇尔就通过潜心研究苏联的经济数字分析出,苏联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已经不堪重负,其经济结构已经严重畸形,濒临崩溃。因此他提出建议,以经济拖垮苏联。这是马歇尔对美国冷战最后十年的最大战略贡献。
然而有的观点则认为,马歇尔并不是先知先觉。早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中情局的各种分析就认为苏联的经济可能遭遇严重困难,更明确指出,苏联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恐惧是毫无根据的。马歇尔的判断基本上是基于美国中情局的数据分析,这连马歇尔本人都是承认的。而美国《民族》杂志记者希尔沃斯特恩更,当年与马歇尔共事的人都不记得马歇尔曾提出过以经济拖垮苏联的观点。
直到苏联马上就要解体的时候,安德鲁·马歇尔还在危言耸听地说:“苏联人马上就要打过来啦。”另外一些苏联问题专家说,当时马歇尔是在研究如何在核战争中击败苏联,他所提出的建议是,美国政府要对军事进行更多地投入,以“武力迫使苏联对美国讨好”。甚至直到1988年,马歇尔领导的一个委员会还判断说,苏联将成为美国未来20年的主要竞争对手。结果,不到3年,苏联就解体了。
判断世界
处于新军事变革
马歇尔还被认为是首个判断世界处于新军事变革的人。外媒认为作为这场新军事变革的倡导者,马歇尔贡献了最核心的思想和理论,并因此在小布什政府时期,被奉为美国军队首屈一指的理论泰斗,还培养了大量的徒子徒孙,包括迪克·切尼、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保罗·沃尔福威茨、理查德·帕尔和其他大量的“”人士。然而有人认为马歇尔“剽窃”了前苏联的理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的军事理论中就出现了“军事技术革命”的说法。一位曾经参与美国“新军事变革”讨论的美军高级将领透露美国的所谓“新军事变革”实际就是前苏联“军事技术革命”的翻版,只不过为了面子改了名字。
至于“中国是美国最主要战略对手”的判断,也并不是先知先觉。客观来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就有很多其他战略专家得出了很多相同的结论。马歇尔并不是原创。而且马歇尔认为中国是新军事变革理论中技术后发的典型代表。然而中国的发展并不遵循马歇尔的判断,反而是历史上弱国针对强国一直使用的“非对称”战略。更具讽刺性的是,马歇尔某些战略判断,尽管很对一些小布什政府高层的胃口,但却使美国忽视了恐怖主义这个威胁,从而导致了“9·11”事件的爆发。
怎样对待
顶尖战略
研究人才
马歇尔在办公室一坐就是40年,这种水磨石的功夫确实是战略智囊人物学术上的必然要求,否则一个浮躁的心态很难在这方面有所成就。然而我们也要看到马歇尔18万美元的年薪,在美国公务员平均7万美元的水平上,是相当高的水准,放在美国社会更是高薪。美国对于战略研究的顶尖人才的待遇,是不是对我们也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呢?
为何被吹捧
军政体系需要不同声音
对于马歇尔,美国国内也有不同的观点。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资深分析家、美国国防大学梅尔古德曼教授曾批评说:“马歇尔的理论听起来有一些道理,但他提出的许多假设是无法证实的。他并不是五角大楼不可或缺的人,也不是无所不知的预言家。”
专门研究中国军事问题的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波拉克评论说,安德鲁·马歇尔的兴趣在于把一件人们都已经理解了的事情倒过来,把各种理解混淆在一起,然后再找一个模式或可能性进行研究。他总是有些怪异的结论,不客气地说,简直就是“自寻烦恼”。
什么是战略?战略是关于战争全局的指导方略。什么是战略大师?战略大师是综合运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创造性地、超前性地作出战略决策并强力贯彻到军事实践领域的决策者。
客观来说,马歇尔算不上战略大师,因为他没有最终决策权。他也就是一个精于解释、研究复杂战略的学者和智囊。但马歇尔被吹捧不是偶然的。首先这样一个智囊型的人物在美国军政体系中是必需的。因为美国庞大的文官官僚体系和总统制的指挥体系,需要有人向这些“大人物”提供战略参考意见。
美国媒体集团的需要
其次马歇尔被吹捧,是美国媒体集团的需要。一直以来,美国媒体集团对美国军队以及军工集团是普遍存在负面看法的。而在五角大楼里面居然还有马歇尔这样一个对新技术万分敏感的“未来主义者”,这就符合了爱幻想的美国民众的需要,自然也就成了美国媒体报道的重点。例如,《华盛顿邮报》就曾不惜笔墨地吹捧过他“如果说五角大楼是一片充斥着腐败与暗箱操作的大海的话,那么马歇尔就是一个有独创性的、睿智而正直的孤岛”。
然而马歇尔的一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言论,恰恰反映出了其单纯战略学术研究者的致命缺陷:缺乏丰富的实践阅历。
安德鲁·马歇尔说,没有什么武器是不可放弃的,其中包括一直被美国五角大楼“奉为至宝”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主战坦克以及F-22隐形战斗机等造价昂贵的新项目,应该要开发一些轻型航母等装备。然而对于任何一个大国军队和装备来说,发展都是有着惯性和继承的,剧烈的变化只能带来更大的损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在军队发展上其实也是适用的。
如果不发展这些先进装备,美国庞大的军用航空、舰艇以及核动力制造业必然遭到重创,相关的技术人才面临流失。因此这并不是单纯的军工集团的利益问题。之所以美军内部的一些高官乃至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对马歇尔的一些言论多持批评态度,就是因为马歇尔没有任何的从军经历,对于军队的战略规划更多的是天马行空的臆想而不是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
马歇尔不是战略大师,但也并不能说他是信口胡说的“大嘴”。因为尽管马歇尔有很多离经叛道的想法,但“净评估”本身仍是一个逻辑严密、富于动态对比并且具有很强指导性的战略分析框架。马歇尔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其他大国的战略研究人员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毕竟,战略大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个优秀的战略智囊人才已经是很可贵了。郑文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