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历史-商朝史论
夏商周历史-商朝史论,商代是继夏代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
商代是继夏代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
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国内部的矛盾比较缓和,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他对四周的许多国家进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所以《孟子・滕文公下》记有: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诗.商颂.殷武》也有「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记载,反映了商王朝在汤的统治下,已经成为强盛的国家。
商汤统治时期出现大好局面,得益于伊尹和仲虺这两个贤臣的辅佐。据记载,他们二人在政治上颇有主张。他们被汤任为右相和左相以后,在处理政务、稳定政局、发展生产等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仲虺死后,伊尹在政坛上的作用尤其突出,成了商汤至太甲时期重要的辅佐,政坛的一位元老。
商汤死后,因其子太丁早死,由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死后,其弟中壬继位;中壬死后,又以太丁之子太甲继位,太甲乃商汤之长孙。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太甲即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迎回太甲而授之政。以后,太甲修德遵法,诸侯归服,百姓的生活比较安宁。这个故事,反映了伊尹为贯彻商汤的治国方略、使商王朝长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这个故事流传久远,伊尹也获得了「大仁」「大义」的美名。
不过,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这期间,商王朝曾多次迁都。
据文献记载,商代曾五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不过考古学家至今只发现了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和安阳殷墟四个都邑遗址。这四个遗址的面积都很大,均在三、四百万平方米以上。考古学家已在这四个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墓葬及作坊等重要的遗存,如二里头遗址中部发现的一号宫殿,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在偃师和郑州发现了规模很大的城垣。安阳殷墟还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王陵区祭祀场。从这些发现与文献记载可以知道,商代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家机构,有各种职官、常备的武装(「左中右」三师),有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等。但上述这几个都城,它们与文献中记载的名字是甚么关系,学术界还有不同看法,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看法比较一致。
对商代历史上多次迁都的原因,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尚书・盘庚篇》中看到,迁都与内部的政治斗争有一定关系。如盘庚虽然声称「视民利用迁」(即为人民的利益而决定迁都),但对那些不听命令的人,他发出了「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我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不让孽种留在新邑)的威胁,反映了内部争斗的激烈。盘庚迁殷以后,王室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盘庚被称为「中兴」之主,并为武丁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武丁是盘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盘庚之侄。他年幼时,小乙曾让他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生活的艰难困苦。他即位以后,兢兢业业、不敢荒宁,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武丁时期的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宫殿、墓葬、作坊等遗存都有发现。代表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如铜、铅、锡三元合金出现了;分铸技术已被广泛运用;青铜器生产数量大增,还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联这样的重器。武丁之世在青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青铜时代进入繁荣时期。此外,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武丁开创的盛世局面,为商代晚期社会生产的发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899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商代甲骨文,把湮埋了三千余年的古老文字重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并让人们识读。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的存在无可争议,并使商代历史成为信史。安阳殷墟出土的十五万片甲骨卜辞,记录了商代社会中发生的许多事情。经过几代人的整理和研究,揭示了它所包藏的丰富内容,为研究商代历史开拓了重要的途径。
祭天祀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史前时期的考古中曾一再发现这类遗存。随着农业的出现,人们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而产生对天崇拜。它是自然崇拜中的一种。祖先崇拜又叫灵魂崇拜。它源自对先人怀念,把梦中的情景理解为先人的灵魂作祟而产生。人们祭祀祖先,为的是求得先人的保佑。夏代开始的家天下局面,使原始宗教的内容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帝王是世上最高的统治者,为了维护他的统治,就把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结合起来,创造了天或上帝这样的至上神。从文献中可以知道商代有「天」这个神,甲骨文中则有「帝」或「上帝」。所以商汤伐夏桀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子畏上帝,不敢不正」,打出「天命」的旗号,鼓动军土和同盟者去执行上帝的意志,奋勇讨伐。但天上的上帝与地上的下帝(商王)是相对的。为了执行上帝的意志,下帝通过巫与上帝沟通。商王在祭祀祖先时,用五种祀典,对上甲以后的祖先轮番地、周而复始地进行。安阳殷墟王陵区的祭祀场中发现了上千个祭祀坑,武丁时一次使用人牲达数百人。这种情况反映了商王对祖先崇拜的重视,因为上帝既是至上神,又是宗祖神。
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四方诸侯也起来反叛。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不思改变,不听忠谏,一味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同时,他穷兵黩武,调集大军征伐东夷,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也使国内兵力空虚。周武王的大军打到商郊牧野,商纣王才组织力量,仓促应战。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为武王的军队开道。帝辛看到大势已去,逃到鹿台,拿出珠玉宝货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
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国内部的矛盾比较缓和,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他对四周的许多国家进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所以《孟子・滕文公下》记有: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诗.商颂.殷武》也有「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记载,反映了商王朝在汤的统治下,已经成为强盛的国家。
商汤统治时期出现大好局面,得益于伊尹和仲虺这两个贤臣的辅佐。据记载,他们二人在政治上颇有主张。他们被汤任为右相和左相以后,在处理政务、稳定政局、发展生产等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仲虺死后,伊尹在政坛上的作用尤其突出,成了商汤至太甲时期重要的辅佐,政坛的一位元老。
商汤死后,因其子太丁早死,由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死后,其弟中壬继位;中壬死后,又以太丁之子太甲继位,太甲乃商汤之长孙。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太甲即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迎回太甲而授之政。以后,太甲修德遵法,诸侯归服,百姓的生活比较安宁。这个故事,反映了伊尹为贯彻商汤的治国方略、使商王朝长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这个故事流传久远,伊尹也获得了「大仁」「大义」的美名。
不过,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这期间,商王朝曾多次迁都。
据文献记载,商代曾五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不过考古学家至今只发现了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和安阳殷墟四个都邑遗址。这四个遗址的面积都很大,均在三、四百万平方米以上。考古学家已在这四个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墓葬及作坊等重要的遗存,如二里头遗址中部发现的一号宫殿,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在偃师和郑州发现了规模很大的城垣。安阳殷墟还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王陵区祭祀场。从这些发现与文献记载可以知道,商代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家机构,有各种职官、常备的武装(「左中右」三师),有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等。但上述这几个都城,它们与文献中记载的名字是甚么关系,学术界还有不同看法,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看法比较一致。
对商代历史上多次迁都的原因,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尚书・盘庚篇》中看到,迁都与内部的政治斗争有一定关系。如盘庚虽然声称「视民利用迁」(即为人民的利益而决定迁都),但对那些不听命令的人,他发出了「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我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不让孽种留在新邑)的威胁,反映了内部争斗的激烈。盘庚迁殷以后,王室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盘庚被称为「中兴」之主,并为武丁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武丁是盘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盘庚之侄。他年幼时,小乙曾让他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生活的艰难困苦。他即位以后,兢兢业业、不敢荒宁,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武丁时期的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宫殿、墓葬、作坊等遗存都有发现。代表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如铜、铅、锡三元合金出现了;分铸技术已被广泛运用;青铜器生产数量大增,还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联这样的重器。武丁之世在青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青铜时代进入繁荣时期。此外,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武丁开创的盛世局面,为商代晚期社会生产的发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899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商代甲骨文,把湮埋了三千余年的古老文字重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并让人们识读。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的存在无可争议,并使商代历史成为信史。安阳殷墟出土的十五万片甲骨卜辞,记录了商代社会中发生的许多事情。经过几代人的整理和研究,揭示了它所包藏的丰富内容,为研究商代历史开拓了重要的途径。
祭天祀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史前时期的考古中曾一再发现这类遗存。随着农业的出现,人们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而产生对天崇拜。它是自然崇拜中的一种。祖先崇拜又叫灵魂崇拜。它源自对先人怀念,把梦中的情景理解为先人的灵魂作祟而产生。人们祭祀祖先,为的是求得先人的保佑。夏代开始的家天下局面,使原始宗教的内容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帝王是世上最高的统治者,为了维护他的统治,就把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结合起来,创造了天或上帝这样的至上神。从文献中可以知道商代有「天」这个神,甲骨文中则有「帝」或「上帝」。所以商汤伐夏桀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子畏上帝,不敢不正」,打出「天命」的旗号,鼓动军土和同盟者去执行上帝的意志,奋勇讨伐。但天上的上帝与地上的下帝(商王)是相对的。为了执行上帝的意志,下帝通过巫与上帝沟通。商王在祭祀祖先时,用五种祀典,对上甲以后的祖先轮番地、周而复始地进行。安阳殷墟王陵区的祭祀场中发现了上千个祭祀坑,武丁时一次使用人牲达数百人。这种情况反映了商王对祖先崇拜的重视,因为上帝既是至上神,又是宗祖神。
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四方诸侯也起来反叛。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不思改变,不听忠谏,一味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同时,他穷兵黩武,调集大军征伐东夷,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也使国内兵力空虚。周武王的大军打到商郊牧野,商纣王才组织力量,仓促应战。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为武王的军队开道。帝辛看到大势已去,逃到鹿台,拿出珠玉宝货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夏商周历史-夏史
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它是由禹在公元前21世纪得舜禅位而建立的。由于在公元前21世纪,黄河泛滥成灾,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在尧舜时期,治理洪水是当时的首要大事。禹的父亲稣采用堵塞的方法,多筑堤坝,用九年功夫没有成功。在舜治政的时候,稣被处死,舜又命禹治理水患。禹劳身苦思,采用疏导方法,历时十三年几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完成治水大业。他采用“准绳”“规矩”等测量工具和“陆行采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撵”等交通工具来进行施工,他从黄河中段冀州开始(黄河泛滥的枢纽地带),一步步向东方的充州、青州、徐州、南方的荆州、豫州疏导,最后又折向西北去整理黄河的上游。他将黄河下游的河道分辟为九股,散其水势,然后再分为漯济流下勃海。因治水有功,舜禅位于禹。公元前2183年,禹即帝位于阳城(河南登封)。禹本姓姒,曾被舜定都封为夏伯,故国号夏。由于禹在治水时的辛劳艰苦,在位时间的声望,通达四海,获得百姓爱...
· 商朝历史
(约公元前17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商代是继夏代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国内部的矛盾比较缓和,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他对四周的许多国家进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所以《孟子·滕文公下》记有: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诗.商颂.殷武》也有「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记载,反映了商王朝在汤的统治下,已经成为强盛的国家。商汤统治时期出现大好局面,得益于伊尹和仲虺这两个贤臣的辅佐。据记载,他们二人在政治上颇有主张。他们被汤任为右相和左相以后,在处理政务、稳定政局、发展生产等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仲虺死后,伊尹在政坛上的作用尤其突出,成了商汤至太甲时期重要的辅佐,政坛的一位元老...
· 夏商周历史-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
夏商时期城市是王朝和各方国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堡垒。城市设有防御设施,或修筑高峻的城墙,或挖掘巨大的壕沟,或利用天然屏障。城市内最重要的主体建筑是贵族居住的宫殿和祭祀祖先神灵的宗庙。城市内的居民都是聚族而居,聚族而葬,体现了宗族社会结构的特点。城市内还有手工业作坊,分工细致。夏商时期婚制的主流是一夫一妻制,但贵族中一夫多妻现象非常普遍。贵族政治联姻的特征较为明显。夏商王朝与异族方国常常政治联姻,娶异国之女为妻,也将本国女子外嫁。夏商时期的饮食用器有炊器、饮器、食器三大类。炊器主要有鬲、鼎、�p、罐、甑等,用于煮蒸食物;饮器有�V、爵、�[、觚、杯等,多数为饮酒之器;食器主要有簋、豆、钵等。夏代多为陶器,商代则主要是青铜器。当时人们主要的进食方式是抓食,匕、勺、箸是比较常见的餐具。商代的食物中,谷物有粟、黍、麦、稻等。肉类食物有两类,一类是家畜,有牛、羊、豕、犬、马、鸡;一类是野生动物。饮酒盛行...
· 夏商周历史-殷代官制
关于殷代的职官,甲骨文中是有记载的,但是相当零碎,比较系统的是《尚书・酒诰》的材料。《酒诰》载周公述殷代的官制说:越在外服,候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君)。内服、外服,是以王朝为基准来区分。服是服役之意。内服是指王朝官吏,在王朝内服役。外服是指侯、甸、男、卫邦伯,是在王朝外服役。所有的内服、外服,都为大奴隶主――殷王服役。侯、甸、男、卫就是四种指定服役制。每服都存在有许多氏族、家族,或村社,和它的氏族长、家长、或村社推举的村长(里君)。这些氏族、家族和村社,都由它的氏族长、家长或村长统率着在王朝外服役。但是殷的官制毕竟简单,等级不太明显,这从官名的本身可以看出来。例如:僚就是衙门,尹就是官长,亚是次官,服是事务官。殷王朝内只有许多大小衙门(僚)的正长官(尹)、次长官(亚)、事务官(服),并没有更多更严密的等级。宗工、里君、百姓都是代大奴隶主主管百工的、村...
· 夏商周历史-商代疆域
继夏朝兴起的是商朝,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商族相传是东方的古老部落,始祖是契。传十四世至汤,才灭了夏朝。据《尚书・商书》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八迁的地点,历来说法不一。大体在今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出今河南省北、中部和河北省西南部范围。近年有人认为郑州商城、偃师商城都可能是汤都西亳。成汤灭夏至盘庚五迁,始居于殷。现除殷已经考古证实为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外,其余4处均未定论。不过从商代遗址发现的地域分布来看,上述河北西南部和河南中北部即为其统治的中心区。盘庚(第二十商王)迁殷后,国势强大。武丁(第二十三商王)以前,商朝的疆域北面扩展到了易水,南抵淮河,西至太行、伏牛山脉,东至海。武丁以后疆域更为扩大,东北可能到达了辽宁,南抵江淮(湖北黄陂盘龙城即为归附商朝的一个方国),西北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成为古代东方的强大奴隶制国家。商朝的周围还有许多部族和方国(即已归属的部落国家)。在今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