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战国长城的修筑

2017-05-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0
转发:0
评论:0
战国长城的修筑,春秋以前,各诸侯国直接控制的只有国都所在城邑及其附近地区,彼此孤立自守,各城
  春秋以前,各诸侯国直接控制的只有国都所在城邑及其附近地区,彼此孤立自守,各城邑间或居民点间都有大片的荒地。因此,当时偏重于“点”的概念。春秋战国之交,这一情况开始有了改变,在一些重要城市之间陆续建立起比较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这就加深了“线”的概念。进入战国时代特别是战国中期以后,城邑星罗密布,规模越来越大,大片荒芜的土地也得到了开垦,这才逐渐有了“面”的概念。各国内地长城的修筑,实际上就是战国军事上“线”和“面”的概念之形成作用于国防建设的必然结果。

  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战争运动性的增强和作战地域的延伸,各国统治者在重点守御关塞要津和防守城邑的同时,也需要建筑更大规模的防御工程,来尽可能阻止敌国军队深入到自己的腹地,捍卫整个国土的安全。于是,他们就利用建筑河流堤防的经验和技术,将边境上原有的大河堤防连接险要之地加以扩建,将原先的水利工程改造成为军事上的防御设施。其中规模较大、延伸较长的,被称作“长城”。当时各国所筑的内地长城情况大致如下: 

  齐国内地长城。齐国为御诸侯,曾修筑长城。大致走向为西自平阴防门,沿泰山北岗而东,历经莱芜、博山、临朐、沂水、莒州、日照,一直至胶州湾之大珠山。齐国的长城是利用原有的堤防连结山脉陆续扩建而成的。早在战国初期,三晋就多次攻入齐长城,这表明齐国长城的西部在这时即业已建成。到了公元前350年,齐国又曾“筑防以为长城”,表明随着兼并战争的激烈程度日甚,齐国这时又进行了长城的扩展工程,使齐长城加长加固,发挥出更大的国防屏障作用。由于齐国长城多由堤防扩建而成,所以也被称作为“长城锯防”。

  楚国长城。楚国的长城也叫“方城”。南阳郡叶县,“有长城,号曰方城”,又《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正义引《括地志》:“楚襄王控霸南土,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m(敌)华夏,号为方城”。东半部早在春秋时就已筑成,从鲁关(今河南省鲁山县西南)向东经呦兀今鲁山县东南)、p水抵达a阳(今河南省泌阳县)。形若矩状,可见是利用山脉高地连结a水和p水的堤防筑成,因此楚长城也称为“连堤”。进入战国后,楚国同齐一样,对长城这一国防设施也进行了扩建拓长。具体地说,主要是在顷襄王时楚长城西半部的修筑。规模格局为,自鲁关向西,东北连翼望山(今河南省栾川县南)一直向南而到达穰县(今河南邓县),规模是很庞大的,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魏国长城。魏国的内地长城有两处,一是通常所称的“魏长城”。它由洛水(北洛水)的堤防扩建而成,即《盐铁论・险固篇》所云:“魏滨洛筑城”。南起于郑(今陕西省华县),越渭水、洛水,经今大荔、洛川等县,沿洛水东岸的堤防北上。由于其位置偏于魏国西部,因此也被称为魏“西长城”。魏同时又修筑了“中原长城”,据《后汉书・郡国志》所说;河南郡卷有长城,经阳武到密。这条长城的大致走向是从卷(今河南原阳西)开始,经阳武(今原阳县东南)一直到密(今河南密县东北)。由于这条长城位处魏国的南部,故也被称为魏的“南长城”。魏国修筑长城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抵御秦国的东进。  

  赵国南长城。大约于公元前333年所筑。《史记・赵世家》载云:赵武灵王“召楼缓煤曰:我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由此可见,赵南长城系由漳水、滏水(今滏阳河)的堤防连接扩建而成,其自今河北武安西南起,沿漳水经今磁县到今肥乡县南。 

  燕国南长城。当时由易水的堤防扩建而成。故当时即以“易水长城”连称,“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1。据《水经・易水注》与《A水注》,结合现存遗迹和有关地方志之记载。这条长城从今河北易县西南起,经汾门(今河北徐水西北),沿南易水和A水(今大清河)走向东南。 

  中山国长城。中山国虽非诸侯大国,但在战国时亦筑有长城。

  《史记・赵世家》载;“成侯六年(前369年),中山筑长城。”即系史证。 

  四、边地长城的修筑

  战国后半期,位处北部地区的燕、赵、秦三国,除了面临着复杂的中原各国的纵横兼并之战外,还有一个防止北方游牧族骚扰的问题。自春秋中叶以来,在中国北疆的阴山山脉一带,居住着薰育、N狁、楼烦、林胡、东胡、匈奴等游牧民族。战国时,这些游牧民族的统治者组织其部分族众经常活动于燕、赵、秦等国北部边疆地区.甚至深入到黄河北岸,进行骚扰和劫掠,给北方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灾难。这些游牧民族精干骑射,机动灵活,来去疾速,非中原各国的步兵车兵所能够制约。所以,赵、燕诸国在发展骑兵正面抗击游牧部族袭扰的同时,也对总体防御方法加以改进,这乃是客观现实的需要。因为当时各诸侯国皆忙于中原地区的兼并战争,尚无充足的力量和充裕的时间去应付北方游牧部族的袭扰。而面临复杂的战争形势,又无其他更为有效的防御手段可寻,筑起一道长墙以助防御也就成了符合当时情况的需要。所以,“以墙制骑”的做法,不仅成为燕、赵、秦等国战略指导思想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成为这三国国防设施建设体系的重要构成。这乃是战国边地长城兴筑的社会、军事背景。

  燕、赵、秦三国运用内地筑长城的经验,在北境建筑长城的情况大致如下: 

  燕国的边地长城。大约建筑于燕将秦开破东胡之后,其目的是为了“拒胡”。“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1。从这一史实记载来看,其规模相当可观。在今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北沿西路戛河北岸有燕向东延伸的燕北地长城的遗址,其中遗存至今的部分经老爷庙、八家子、撒水坡等村,全长三十多里。长城壁有的地方用土夯筑,有的地方用石块建筑,现存二三米至四五米高不等。燕长城遗迹跨山越谷,气势雄伟,由此可揣想其在当时已是十分雄峻壮观。  

  赵国的边地长城。《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可见赵边地长城始筑于赵武灵王时期。赵国边地长城大体上前后有两条。前条在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北,沿今狼山一带修筑。后条从今内蒙古乌拉特旗而东,经包头市北,沿乌拉山向东,经呼和浩特北、卓资和集宁市南,抵达今河北省张北县南。赵长城系土石筑成,现高一米至二米不等。

  秦国的边地长城。《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据此可知,其修筑于秦灭义渠之后,是沿陇西郡、北地郡、上郡的北边建筑的。秦边地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黄河经今兰州至宁夏回族自治区。其遗址在今渭源县、临洮县、兰州市等地有一定的保存。 

  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边长城修筑,对于抵御北方游牧部族的内侵骚扰,维护内地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宁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是我国古代国防建设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以燕、赵、秦原有的边地长城为基础,修筑起连绵千里、雄伟险峻的秦长城。就是战国“以墙制骑”国防建设思想以及实践的逻辑归宿。  

  五、烽燧及其它 

  烽燧,是我国古代主要用来从边境向内地传达战争警报的重要通讯措施,它始于周代,沿用了二千多年,是古代国防设施建设中的组成部分。

  战国报警的烽燧系统比较发达,使用普遍。各国边境都设有烽燧。《史记・魏公子列传》载:“公子(无忌)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反映了当时边境烽燧报警的大致情况。又据《秦新V虎符》记载,当烽燧报警时,军事长官“虽毋会符”,也可以调动军队。 

  战国时期的烽燧报警并不局限于边境,在内地守城时也多有使用。如《墨子・号令》即云:“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可见烽燧应用于守城。《墨子・杂说》还记载当时曾借助于烽燧的多少来表示军情紧急的程度。  

  设置烽燧的具体方法,据《史记・魏公子列传》“集解”引文颖语,是“作高木橹,橹上作桔槔,桔槔头兜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常低之,有寇即火然(燃)举之以相告”。

  战国时期各国还普遍修筑亭、障等设施,用于军事上的守望警戒。如“秦有小亭临境”,这就是秦抵临魏境的守望小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修筑长城的目的:揭秘古代修筑长城的真实原因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据201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而国家文物局曾于2009年公布明长城调查数据,中国明长城总长为8851.8千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人,没有谁是不知道“长城”的。绵延万里的城垣巍立在群山起伏之间,“不到长城非好汉”是无数登上长城者最好的抒怀之语。所谓的长城,也称长墙、长垣,其实就是拉直、拉长的城墙,或者说是以中央王朝为核心、面向北方的浩大城防。长城自公元前七世纪前后开始修筑以来,到17世纪才基本停止,时间跨度达两千多...
· 修筑长城遇到的困难古人修长城遇到哪些困难
长城是人类历究上持续修筑时间最久的建筑工程。它的修建,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辽、金及明代等10余个朝代,持续近2000年的时间。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代,楚国最早修筑了防御别国入侵的"楚方城"揭开了中国历史上长城修建的帷幕。战国时期,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秦统一后,废弃了隔离各国的长城,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展和修缮,第一次形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余华里的长城,万里长城由此出现。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同时,长城沿线还建造了大量敌台与烽火台,有效地...
· 修筑长城的军事作用古代万里长城的军事功能
长城的军事意义长城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也是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前进基地。长城后侧纵深配备机动的军队以因应战事,而长城还不是防御的最前线,而是攻击起始线和交通线。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极远处,前线在长城以北一千公里。在古代,游牧骑兵虽然有优良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但是对於城垣防御体系却无能为力,因此长城的修建的确能够有效地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在冷兵器时代,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作用是卓有成效的。秦时,“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新书·过秦》)汉武帝时,“建塞徼、起亭燧、...
· 秦始皇修筑长城死了多少人?
至少是数百万人。万里长城的修建是中国历代王朝修建的结果。所以具体会累死多少工人,历史没有记载。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隋史中也有多次征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资料中说“有多少人为建造长城而被饿死,累死,甚至被指挥的人打死,几百万人修建长城,最后只剩下几万人了”所以应该说死人有百万以上。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候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万里长城”的名称,始于秦朝。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蒙恬伐匈奴开始,到始皇死后,秦二世赐蒙恬、扶苏死的时候(前210年)为止,共用5年时间筑成。据史籍记载,秦统一六国后,始皇派蒙恬将军带30万人...
· 讲历史——攻打柔然和修筑长城
?另一位与崔浩起冲突的大臣,是出身“细族”的刘洁。崔浩与刘洁的冲突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事件。《魏书·刘洁传》如此记载:洁朝夕在枢密,深见委任,性既刚直,恃宠自专。世祖心稍不平。时议伐蠕蠕,洁意不欲,言于世祖曰:“虏非有邑居,迁徙无常,前来出军,无所擒获,不如广农积谷,以待其来。”群臣皆从其议。世祖决行,乃问于崔浩,浩固言可伐。世祖从浩议。既出,与诸将期会鹿浑谷。而洁恨其计不用,欲沮诸将,乃矫诏更期,故诸将不至。……停鹿浑谷六日,诸将犹不进。贼已远遁,追至石水,不及而还。师次漠中,粮尽,士卒多死。洁阴使人惊军,劝世祖弃军轻还,世祖不从。洁以军行无功,奏归罪于崔浩。世祖曰:“诸将后期,及贼不击,罪在诸将,岂在于浩?”浩又言洁矫诏,事遂发。舆驾至五原,收洁幽之。刘洁在北魏朝中颇受重要,当时朝廷讨论一件大事,就是要不要征伐“蠕蠕”,也就是后来被称为“柔然”的这个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拓跋氏进入中原后,“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