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时期边疆政权的消长
隋、唐、五代时期边疆政权的消长,在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境内还有好几个与中原王朝并存的政权,主要有:突厥
在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境内还有好几个与中原王朝并存的政权,主要有:
起源于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后迁到今新疆天山北麓。公元5世纪被柔然征服,又被迁于阿尔泰山。但在6世纪中叶迅速强大起来,灭了柔然,建立起一个疆域广阔的汗国,其范围包括今内蒙古中西部、蒙古高原、贝加尔湖东西的西伯利亚南部、今新疆大部和中亚咸海、巴尔喀什湖以东的阿姆河、锡尔河、楚河流域,牙帐(首领驻地)建于今蒙古国杭爱山脉东段。
582年(隋开皇二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大致以阿尔泰山为界。东建牙帐于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鄂尔浑河西岸,西建王庭(王的驻地)于三弥山(今新疆库车北天山南麓)。
东于630年(唐贞观四年)灭于唐。682年(唐永淳元年)重新建国,史称后,疆域与被灭前大致相同,但其内部部族众多,各有领地,如叶尼塞河间上游有黠戛斯,贝加尔湖一带有骨利干,色楞格河流域有回纥〔hé和〕等,统治不稳定。44年(唐天宝三年)灭于回纥。
西于659年(唐显庆四年)为唐朝所灭。
回纥(回鹘)
回纥原为铁勒十五部之一,臣属于。天宝初灭后,基本上继承了它的疆域,牙帐仍建于今杭爱山和鄂尔浑河之间。因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与唐朝关系进一步密切。 788年(唐贞元四年)改称回鹘。以后又越过阿尔泰山向西扩展,驱逐吐蕃,取得了天山以北地区,并一度进入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但曾与回鹘〔hú胡〕结盟反对的葛逻禄由今额尔齐斯河上游西迁,设首府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所以西部中亚地区为葛逻禄所有。回鹘的后期重蹈了覆辙,在内乱和天灾中,于840年(唐开成五年)灭于黠戛斯。
回鹘人大部西迁,其中主要的两支以后又有了比较稳定的疆域。
西州回鹘,在天山东段今新疆乌鲁木齐至哈密一带,以西州高昌故城为都,又称高昌回鹘、高昌。到12世纪初,疆域扩展至塔里木河流域今库车一带。后成西辽属国,13世纪初归附蒙古,中叶后成为元朝直辖地。
河西回鹘,在河西走廊中段,而以甘州(治所在今甘肃张掖)为中心。11世纪前期灭于西夏。
另外有一支迁至葱岭以西的楚河流域,投奔葛逻禄,称为葱岭西回鹘,在10世纪初与葛逻禄等族共同建立黑汗(喀喇汗国)。
吐蕃
隋朝时青藏高原的各部族互不统一,中部有宝髻、孙波等,东部为党项、嘉良、附国,西部为女国、象雄,到7世纪初形成了三大势力――吐谷浑、苏毗(孙波、孙波如)和吐蕃。吐谷浑灭于隋朝,唐初复国,但635年(唐贞观九年)再次被灭,成为唐朝的一部分。而吐蕃在其赞普(首领)松赞干布时期崛起,由山南匹播城(今琼结县)迁都逻些(一作逻娑,今拉萨市),兼并了苏毗、羊同等部,又破党项、白兰,击败吐谷浑,取得其旧地,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不仅统一了青藏、康藏高原,而且占有今四川西部、滇西北等地。安史之乱后,吐蕃向东、向南扩展,取得了唐朝大片土地。8世纪后期至9世纪初,吐蕃的疆域达到极盛,西起葱岭,东至陇山、四川盆地西缘,北起天山山脉、居延海,南至喜马拉雅山南麓。9世纪中叶,吐蕃发生内乱,国势衰落,以后内部分裂。10世纪时,河陇地区只剩下一小部分,祁连山南麓的阿柴是原臣属于吐蕃的吐谷浑部落,在今青海地区的吐蕃族称为脱思麻,在原吐蕃中心地区的称为乌思,其东为波窝、敢,其西为藏,今阿里地区、克什米尔地区分为纳里、古格、布让、日托、麻域等部。
南诏
云贵高原上部族众多,唐初曾在今四川宜宾和云南姚安分别设置戎州、姚州加以控制。649年(贞观二十三年),乌蛮六诏之一的蒙舍诏在今云南巍山县建立大蒙政权。因其在六诏中地位最南,故称为南诏。8世纪初,吐蕃侵入云贵高原。为了对抗吐蕃,唐朝支持蒙舍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封为云南王,南诏迁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太和村)。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南诏并吞了东诏、西诏,并向东扩张,占领爨族地区。750年(唐天宝九年),皮罗阁反唐,攻陷姚州,次年起又依附吐蕃,连兵大败前往征讨的唐军,将唐军逐出云南,从此脱离唐朝。安史之乱后又向北扩张,并夺取周围地区,并在今昆明市境筑拓东城以控制东南部。794年(唐贞元十年),又转而联合唐朝反吐蕃,夺取了神川都督地(今云南剑川、鹤庆、丽江、中甸一带)和昆明城(今四川盐源县),又南征茫蛮、黑齿等部族。
南诏于779年(唐大历十四年)迁都羊苴咩〔miē 乜〕城(今云南大理市),其极盛疆域包括今云南全部、四川大渡河以南大部、贵州西部,以及缅甸北部那加山脉和萨尔温江以东地,老挝北部等地。
902年(唐天复二年),贵族郑买嗣夺取政权,次年建大长和国。928年(后唐天成三年)赵氏夺取政权,改国号为天兴。929年杨氏夺权,改国号为义宁。937年(后晋天福二年)段思平又取代杨氏,建大理国,定都大理(故羊苴咩城),以鄯阐(故拓东城)为东京。在此期间,该国疆域除东北略有缩小外,变化不大。
渤海
唐初灭高句丽后,高句丽故将大祚荣被安置在辽西的营州。后契丹叛乱占了营州,大祚荣率部进入��H地区,成为��H人的首领,在698年(唐圣历元年)建振(一作震)国,以显州(今吉林敦化市)为都。713年(唐先天二年)受唐朝封为渤海郡王,改称渤海。8世纪中叶,迁都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极盛时境内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疆域西到今吉林农安、梨树,辽宁昌图、宽甸,东至于海,北至黑龙江鹤岗、同江、抚远及以东,南至辽宁丹东市,东北至朝鲜龙兴江一线。
926年(契丹天显元年)为契丹所灭,改为东丹国,成为契丹附庸。928年,迁至辽东,982年并入辽朝。
起源于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后迁到今新疆天山北麓。公元5世纪被柔然征服,又被迁于阿尔泰山。但在6世纪中叶迅速强大起来,灭了柔然,建立起一个疆域广阔的汗国,其范围包括今内蒙古中西部、蒙古高原、贝加尔湖东西的西伯利亚南部、今新疆大部和中亚咸海、巴尔喀什湖以东的阿姆河、锡尔河、楚河流域,牙帐(首领驻地)建于今蒙古国杭爱山脉东段。
582年(隋开皇二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大致以阿尔泰山为界。东建牙帐于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鄂尔浑河西岸,西建王庭(王的驻地)于三弥山(今新疆库车北天山南麓)。
东于630年(唐贞观四年)灭于唐。682年(唐永淳元年)重新建国,史称后,疆域与被灭前大致相同,但其内部部族众多,各有领地,如叶尼塞河间上游有黠戛斯,贝加尔湖一带有骨利干,色楞格河流域有回纥〔hé和〕等,统治不稳定。44年(唐天宝三年)灭于回纥。
西于659年(唐显庆四年)为唐朝所灭。
回纥(回鹘)
回纥原为铁勒十五部之一,臣属于。天宝初灭后,基本上继承了它的疆域,牙帐仍建于今杭爱山和鄂尔浑河之间。因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与唐朝关系进一步密切。 788年(唐贞元四年)改称回鹘。以后又越过阿尔泰山向西扩展,驱逐吐蕃,取得了天山以北地区,并一度进入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但曾与回鹘〔hú胡〕结盟反对的葛逻禄由今额尔齐斯河上游西迁,设首府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所以西部中亚地区为葛逻禄所有。回鹘的后期重蹈了覆辙,在内乱和天灾中,于840年(唐开成五年)灭于黠戛斯。
回鹘人大部西迁,其中主要的两支以后又有了比较稳定的疆域。
西州回鹘,在天山东段今新疆乌鲁木齐至哈密一带,以西州高昌故城为都,又称高昌回鹘、高昌。到12世纪初,疆域扩展至塔里木河流域今库车一带。后成西辽属国,13世纪初归附蒙古,中叶后成为元朝直辖地。
河西回鹘,在河西走廊中段,而以甘州(治所在今甘肃张掖)为中心。11世纪前期灭于西夏。
另外有一支迁至葱岭以西的楚河流域,投奔葛逻禄,称为葱岭西回鹘,在10世纪初与葛逻禄等族共同建立黑汗(喀喇汗国)。
吐蕃
隋朝时青藏高原的各部族互不统一,中部有宝髻、孙波等,东部为党项、嘉良、附国,西部为女国、象雄,到7世纪初形成了三大势力――吐谷浑、苏毗(孙波、孙波如)和吐蕃。吐谷浑灭于隋朝,唐初复国,但635年(唐贞观九年)再次被灭,成为唐朝的一部分。而吐蕃在其赞普(首领)松赞干布时期崛起,由山南匹播城(今琼结县)迁都逻些(一作逻娑,今拉萨市),兼并了苏毗、羊同等部,又破党项、白兰,击败吐谷浑,取得其旧地,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不仅统一了青藏、康藏高原,而且占有今四川西部、滇西北等地。安史之乱后,吐蕃向东、向南扩展,取得了唐朝大片土地。8世纪后期至9世纪初,吐蕃的疆域达到极盛,西起葱岭,东至陇山、四川盆地西缘,北起天山山脉、居延海,南至喜马拉雅山南麓。9世纪中叶,吐蕃发生内乱,国势衰落,以后内部分裂。10世纪时,河陇地区只剩下一小部分,祁连山南麓的阿柴是原臣属于吐蕃的吐谷浑部落,在今青海地区的吐蕃族称为脱思麻,在原吐蕃中心地区的称为乌思,其东为波窝、敢,其西为藏,今阿里地区、克什米尔地区分为纳里、古格、布让、日托、麻域等部。
南诏
云贵高原上部族众多,唐初曾在今四川宜宾和云南姚安分别设置戎州、姚州加以控制。649年(贞观二十三年),乌蛮六诏之一的蒙舍诏在今云南巍山县建立大蒙政权。因其在六诏中地位最南,故称为南诏。8世纪初,吐蕃侵入云贵高原。为了对抗吐蕃,唐朝支持蒙舍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封为云南王,南诏迁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太和村)。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南诏并吞了东诏、西诏,并向东扩张,占领爨族地区。750年(唐天宝九年),皮罗阁反唐,攻陷姚州,次年起又依附吐蕃,连兵大败前往征讨的唐军,将唐军逐出云南,从此脱离唐朝。安史之乱后又向北扩张,并夺取周围地区,并在今昆明市境筑拓东城以控制东南部。794年(唐贞元十年),又转而联合唐朝反吐蕃,夺取了神川都督地(今云南剑川、鹤庆、丽江、中甸一带)和昆明城(今四川盐源县),又南征茫蛮、黑齿等部族。
南诏于779年(唐大历十四年)迁都羊苴咩〔miē 乜〕城(今云南大理市),其极盛疆域包括今云南全部、四川大渡河以南大部、贵州西部,以及缅甸北部那加山脉和萨尔温江以东地,老挝北部等地。
902年(唐天复二年),贵族郑买嗣夺取政权,次年建大长和国。928年(后唐天成三年)赵氏夺取政权,改国号为天兴。929年杨氏夺权,改国号为义宁。937年(后晋天福二年)段思平又取代杨氏,建大理国,定都大理(故羊苴咩城),以鄯阐(故拓东城)为东京。在此期间,该国疆域除东北略有缩小外,变化不大。
渤海
唐初灭高句丽后,高句丽故将大祚荣被安置在辽西的营州。后契丹叛乱占了营州,大祚荣率部进入��H地区,成为��H人的首领,在698年(唐圣历元年)建振(一作震)国,以显州(今吉林敦化市)为都。713年(唐先天二年)受唐朝封为渤海郡王,改称渤海。8世纪中叶,迁都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极盛时境内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疆域西到今吉林农安、梨树,辽宁昌图、宽甸,东至于海,北至黑龙江鹤岗、同江、抚远及以东,南至辽宁丹东市,东北至朝鲜龙兴江一线。
926年(契丹天显元年)为契丹所灭,改为东丹国,成为契丹附庸。928年,迁至辽东,982年并入辽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隋唐五代服饰:隋唐时期的腰带
隋唐时期的腰带随着地位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等级。隋唐时期,鞢带已是男子常服通用的东西,鞢是革带上以备挂物的小带子,已于前章叙述。因鞢带是从西北少数民族流入中原,至隋唐而盛行,故在隋唐初期,革带上所系鞢较多,盛唐以后减少,少数民族和东西邻国所系鞢较多,汉族所系较少,这是生活方式不同的缘故。过着游牧流动生活的少数民族,居无定处,需要随身携带弓、剑、砺石(磨刀石)、火镰、帉(音芬,大巾为帉)帨(手巾)、针筒、算囊之类生活器具,带得越齐全,使用时越方便。汉族过着定居的生活,腰间东西挂得太多,反而感到累赘。北朝末期和隋唐初期,以鞢带上銙的质料和数目多少表示服用者身份高低,最高级的革带装十三銙,为皇帝及高级大臣所用。銙的形状有变化,唐太宗赐给功臣李靖的十三环玉带,銙形七方六圆。唐韦端符在《卫公故物记》讲他见到的十三环带,銙形方者七,挫者二,隅者六。十三銙各附环,佩笔一,火镜二,大觿小觿各一,笇囊二,椰盂一...
· 隋唐五代服饰:隋唐时期的半臂
半臂似今短袖衫,因其袖子长度在裲裆与衣衫之间,故称其为半臂。公元605年至617年间,隋代的女子流行半臂,这是将短袖衣服套在长袖衣服外面的穿法。在中国隋唐时期,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多穿在衫襦之外。流行于隋代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唐代传至民间,历久不衰。唐代女装中极为常见的新式衣着。这是一种短袖的对襟上衣,没有纽袢,只在胸前用缀在衣襟上的带子系住。半臂的衣领宽大,几乎都可以袒露出来。唐代妇女们穿用半臂时,有的把它罩在衫、裙的外面,有些像今日的短风衣一样。在唐代,半臂更为普及,不仅男、女都可以穿用,而且进入宫廷常服的行列。隋彩绘仆侍陶俑群,梳平云髻,小袖衫,高胸裙,河南博物院藏半臂的兴盛时期是在唐代前期,中期以后便有了显著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唐代前期的女装与后期有明显的不同。前期女装大多窄小细瘦,紧贴身体,袖...
· 隋唐五代服饰:隋唐五代时期的服饰纹样
隋唐五代时期除政府官员按制度穿用规定花色的官服之外,一般生活服装流行图案花式丰富多彩。大体有如下各大类:(一)联珠团窠纹纹样基本骨骼为平排连续的圆形组成作用性骨骼,圆周饰联珠作边饰,圆心饰鸟或兽纹,圆外的空间饰四向放射的宝相纹。这种形式受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6年至640年)的影响。也可能是当时出口贸易适销的花样。盛行于北朝至唐代中期。(二)宝相花纹由盛开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叶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对称的规律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花纹。灵感来自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三)瑞锦纹由雪花的自然形态加工成多面放射对称的装饰形态,寓"瑞雪兆丰年"的吉祥含义。(四)散点式小簇花、小朵花取花叶的自然形做成对称形小簇花,作散点排立。流行于盛唐。(五)穿枝花以波状线结构为基础,将花、花苞、枝叶、藤蔓组合成富丽缠绵的装饰纹样。流行于唐、宋、明、清。也称唐草纹。(六)鸟衔花草纹...
· 隋唐五代时期--迁徙
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发展、大变迁时期。何姓人作为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之一,也随之发生了诸多重大变化与调整。一方面,随着士族门阀制度的土崩瓦解,作为何姓代表的魏晋南北朝4大郡望,也开始逐渐消亡,何姓人因而更进一步散布到华夏大地的广袤原野中。特别是何姓人开始向江南各地迁徙流动。据台北县《何氏族谱》记载,唐高宗仪凤年间(约676年),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何嗣韩,随经略使陈元光进入福建,不久定居于福建。到唐僖宗时,固始何姓人再次随王潮、王审知进入福建,被授予安抚使,分田划地,受到表彰。此后,庐江何氏也多次迁入福建,并由福建进入广东、浙江沿海地区。据《何氏族谱・总世系图》与《客家何氏源流》记载,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之年),庐江何旦及其子孙,先后迁到了广东梅州、潮洲、福建汀州地区。另有一些何姓支系进入了浙江、贵州、云南地区。此间的何姓名人中,既...
· 隋唐五代服饰:五代时期的妇女服饰
五代时期女子与唐相比纤细瘦弱,社会风尚的改变是时尚主要因素。晚唐,五代虽然盛世末期,却不再崇尚奢侈华丽,转而变得现实和崇尚功能,襦裙腰身的下移,相比高束胸腰线,便于穿着与行动,男子幞头变得硬挺,更加的理性。晚唐和五代以后的着装不再以繁多而美,反而更加追求朴实简洁。五代女子襦裙变窄,帔帛变变狭长,体现了这一时期审美的特点。晚唐、五代服饰不再追求浓重和艳丽,转而追求一种淡雅。这主要体现在五代女子服饰色彩以及发式装饰的变化上。女子的服饰与唐代妇女圆润丰硕的造型截然不同,她们的服装整体显得修长细巧,上身为贴身、窄袖的交领短衫或直领短衫,穿宽松的长裙,裙裾拖在身后有几尺长,长裙的上端一直系到,胸前还束有绣花的抹胸。衣裙大多用丝带束紧,长出来的丝带像两条飘带一样垂于身前。这一时期的妇女仍然流行披绣花帔帛,只是帔帛长且窄的多,显得富于变化而飘逸灵动。韩熙载夜宴图五代服饰与唐代服饰不同的是,“帔帛较唐代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