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代的军制

2017-05-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91
转发:0
评论:0
清代的军制,清代军制是从八旗制度发展而来,并以旗作为军事编制的单位。满族崛起于东北初期,
  清代军制是从八旗制度发展而来,并以旗作为军事编制的单位。满族崛起于东北初期,军制即政制,两者并无重大区别。随着后金国势力的迅猛发展,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开始定八旗年军官职名,按班章京相当于总兵,梅勒章京相当于副将,甲喇章京相当于参将,牛录章京相当于守备。九年,增编蒙古八旗,设官与满洲八旗同。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又增编汉军八旗,设官与满洲、蒙古八旗同。因此,在入关前夕,清朝在关外,已有满、蒙、汉军共24旗,兵额达10余万人。各旗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旗籍的,均有军籍。当时,各旗主即为一旗之长,身兼行政长官与军事指挥官双重责任,组织比较单纯,指挥也比较灵活有效率,令行禁止,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但应指出,这种严格地按照不同民族组成不同军队的原则,虽然各旗在编制形式上大体相同,但它们的兵源、待遇以及在政权内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不相同的。满洲八旗是清代军事力量的核心,蒙古和汉军八旗始终处于附庸的地位。
  清自入关以后,正规军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满、蒙、汉军八旗兵;另一种是绿营兵。在兵源上,八旗兵是世代军籍,绿营兵是由招募而来的。在理论上,在八旗内部仍然保持着“人尽为兵”的制度。但由于入关后八旗子弟繁衍甚多,而各旗的军额却有一定的数量限制,故此,只能按照兵种类别和规定的额数,在旗下各佐领所属人丁内挑选一部分入伍,称为“额兵”。“额兵”以外有“随甲”,是军官的随从。此外均称为“余丁”。“余丁”仅能领一份钱粮以维持生活,不能领全份军饷。“余丁”和不满16岁的“幼丁”,可以被挑选为“养育兵”,亦即预备兵。在绿营方面,它的编制基本上是沿袭明代而来的,初时多是入关后改编的明军和新招的汉人部队,以后补充的兵员则是由应募而来的,是一种雇佣兵。

  在编制上,八旗兵又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禁旅”,是八旗兵中留驻京城的部分,是禁卫军性质的部队。在这支禁卫军中又可以分为郎卫和兵卫两种。郎卫又称亲军营,主要负责保卫宫廷和作为皇帝的随从武装,是皇帝身边的亲军。郎卫俱由领侍卫府统辖,全部官兵都是从正黄、正白、镶黄等所谓上三旗的人员中挑选的,由这三个旗各派二人为领侍卫大臣以率领之。兵卫主要负责卫戍京师的工作。在兵卫中又分护军、骁骑、前锋、步军各营。又在各营内(包括亲军各营)挑选更精锐者编为神机营、健锐营、火器营、虎枪营等特种兵。这些特种兵都受过专门的训练,配备有当时最锐利的武器,清廷企图不断以新的军事技术和装备来加强自己的亲军,作为王朝的基本力量,不但用以保证皇帝的绝对安全和畿辅地区的稳定秩序,亦用以镇慑其他各军。

  驻防八旗是清廷分别派遣在全国各地的武装力量。驻防制度是与清朝的军事征服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满族在向外扩张的时候,每得一地,总要留一小部分军队来驻守,用以确保占领并监视当地的人民。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后,陆续派军队驻扎在保定、德州、江宁、济南、太原等地,遍及于全国务冲要大城。另外,在盛京、北京、江宁、杭州、成都、广州等地设驻防将军,负责统辖本区内的八旗部队,集中较多的军队作为控制各地的据点,遇有什么警报,便于就地迅速。正因此,驻防各地的旗军就必然处在同当地人民对立的地位,对于人民的压迫和拢害比一般军队更甚。但另一方面,清王朝对于驻守在各地的八旗军也是不放心的,它最惧怕驻防八旗与汉族人民在长期共处当中会被自然融合。因为由一个人口较少、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对全国以汉族为首的人口众多、又富于反压迫传统的各族人民实行统治,本来是不容易的。于是清朝统治者便从维护统治及其狭隘利益出发,制定了许多限制驻防各地的八旗军和当地各民族之间交往的规定。一方面,一再鼓励他们保持“国语骑射”的习惯,定期演习考试,以保持武装的力量,抵抗融合的自然趋势:另一方面还规定,旗人不许与当地各族人民通婚,旗人子弟不许在驻地应科举考试,甚至规定驻守各地的八旗军及其家属必须与当地人民分界而居,另立“旗城”。最初还规定,连驻防官兵身故之后,也必须把骸骨运回北京埋葬,家属必须回京居住,不许在当地入籍。这种人为地制造民族间隔阂和抗拒民族之间自然往来融合的做法,正如同此前各个封建朝代从大汉族主义出发对少数民族强迫同化一样,都是反动的。

  绿营的编制和八旗兵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因袭了明军的建制。大体上是以营作为军队的基层单位,每营应有兵500人。除少数留驻北京的称为京营(又称巡捕营),隶属于步军统领外,绝大多数都分驻各省。按照地方的大小远近、险要程度等决定驻扎的营数。绿营由地方上的总督、巡抚、将军等统辖。由总督统辖的叫“督标”,巡抚统辖的叫“抚标”,提督统辖的叫“提标”,总兵统辖的叫“镇标”,将军统辖的叫“军标”(只有四川、新疆设置)。除此之外在有些地区,还没有“河标”和“漕标”。标以下设协,副将统之,协以下设营,参将、游击、守备分别统之,营以下还有讯,千总、把总、外委等分别统之。就兵种说,有马兵、战兵、守兵之分,濒海濒江之地还有水师。清初绿营兵有90多万,康熙以后缩编为60余万。由于普遍吃“空额”,实际上远远不到此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代的军制
明代的军事机关体制是经过几度调整变革然后才比较固定下来的。以中央军事领导机关来说,起义时期,朱元璋以都元帅身份自主行枢密院事,全盘军事,以后,改行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设大都督一人,名义上是“节制中外诸军事”,其实,一切大小军政,包括军官任免、军队调遣、战役指挥、战略考虑等,都由都元帅决定,大都督府不过是主持后勤给养。军丁军户管理、考绩、马政等日常事务。大都督当然也要统军作战,但只能奉命进止,不许擅作主张。当时,朱元璋在行中书省内设户、礼、刑、工四部,独不设吏、兵二部,正说明人事和军事大权不容假借于人。即使如此,到吴元年(公元1364年)还是对此作了部分的调整,虽然仍保留大都督府,但裁免去大都督一职不设,改设左、右都督、同知都督、副都督、佥都督若干人,均为大都督府的长官。很显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众设多官而分其事权。明王朝建立后,在中书省下的六部已有兵部,这对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帝国来说,是实不可...
· 历话——军制
?春秋时的军制是最凌乱的。它的详细情形,匆促之间,不能确考。本章所说,多半只是一些假定,请大家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无疑问的事实!据说古代是行赋兵制的。周制:五百七十六家合贡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以次更调人民为兵。这种记载与其他许多记载矛盾,自然是不能整个相信的。大致周时寓兵于农,人民平时三季务农,一季演武,又在四季农闲的时候举行狩猎以讲习武事,三年大演习一次。遇到战事,便征民为兵。但在平时国家必定也有常备军的,一个正式的国家决不能没有固定的军队。春秋以前的战争,兵数不甚多,所以人民不十分感到痛苦。春秋时盛行兼并,争战频繁,兵的数目也便渐渐增加。据记载,鲁僖公十五年,晋作州兵;成公元年,鲁作丘甲;昭公四年,郑作丘赋:其事不可详考,大抵都是一种增加军赋的制度。春秋时的军队组织,记载既凌乱,又缺乏。据较可靠的《齐语》的记载,管仲所定的保甲制是:五人为一伍,十伍(五十人)为一小戎,四小戎(...
· 论明朝军制的演变
朱元璋以武力夺取政权后,统一全国武装力量的编制、体制,建立了一系列军事制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仅就正规军的兵役制度、组织编制、领导体制和军饷供应等方面的变化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至于地方武装力量的变化另作讨论。一明朝实行三种兵役制度:世兵制、募兵制和征兵制。明初没有募兵制和征兵制,只有世兵制。世兵制的军士编制在卫所中,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守卫地方,一是屯田生产。守卫地方城池的称守军,进行屯田生产的称屯军。屯军以屯田生产的收获供给自己也供给守军。整个军队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武装集团。因此朱元璋说:“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注:《续文献通考》卷一二二,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世兵制和自给制是明初军队的两大特点,有其价值。但这两种制度本身的弊端则决定了卫所军必然走向衰败。军队是一个武装集团。它担负着对内百姓反抗,对外抵御外敌侵犯的任务,需要不断增强战斗...
· 夏朝和商朝的军制有什么不同?夏商朝代的军制差异!
夏朝和商朝的军制有什么不同?夏商朝代的军制差异!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夏朝军制夏朝是我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关于夏朝的军制虽然现存的史料很少,但有限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它是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军制的开端。这一时代,在国家已经形成的同时,军队也随之产生,它建立了战时军队编组和奖惩制度。夏王朝原本是脱胎于氏族社会的部落联盟,掌握国家政权的夏后氏只是众多部落中力量最强大者,处于天下“共王”的地位。夏后氏建立以奴隶贵族为骨干、“众”(平民)为基础的国家军队赖以“守邦”。被夏后氏征服和承认其共主地位的各部落作为政治实体而存在,有各自的武装组织,有出征的义务。作战时夏王根据需要,或征集间接统治地区的“众”,或同时征召直接统治区以外的异姓部落出战,夏王朝实行兵农合一的制度,即居则为民、战则为兵。《左传·哀公元年》关于夏王少康以“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复国的记载,有的学者据此认为“旅”为军队兵员建制...
· 监军制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清朝时期为什么要废除监军制?
监军制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清朝时期为什么要废除监军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监军制度是一项特殊的军事制度,古代监军都是临时差遣,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汉武帝时置监军使者。东汉、魏晋皆有,称监军,也称监军事。又有军师、军司,亦为监军之职。隋末以御史监军事,唐玄宗始以宦民为监军。中唐以后,出监诸镇,与统帅分庭抗礼。明代以御史或宦官为监军,专掌功罪,赏罚的稽核。清朝时期废除。监军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年代约在春秋末年。此后,从秦、汉直至明代文献中,均程度不同地说明设置过这一官职。然而,作为一项制度,监军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盛衰是不同的。所谓监军,实际上是古时候中央政权监督将帅、控制军队的一种方式。古代监军制的形成和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可以作为监军制的初创期。在一些史料记载中,有不少以“监军”这一职位行使权利的例子,比如秦始皇时曾使长子扶苏去上邵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