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靖难之变

2017-05-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3
转发:0
评论:0
靖难之变,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杉涛唬年号建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杉涛唬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即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决定先削那些力量较小的藩王,于是首先袭执周王朱桑ㄑ嗤踔扉Φ耐母弟),把他废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于大同,囚齐王朱捎诰┦Γ湘王朱柏死。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燕王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建文帝以为准备停当了,便秘密下令擒拿燕王,但是没有成功,燕王朱棣即起兵南下。这时建文帝已无大将可用,因为元功宿将早已被朱元璋除掉,只好起用幸存的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纨F子弟李景隆继续讨伐,均被朱棣打得大败。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结果朱棣得胜,占领南京,即皇帝位,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让”姓源于“靖难之变”?
扬子晚报网讯昨天,金陵晚报“追寻姓氏起源”的报道登出后,就引起了不少市民对姓氏起源的关注,也有很多读者打电话来,讲述与姓氏有关的趣事。读者王子木说,早在2000年时,他就关注过一位湖北让姓老人的家谱。结果发现,这个少见的“让”姓起源与南京有密切的关系,其祖先有可能是下落成谜的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建文帝隐居民间改姓“让”?王子木说,根据他搜集的资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以后,时年21岁的朱允炆在南京即皇帝位,史称明惠帝;又因他年号“建文”,又称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由于担心各地藩王威胁中央集权,采用信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仿西汉景帝削藩,结果手握重兵、早就对皇位旁落不满的燕王朱棣在北平(今北京)起兵,以“靖难”为口号发动了这场争夺皇位的国内战争。经过三年战事的反复争夺,朱棣于建文四年(1402年)夏率部进入南京城,取代了建文政权而夺得了皇位,史称明成祖。在这场靖难之役中,建...
· 靖难之变的起因是什么?它造成了什么影响?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
· 靖难之变后,李景隆为什么没有被杀?
靖难成功,新皇帝杀了很多大臣,为什么没有杀李景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从北平到京城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这距离对于朱棣来说就是成功的路,只要在这条路上打下去,一旦胜利那么天下就是他的了。燕王经历才重重困难,屡次遭遇失败,才能走到皇帝的宝座前,对于权力他是很像马上拿到手的,就像老虎看到了鲜肉,松鼠看到了松果,这权力是很难抵挡的。在遇到李景隆这段时间,其实才是北军比较弱小的时候,是最容易被消灭的阶段,而因为当时北军数量有限,支持的人更少。这个时候李景隆的出现却给了北军机会,北军在这时候就喜欢这样的对手,偏偏这个时候出现,也是非常巧合的,有的时候我会想,靖难这件事情好像就是老天定要让他成功的,每次遇到危机都能安然度过。很多人认为李景隆是个细作,后来他的确成了奸细,不过在战争初期,我想他还是想守护皇权的,并不想和这个朱棣穿一条裤子。在白河沟战役中...
· 靖难之战
明建文元年(1399)至四年,燕王朱棣战胜建文帝朱允□、夺得帝位的战争。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病逝。太孙朱允□继帝位,年号建文。他与朝臣齐泰、黄子澄共谋削藩,先后削除周、湘、代、齐、岷五王,危及朱棣王位。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在北平(今北京)援引“祖训”,以讨伐“□恶”为名举兵,自称“靖难”之师,连取居庸关、怀来、遵化等地,巩固了北平基地。建文帝在京师(今南京)闻讯,急命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军30万北征。主力进抵真定(今河北正定),前锋据雄县(今属河北)。朱棣乘耿军新至不备,主动出击,八月十五夜袭雄县城,全歼耿军前锋9000人。继而伏击耿军援兵,俘都指挥潘忠⒀钏伞6后率师至真定,又歼耿?万余人。八月底,建文帝命曹国公李景隆代耿炳文为大将军,领兵50万进驻河间(今属河北),再次北征。朱棣为引诱李军仓促来攻,只留少部兵力守北平,自率主力绕道袭取大宁(在今内蒙古宁城县境),合...
·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藩王造反成功的战役,燕王朱棣推翻了侄子朱允炆的政权登上皇位。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故,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朱允炆温文尔雅,宽和孝顺,从小接受儒家教育,梦想着实行理想主义中的仁政。但他实际上毫无国政经验,又缺乏坚韧性格。此时,朱元璋分封的25位藩王雄踞一方,俨然是当地土皇帝,对刚继位的建文帝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威胁。建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在儒家学者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下开始大刀阔斧推行新政,激进的削藩政策,使藩王们受到威胁。建文帝先后削去了周,齐,湘,代,岷五代亲王,他们或被软禁或是自焚而死,藩王和朝廷的关系开始决裂。建文元年(1399年),当削藩的刀子即将动到燕王朱棣的头上时,朱棣先发制人起兵反抗。建文帝朱允炆靖难之役的另一个主角,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长期统帅雄兵,多次参与北方军事活动,在北方军队中威望渐盛,一跃成为当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