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宋朝的府州军监

2017-05-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33
转发:0
评论:0
宋朝的府州军监,州府军监并不是完全同级的,军监都有两种,分别称为大军监,小军监。级别也不同,
   州府军监并不是完全同级的,军监都有两种,分别称为大军监,小军监。级别也不同,大军监和州府同级,小军监则否,与县同级。一般来说大军多,小军少,小军的来源是镇,待会我会再讲到。大军的来源一般是小军升级,或是边疆军事需要,级别不能太低。但大军虽然说是州府同级,但管县的例子并不多,一般下面设的是堡和寨。小军又有两种,一种做为独立行政单位,属于州府,有直辖地,也管民。还有一些设在州府治所,如江州即有军额,军城在州城内,不管民,也属小军。

  监,以经济目的而设,不但有与州府同级的,只有一个,云阳监。还有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的(绝对不会属于军监),很多,还有隶属于县的,也不少。小监也有管民不管之分,和军类似。

  最基本的一级行政区域为州和府,府可以说是州的特例。我们一总说吧。说到州府就不能说到唐朝,这是息息相关的。最开始,全国没有府,全都是州。即使唐朝建都之地长安,最早也只是雍州。后来为了表示与众不同,建,别称京兆府或长安府(只是因为首县是长安县),实际上并没长安府这一正式称呼,唐朝只有。当时同等待遇的有,北京太原府(龙兴之地,李渊起兵),东京洛阳府(洛阳,沿隋东都置)。长官,长安称京兆尹,太原洛阳称府尹,正式官称也没有府这个字,且府尹不常置,只以亲王为之。很快地,北京撤了,又变成了并州。东京则设东都留守。唐末至五代,有些州开始因为各种原因升格。如玄宗逃蜀,蜀州建南京,后废京改成都府。肃宗举义,改岐州为凤翔府(后又改回岐州,《江南逢李龟年》诗首句为“岐王宅里寻常见”可证),不一而足。皆因一时政治需要而设。可视为特殊的州。经五代而至宋初,全国共有十府。有宋一代,建府也不多,多因是入继大统的皇帝之潜邸而升州为府,如重庆府。但有一点,升府的州一定都是大州,军额也一定是节度州。所以,府完全可以看成州的一部分。以府统州和大规模地设府是元明的事了。

  州,是最普遍的。州之上没有任何正规的行政区划。但不正规的行政区划则是一直有的。

  隋开皇九年,并全国八百多郡为二百多州,一改东晋南北朝的一摊糟的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把以前的什么侨州郡县,空头州县全部革除,所有州县都以实地为依据,而不以户口为依据。但这样下来,中央直接掌握二百多个行政单位自然有困难,便有都督府之正规化。当时全国有三十州为都督府州,刺史兼都督(分大都督,中都督,都督三级)之职,分管各州。大都督府如秦,青,并,雍等,中都督府如蜀,杭,都督府如桂,广。各都督府所辖地域也称“某管”,如“桂管”, “广管”。都督府设都督,长史,司马等职。都督不常设,以亲王为之,杨广就是扬州大都督。多以长史为长官。司马为副职。下设别驾,参军,录事,从事,等等。这一制度一直用到唐初,秦琼,程知节,尉迟敬德等都当过都督之职。唐高宗时,废都督府。又成为实际上的州县二级制。唐朝有道的说法,始于太宗置十道采访使。分全国为十道,可见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但这不是正规的行政区划,只是一种习惯。北宋初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王存的《元丰九域志》基本上就是按十道的顺序来讲述的。但,这一行政区划并不存在。真正在州之上的,只有节度使,是比较固定的,即为为祸唐朝一代的节镇。节度使最初置于高宗时,以备西陲。旋设旋废。到武周以中宗睿宗两朝,渐成常设之职。所管的州也开始固定下来了。但在全国并不普遍。只在有军事需要的地方设。当时最大的四个节镇就是,陇西和范阳,卢龙,魏博(后三者又称河北三镇)。安史之乱后,战乱兼于内地,即使如江南,四川等没打仗地方,出于防备,也开始设节镇(不一定是节度使,可以是观察团练防御使)。到唐宪宗元和年间,全国除畿内,共分为四十七镇。此时,州刺史已经变成了节镇长官的属吏了。节镇的长官,一开始按照官职的大小,分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都没有隶属关系,职权都差不多。后来,各节度使开始对自已所管的州的刺史授予防御使团练使的职位,就开始混淆起来。总之一点,节度使(兼管内观察使)和观察使肯定是独立的。防团则不一定。使额固定于州。所以开始全国的各个州有了节度州(有节度使或观察使),防御州,团练州,军事州(只有刺史)之分,并一直沿用到宋金辽西夏。如宣州,长官应为宣歙等处管内观察使兼宣州刺史,一般就只称宣州观察使。节镇有两个名字,一个为节度名,如汴宋,魏博,卢龙,一般来说以地名称,另一个称为军号。如定海军,威远军,威胜军,等等。这些都是固定的。有时用节镇名,有时用军号,有些不太清楚的人就会搞错。只有节度镇才有军号,防团则无。手上没书,否
  则顺便把大的都写上来。

   宋初承唐五代十国之制,设节镇。杯酒释兵权后,大力推广文官(尤其是京朝官外派)管地方,收兵权,聚全国精兵为禁军屯于畿内,而以地方汰剩之兵为厢兵,仅供杂役驱遣。节度留后观察防御团练刺史等渐成虚衔。实权尽为知州所夺。但各州的军额仍保留,且时有升降。变成了州的一种等级。北宋设路,专指转运使路,转运使分诸路转运使,和随军转运使,听官名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但他还有一个职责,就是监督考核路内州府长官。路的长官不单单是转运使(简称运使),还包括转运副使(运副),转运判官(运判),可能同时设,也可能只设一个。按照资历阶官高低授职。都称为监司。监司还包括诸路提举常平(常平是常平仓的简称,管籴平米价),提举茶马,提举茶盐,甚至包括官位卑小的走马承受(原称勾当公事,避高宗违),都在广义的范围之内。凡是有监责州府长官职责的都算。但,路可以算是一个正规的行政区划,北宋的转运使路,南宋安抚使路,都是固定的。区别在于,北宋的转运使有专官,无治所,南宋安抚使则以其兼驻在州府的知州(知府),管军民之事,权力大于北宋时。


  州上的讲完,现在讲州固有的等级。州除了上面讲的节防团军的区分外,还有一个分等级的方法。唐朝刺史是有固定品级的,每个州的刺史是几品官,就按照这个等级来分。这个等级的划分是这样的。全国除了府外,所有的州分为七级。刺史的品秩也从正四品下到从五品下。七级为,四辅,八雄(这都是因为近畿内的十二个州),望,紧,上,中下后面的五级主要以户口为定夺,当然也考虑一些其它的原因。这一制度为宋朝沿用,但已经和知州的官品没什么绝对的关系了。大军监都于下州同。这两套制度是独立的。下州也有节度州,当然,辅雄望紧里边绝少有军事州也是事实。

  这一制度,在县上也有反映。县令从从六上到正八下,分的档次更细:赤(唐朝的京兆,宋朝的开封府驻地):唐朝的长安,万年,宋朝的祥符,开封。次赤(陪都的治县):河南县,洛阳县。及唐朝的成都县,太原县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统监府
机构设置内设机构总务部农商工务部警务部外务部法制审查会所属官厅通信官署铁道管理局法务院财政监查厅观测所地方机关京城理事厅仁川理事厅釜山理事厅元山理事厅镇南浦理事厅木浦理事厅马山理事厅历任统监第一任:伊藤博文1906年3月3日就任第二任:曾祢荒助1909年6月14日就任第三任:寺内正毅1910年5月30日就任、兼任陆军大臣副统监曾祢荒助:1907年9月21日-1909年6月14日山县伊三郎:1910年5月30日-参考文献浅野丰美‘帝国日本の植民地法制―法域统合と帝国秩序’(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8年)ISBN4-815-80585-7
· 监军
简介监军之名最早见于春秋时代齐景公以司马穰苴为将,以宠臣庄贾为监军。秦始皇命蒙恬率兵防御匈奴,以太子扶苏为监,是为太子监军之始。至南朝时,监军发展成为“典签制度”。隋末,常以御史监军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以后,开始委派宦官担任监军,职权为“监视刑赏,奏察违谬”,唐代监军制度完备,主要原因在于府兵制的瓦解、募兵制取而代之以后,朝廷无法有效控制地方军队,必须使用监军制度。安史之乱后,置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羽林六军辟仗使,以宦官充任。唐朝中后期,宦官权势开始坐大,甚至有废立皇帝之权。直到唐昭宗天复三年,朱温尽杀宦官,唐代宦官监军制度告终,至此监军制度亦走向衰落。宋朝的基本国策是强干弱枝,“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将不相习,可以有效控制地方军队,因而逐渐不需要监军一职。宋代以后各朝代,时设时不设。
· 北府军
历史肇建之初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由于前秦已一统北部中国,东晋王朝受到空前的军事压力,因此诏求良将镇御北方。当时的权臣谢安遂任命其侄子谢玄应举。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其时广陵和京口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谢玄到任后,在这些人中选拔骁勇士卒如刘牢之等,建立了一支军队,太元四年(379年),谢玄改镇京口,因为当时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军得名北府兵。淝水大胜太元八年(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乘势追击,刘牢之更一度追到河北的邺城,北府军从此一战,史上留名。王恭起兵太元十二年(387年),晋孝武帝与丞相司马道子着手加强皇权,以河北战事不利(滕恬之败于翟斌、张愿叛降慕容垂)为由解除了谢玄对北府军的领导权,宗室司马恬、外戚王恭先后代之。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王恭因不满朝政而率北府军起兵反晋,次年刘牢之倒戈背叛王恭...
· 五军都督府
包括中军都督府:掌南直隶.河南都司.中都留守司左军都督府:掌浙江都司.辽东都司.山东都司右军都督府:掌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四川都司.四川行都司.广西都司.云南都司.贵州都司前军都督府:掌湖广都司.兴都留守司.福建都司.福建行都司.广东都司.江西都司后军都督府:掌北直隶.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配置各都督府,都督初间以公、侯、伯为之,可参与军国大事;后率以公、侯、伯署府事,同知、佥事参赞军事。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其属有:经历司经历(从五品)都事(从七品)参考文献《明史·兵志一》参见明朝都司卫所列表卫所制都指挥使司
· 宋朝的40多万大军为何始终未攻下幽州城
公元979年,刚刚站稳脚跟的宋太宗赵光义亲自统帅宋朝精锐力量40多万,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北伐。此战的目的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当年坑爹的石敬瑭把这片领土送给了辽国人,中原王朝从此失去了战略屏障。因此作为军事爱好者的赵光义决定亲自出马收复失地,他想超越自己的哥哥,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当时宋朝内部一直认为他的皇位来路不正,真正的继承人应该是赵德芳。一、宋军久战疲惫,后勤不足979年正月,宋太宗出兵20万北伐北汉,在赵光义看来自己收复北汉易如反掌。但是他忘了,他的哥哥赵匡胤三次进攻北汉都没有成功,就连赵匡胤的老上级柴荣也曾进攻北汉,可惜也以失败告终。此次宋军进攻北汉的军事行动并不顺利,宋军虽然包围了太原城,但是久攻不克。在这样的情况下,宋太宗再次命令后方的宋军前往增援,而且他本人御驾亲征。截止宋太宗抵达太原城下时,围城的宋军超过了40万。经过4个月的反复厮杀,在5月初,北汉宣布投降。北汉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