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滹沱之战
阳城、滹沱之战,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945年)至三年,在契丹灭后晋之战中,后晋军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945年)至三年,在契丹灭后晋之战中,后晋军转守为攻,遭契丹军反扑,先于阳城(今河北清苑西南)之战以少胜多,继而在滹沱之役全军败降的作战。
开运二年初,契丹军于榆林店(今河南安阳北)战败撤兵后,后晋廷即集结兵力于定州(今属河北),欲乘势转守为攻。三月,后晋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杜重威统领诸军北上,连取泰州(今河北清苑)、满城(今河北满城北)、遂城(今河北徐水西北)3城,俘获契丹酋长没刺以下吏卒2000余人。契丹帝耶律德光闻后晋拥兵逼近,即率8万铁鹞骑军驰突轻疾,南向反扑,欲倚骑兵优势,野战追歼后晋军,进取京师。杜重威惧而退兵,至阳城被契丹军追及,乃结阵边战边撤,南行10余里,被契丹军四面合围于白团卫村。后晋军被迫埋鹿角立行寨防御,时东北风自傍晚起,愈刮愈甚。耶律德光欲尽歼晋军,令铁鹞骑军下马,拔四面鹿角冲入晋军行寨,以短兵拚杀,又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后晋马步都监李守贞与马军右厢副排阵使药元福等将,力主行诡诈用兵之道,出其不意逆风出战,遂率中军殊死冲杀,诸将相继领兵直前奋击。契丹军大败,来不及上马,仓皇夺路而逃。李守贞令步兵尽拔鹿角,追击败兵,契丹军弃马及铠仗遍野,逃至阳城东南,渡水北归。晋军亦以疲敝罢兵,退保定州。
阳城之役后,耶律德光因形应变,以诈降诱晋军接应。晋廷则恃阳城之捷,虚骄轻敌,企图乘机北伐。三年七月,晋廷悉遣宿卫禁军北上与诸军会聚广晋(今河北大名东北)。十一月,以杜重威为帅,统领30万大军再次北伐。军抵瀛州(今河北河间),突遭契丹军反击,退兵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并欲径向贝州(治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南撤。契丹军沿易、定趋恒州(治真定,今河北正定),追击南下至中渡桥(正定东南滹沱河上),适晋将张彦泽会杜重威欲返恒州,遂焚桥阻截,与晋军夹滹沱水而峙。两军隔水对阵,耶律德光暗潜别将萧翰沿西山迂回晋军之后,断粮道及归路。十二月,晋将王清白请为大军入恒州夺桥开道,契丹军已不支,但杜重威不许大军继后,致使王清所部2000人皆战死。晋军遂陷于内外断绝,军中食且尽的窘境。初八,杜重威潜派腹心赴契丹牙帐,以降邀求重赏,耶律德光佯许立杜重威为晋帝。初十,杜重威迫将士降,未及,后晋即以主帅叛降,北伐大军瓦解而亡。
开运二年初,契丹军于榆林店(今河南安阳北)战败撤兵后,后晋廷即集结兵力于定州(今属河北),欲乘势转守为攻。三月,后晋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杜重威统领诸军北上,连取泰州(今河北清苑)、满城(今河北满城北)、遂城(今河北徐水西北)3城,俘获契丹酋长没刺以下吏卒2000余人。契丹帝耶律德光闻后晋拥兵逼近,即率8万铁鹞骑军驰突轻疾,南向反扑,欲倚骑兵优势,野战追歼后晋军,进取京师。杜重威惧而退兵,至阳城被契丹军追及,乃结阵边战边撤,南行10余里,被契丹军四面合围于白团卫村。后晋军被迫埋鹿角立行寨防御,时东北风自傍晚起,愈刮愈甚。耶律德光欲尽歼晋军,令铁鹞骑军下马,拔四面鹿角冲入晋军行寨,以短兵拚杀,又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后晋马步都监李守贞与马军右厢副排阵使药元福等将,力主行诡诈用兵之道,出其不意逆风出战,遂率中军殊死冲杀,诸将相继领兵直前奋击。契丹军大败,来不及上马,仓皇夺路而逃。李守贞令步兵尽拔鹿角,追击败兵,契丹军弃马及铠仗遍野,逃至阳城东南,渡水北归。晋军亦以疲敝罢兵,退保定州。
阳城之役后,耶律德光因形应变,以诈降诱晋军接应。晋廷则恃阳城之捷,虚骄轻敌,企图乘机北伐。三年七月,晋廷悉遣宿卫禁军北上与诸军会聚广晋(今河北大名东北)。十一月,以杜重威为帅,统领30万大军再次北伐。军抵瀛州(今河北河间),突遭契丹军反击,退兵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并欲径向贝州(治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南撤。契丹军沿易、定趋恒州(治真定,今河北正定),追击南下至中渡桥(正定东南滹沱河上),适晋将张彦泽会杜重威欲返恒州,遂焚桥阻截,与晋军夹滹沱水而峙。两军隔水对阵,耶律德光暗潜别将萧翰沿西山迂回晋军之后,断粮道及归路。十二月,晋将王清白请为大军入恒州夺桥开道,契丹军已不支,但杜重威不许大军继后,致使王清所部2000人皆战死。晋军遂陷于内外断绝,军中食且尽的窘境。初八,杜重威潜派腹心赴契丹牙帐,以降邀求重赏,耶律德光佯许立杜重威为晋帝。初十,杜重威迫将士降,未及,后晋即以主帅叛降,北伐大军瓦解而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梅氏之滹沱村
该村北邻e河西源,与寺河南村毗邻;西与常代乡潘庄及东小梵村隔路相望;南与常袋乡崔沟接壤;东与牛步河村搭界。该村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自古以来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全村占地10000多亩,人口3000多人,下辖10个行政村民小组。该村历史上曾有梅滹沱、梅家嘴儿、东滹沱、西滹沱、南洼、贾滹沱等称法,但大多是指其一部分。总称滹沱村。该村有三大姓氏:梅姓、陈姓、贾姓。以梅姓人口居多,陈姓次之。此外,还有王姓、朱姓等少数姓氏。该村北邻e河西源,与寺河南村毗邻;西与常代乡潘庄及东小梵村隔路相望;南与常袋乡崔沟接壤;东与牛步河村搭界。该村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自古以来藏龙卧虎,人杰地灵。全村占地10000多亩,人口3000多人,下辖10个行政村民小组。现任村支部书记梅忠鑫,村委委员贾华军等。城关镇位于县境中部,东与白鹤、送庄、朝阳三镇交界,西和小浪底镇相连,南同朝阳、常袋两镇毗邻,北跟白鹤镇接壤。东西...
· 阳城
简介家贫不能学,担任集贤院写书吏,偷偷阅读官书,发愤苦读而成大儒,后来进士及第,隐居于中条山。李泌为宰相时,拜谏议大夫,遇事不肯多言。韩愈作《争臣论》讥讽他,“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但后来他谏力阻裴延龄为相,因裴延龄曾诬陷陆贽,张滂、李充等人。在河南道州刺史任上,“治民如治家,税赋不能如额”。州上长官打考绩时,阳城自署“抚字心劳,追科政拙,考下下”。《新唐书》载,唐朝时道州多侏儒,且大多被迫入宫为宦官,阳城任刺史时,冒死上书,请求免此苛政。后白居易亦将此事写进诗中,因而天传,将阳城当作救灾之神供奉,尊之为“阳公福神”、“福星”。相关条目福禄寿
· 奇葩之战:苻坚怒攻襄阳城竟为争夺和尚?
公元379年,在湖北襄樊发生了一场争夺和尚的恶战。前秦以十万大军占领樊城,猛攻襄阳。东晋守军以死力敌,连城中妇女也上了前线。最终,和尚被前秦抢走了,战争结束了。前秦皇帝苻坚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得到了一个半人;东晋守将朱序当了俘虏,只留下了一堵值得纪念的“夫人城”。苻坚的画像晋帝诏褒高僧秦帝大军相请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高僧释道安为躲战乱,率400余僧徒自陆浑(今河南嵩县)南下襄阳,在襄阳建檀溪寺。在这个相对安定的环境里,释道安用儒家文化注释佛经,创六家七宗之首的“本无宗”,作成我国第一部佛经目录——《综理众经目录》,制定僧尼规范,开中国僧姓释氏,发扬四海一家的真精神。诸如此类,均属佛门之首创。襄阳之战经大文人、东晋别驾习凿齿的推荐,东晋孝武帝下诏书褒扬释道安。称释道安“居道训欲,徵绩兼著”,令“俸给一同王公”。晋帝诏褒道安,令其享受王公大臣俸禄。而前秦皇帝苻坚也知道道安的名气,却...
· 栎阳城
概述前383年,秦献公从雍城迁都栎阳。秦献公和秦孝公曾对栎阳经营三十四年,开始了秦国社会变革,夺取河西之地。前349年,秦孝公迁都咸阳。栎阳成为咸阳门户、交通要冲、军事重镇。同时也成为经济中心之一。楚汉战争时期,项羽三分关中,栎阳成为塞王司马欣的都城。刘邦占领关中后,曾以栎阳为都。迁都长安后,汉太上皇留居栎阳。直至去世。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封景丹为栎阳侯,废栎阳入万年县,栎阳城遂废。考古1980-1981年,经过发掘。栎阳故城为东西长2500米,南北宽1600米长方形城址。发现南、西二城墙和三处门址。南墙现长1640米,宽6米。西墙现长1420米,宽8-16米。三个门址各长13米,13米和11米。宽5.5米、6.7米和7.3米。探明秦汉道路十三条,其中东西6条,南北7条。勘探秦汉建筑遗址,一般居址和手工作坊遗址十五处。出土大量文物。
· 咸阳城
历史《史记》记载: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建筑了“冀阙”,定都咸阳,并开始了商鞅变法。同时,以“冀阙”为开端的咸阳都城建设逐次展开,形成为功能齐全的配套建筑,统称之为“冀阙宫廷”。经过历次的修建,咸阳已经形成“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的规模。王学理认为,今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即“冀阙”遗址。在咸阳作为秦国都城的144年之间,其早期的政治重心在渭河之北,围绕“冀阙宫廷”展开。持续时间也长,自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开始,约到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昭王时期(公元前306年~前251年),政治重心有了向渭河南岸广阔地域转移的倾向。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公元前221年),开始还想在咸阳宫的基础上对咸阳城市重新规划,也曾“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以便形成“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三辅黄图》)的格局。但在随后的时间里,处理政务就转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