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靖难之役

2017-05-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5
转发:0
评论:0
靖难之役,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至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与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至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与其侄建文帝朱允芍间进行的战争。 

  朱棣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对立朱允晌皇太孙一直心怀不满。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逝。朱允杉涛怀苹莸垡院螅与朝臣齐泰、黄子澄共谋削藩,先后削除周、齐、湘、代、岷五王,并在北平(今北京)周围部署兵力,准备削除诸王中势力最为强大的燕王朱棣。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援引“祖训”,以“清君侧”为名,发书讨逆,举兵反抗,自称“靖难”之师。战争初期,燕军在军事、政治、经济上均处于劣势,故其战略为;巩固北平根据地,利用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迅速变被动为主动,求得各个击破。七月初五日,朱棣击败朱允刹浚署在北平的军队以后,连克通州(今北京通县)、蓟州(今天津蓟县)、遵化、密云、居庸关、怀来、开平(今河北赤城独石口)、龙门(今河北赤城龙关)等地,从而巩固了北平根据地,为南下进攻打下了基础。而此时,朱允善窘杵渚事、政治、经济上的优势,集中强大兵力,分进合击,欲迅速将燕军包围于北平地区而歼灭之。 

  七月二十四日,以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都督甯忠为左右副将军,率师北伐,命山东、河南、山西3地供给军饷。八月十二日,耿炳文率军30万人进驻真定(今河北正定),都督徐凯领兵l0万人扎营河间(今属河北),都督潘忠驻莫州(今河北任丘),都督杨松率军9000人为先锋扼雄县。朱棣乘北伐军部署未定,率军主动出击。八月十五日夜,攻破雄县,杨松全军覆没。继而伏击潘忠援军,大败其众。二十五日,燕军直捣真定,败耿炳文军于滹沱河,斩首3万余级,余众入城坚守,燕军攻城3日不克,弃围北还。八月底,朱允梢圆芄公李景隆代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50万人进驻河间,再图北伐,并令江阴侯吴高等围攻水平(今河北卢龙)。九月初五日,朱棣为诱使李景隆深入并解水平之围,留少数兵力防守北平,自率主力往援水平。吴高不战而走,燕师连下水平、山海关,进取大宁(今内蒙古宁城),收并宁王所部及朵颜三卫之军。李景隆获悉朱棣北攻大宁,遂率师围攻北平,不料遭到守城燕师的顽强抵抗。十一月初四日,朱棣回师北平,与留守部队配合作战,内外夹击,大败李景隆军于郑村坝(今北京东20里),毙伤10余万人。李景隆退还德州,整伤兵备,准备明春大举进攻。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初一日,李景隆率军60万人自德州分兵两路,大举北伐。朱棣率军10万人迎战。两军会战于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经过数日激战,燕师大败李军,毙伤10余万人,乘胜攻克德州。李景隆拥众10余万人退守济南。燕师跟踪追击,进围济南,遭到山东参政铁铉与都督盛庸的顽强抵御,围城3月而不下,且后方受到北伐军的威胁,遂撤围还师北平,九月,朱允梢允⑻拼李景隆为大将军,都督平安、吴杰为左右副将军,再举北伐。盛庸屯德州,平安、吴杰驻定州;都督徐凯营沧州,互为犄角以困北平。十月,朱棣获悉盛军北进,遂佯称攻辽东,至通州,突然转师南攻沧州,生擒徐凯,歼万余人。燕师进逼德州,诱败盛军于城外。其后沿运河而南,连克临清、馆陶、大名、济宁等地。盛庸、铁铉率军营于东昌(今山东聊城)以扼燕师归路。十二月二十五日,燕师归至东昌,遭盛军截击,死伤数万人,主将张玉战死,被迫还师北平。建文三年(1401年)春,盛庸率军20万人驻德州,吴杰、平安驻真定,互为犄角,伺机出击。三月,朱棣再次率师南下,大败盛军于夹河(今河北武邑境),斩首10余万人。闰三月初十日,又诱败吴杰、平安军于滹沱河,斩首6万余人。乘胜连克真定、顺德(今河北邢台)、广平(今河北永年)、大名等地。朱允晌缓兵之计,下诏赦燕王罪,企图使其懈怠;同时发兵断其粮道,以迫其北归,伺机歼灭。朱棣识破此计,于六月中旬,遣都指挥使李远率轻骑6000人南下,连克济宁、沛县等地,焚盛军粮船数百艘、粮数百万石,京师(今南京)大震。七月,盛庸乘燕师南下,令平安率万骑攻北平;大同守将房昭回攻保定。朱棣闻讯,率军回援,大败其军,还师北平。燕师与建文帝军队在河北及鲁西争战两年有余,燕师所克城邑旋得旋失,惟占据北平、保定、水平3府。朱棣深感南军兵多势众,旷日持久,攻防俱难,遂决定乘虚直捣京师。四年正月,朱棣督军南下,绕过济南,连下东阿、东平、汶上、兖州、邹县、沛县、宿州,直抵蒙城、涡河(今安徽境内)。三月初九日,于淝河(今安徽境内之北淝水)设伏,击败尾随而来的盛军4万余人。四月,燕师屯小河(即今安徽境内之濉河)。南将都督何福率军北援,与平安会合,军势甚盛,两军战于齐眉山(今安徽灵璧境内),燕师损失惨重,军心动摇。朱允稍诖斯丶时刻,召徐辉祖所部还京,前线力量锐减,何福被迫退守灵璧。燕师迅速切断其粮道,乘机进击,大败何福、平安所部,俘其10万人,攻克灵璧。至此,朱允稍诨春右员钡闹髁σ鸦本丧失。五月初,燕师乘胜南进,一举突破盛庸淮河防线,连克盱眙、扬州、高邮、泰州、仪真(今江苏仪征)等地。六月初三日,燕师自瓜洲再破盛庸、徐辉祖长江防线,连克镇江、龙潭。朱允晌叛叮急忙许以割地求和。朱棣不允。十三日,燕师进抵南京金川门,守将李景隆和谷王朱穗开门迎降,朱允捎诠中死(一说出走为僧)。朱棣即皇帝位称成祖,改元“永乐”。 

  点评:“靖难”之役,前后4年,最后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朱允扇狈χ剖つ甭裕没有全盘作战计划和统一指挥,任用军事统帅不当,指挥不力,致使被各个击破。朱棣具有雄才大略,指挥卓越,决心坚定,战略战术灵活多变,又善于连续作战。最终以惊人的胆略,毅然采用“掏心战术”,直捣京师,达到战争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藩王造反成功的战役,燕王朱棣推翻了侄子朱允炆的政权登上皇位。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故,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朱允炆温文尔雅,宽和孝顺,从小接受儒家教育,梦想着实行理想主义中的仁政。但他实际上毫无国政经验,又缺乏坚韧性格。此时,朱元璋分封的25位藩王雄踞一方,俨然是当地土皇帝,对刚继位的建文帝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威胁。建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在儒家学者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下开始大刀阔斧推行新政,激进的削藩政策,使藩王们受到威胁。建文帝先后削去了周,齐,湘,代,岷五代亲王,他们或被软禁或是自焚而死,藩王和朝廷的关系开始决裂。建文元年(1399年),当削藩的刀子即将动到燕王朱棣的头上时,朱棣先发制人起兵反抗。建文帝朱允炆靖难之役的另一个主角,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长期统帅雄兵,多次参与北方军事活动,在北方军队中威望渐盛,一跃成为当时
· 朱棣为何要发动靖难之役?明朝靖难之役简介
朱元璋为御侮防患,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藩王各拥重兵,坐镇一方,其中尤以秦、晋、燕、宁诸王势力最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故,继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对诸王势大难制深感忧虑。朱元璋晚年,功臣宿将被诛杀殆尽,北方军事均以诸王主之。不久,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而燕王朱棣与周王朱橚及齐、代诸王均拥兵自重,多行不法,朝廷孤危。故1399年朱允炆即位后,即与齐泰、黄子澄等密议削藩。以燕王朱棣势大难图,故削藩自朱棣同母弟周王始,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削夺,湘王,余皆废为庶人。为图朱棣,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以谢贵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防燕措施。建文元年六月,齐泰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具得朱棣将举兵反状,乃发兵逮燕府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朱棣。张信为朱棣旧部,此时遂降朱棣,朱...
· 靖难之役简介明初的靖难之役是怎么爆发的?
靖难之役简介: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因建文帝因削藩引起燕王朱棣的不满,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联合各个藩王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事件经过由农民起义领袖登上皇位的朱元璋,为了确保朱明王朝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一方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王。他把自己的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亲王,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王室。朱元璋是这样说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从全国来看,这些封藩主要有两类,一是腹里,二是边塞要地。受封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地位相当高,公侯大臣进见亲王都得伏而拜谒,无敢钧礼。每一个藩王食粮万石,并有军事指挥...
· 靖难之役朱棣的谋士是谁靖难之役发生的原因
明朝朱棣发动了一场靖难之役,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鲜有的一次藩王造反成功了并且登上了皇位的事件,朱棣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可以说与靖难之役的胜利有着密切的关联,若非是由于靖难之役的胜利打败了朱允炆,让朱允炆的下落不知所踪,朱棣或许也不会成为一统江山的帝王。姚广孝雕像而成就靖难之役的无疑是朱棣身边那些谋士们,那么靖难之役朱棣的谋士有哪些呢?中国历史上对于谋士们的笔墨描写其实是非常少的,其中为后人所熟知的莫过于朱棣身边的重要谋士姚广孝。靖难之役朱棣的谋士姚广孝可以说是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若非是因为谋士姚广孝的过人才智,或许朱棣未必能够如此幸运地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并且最后登上了皇位。其实早在靖难之役发动之前,姚广孝便表现出了过人的阅人能力,姚广孝的为人可以说是深藏不露的,有着无比空明的洞察力,而起初朱棣对于姚广孝的能力也是不曾深信的,但是自从姚广孝对朱棣言说了关乎天下命运走向的大策方针的时候,朱棣便...
· 靖难之役死了多少人
揭秘靖难之役死了多少人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面有一出十分著名的皇位争夺的戏,历来中国古代的帝王都会十分严格地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进行皇位的传递,而在大明王朝中,朱元璋却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可以说朱允炆当上了皇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血腥的皇位争夺战,被后人称为“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图片靖难之役死了多少人这个问题,历来都是史学家关注的焦点,可以说靖难之役的死亡人数是十分庞大的,可以用一个天文数字来形容了。那么靖难之役死了多少人呢?靖难之役由于是一场十分残酷的战争,因此在这场战役中真正死去了多少人也一直都是一个未知数,根据相关的估算,靖难之役中大概死伤过五十万人,可以说与中国古代的任何一场战役相比都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靖难之役中主要死亡的人是朱允炆的明军和朱棣的靖难军,其中朱允炆的明军死亡的人数可以说是极为的惊人的,根据不科学的推算明军大概死亡人数高达五十万人之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