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展开歌唱的翅膀:著名翻译家杨苡的少年时代

2017-05-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3
转发:0
评论:0
展开歌唱的翅膀:著名翻译家杨苡的少年时代 ,编者按:著名翻译家杨苡先生,译有《呼啸山庄》《天真与经验之歌》等作品,深受读

  编者按:著名翻译家杨苡先生,译有《呼啸山庄》《天真与经验之歌》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她出生于天津,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时光。如今杨先生已99岁高龄,仍常念天津。

  作者:杨 苡

  飞进一个新天地

  1927年一个晴朗的早晨,不记得是夏天还是初秋,更不会记得是几月几号,只记得那天我的亲姐姐带着我踏上了家里的“黄包车”。在家里她排行第五,我是第六。按辈分,我们这一辈共有六人,我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哥哥、五姐和我是同胞兄妹。我这个最小的孩子据说是生在羊年下半年,命不好,生下来不到两个月就把父亲“妨”死了,于是人家把我看做是不吉利的小东西,但谁也拦不住我母亲、我的五姐,还有我哥对我的爱。

  似乎出门是件大事,上车之前,母亲(我们叫姆妈,因为还有嫡母)又一次认真地给我洗一把脸,又把额前的刘海梳了梳,拍拍我的头,温和地说:“去吧,听五姐的话,记住见了长辈要鞠躬,不能不理人!”于是我们就上了车,五姐搂住我说:“姆妈,我们去学校了。”车夫一跑一跳地把我们送到挺远的地方——中西女子学校。姐姐已经在那里的附属小学读了初小,就要进高小了,俨然一副大姐姐的架势,我挺怕她。

  不记得经过什么考试,可能只有“口试”。我当时才八岁,好像从来不很笨,只是怕生人,母亲老说我说话像蚊子。那时我的确是个乖女孩,被养得白白胖胖的,于是有个小名叫“小胖”,可从来只是母亲这样叫我。

  糊里糊涂地被老师带进了初小的教室,左手那边,是初小一、初小二的学生,好像跟我们初小三没关系。反正我的前后都是跟我差不多高矮的女孩,只有一个男孩,没人理他,他的名字叫徐敬业,他妈妈是我们的老师(现在叫班主任)。他坐在后面,我们也不跟他玩,这样过了两个学期,后来再也没见过他,我想他应该是进男孩子的学校了。我们这些小姑娘好奇地彼此偷偷看,不一会儿便熟起来,有三个同学和我在十年内从来没有分开过(除了寒暑假),其中一个比我大一岁,前年才去世,还有两个和我同年同月,以后有各自不同的经历。

  这样过了两三年,到了初中一年级,我们班上来了好几个姑娘,我们这一伙最要好的小伙伴又加了几个,成了一个好姐妹“小团体”,直到一个个离世。至今健在的只有在北京科学院的桂慧君和在南京的我了。我们同年同月生辰,只相差十天。

  进了这个学校以后,好像每天从早晨到下午总离不了唱歌。我们特别喜欢,不管懂不懂,也不在乎好些字不认识,就是大家比着嗓门大声唱,唱得开心极了。我一向不敢高声叫嚷,也看不上大哭大叫,可是大家一起唱歌总是特别吸引着我。一开始,我们的分管老师教过我们,唱什么“清早走步,双步十步”。大家拍皮球,那时我根本不会拍皮球,只见我的小朋友们个个拍得灵巧极了,心里非常羡慕,可是也从来没人笑我笨。

  后来小高老师教我们唱:“山孩子到菜园去,菜园去,菜园去,在那里拣菜给兔儿吃,兔儿吃,兔儿吃。”我们先是站一个圈,一边唱一边用手指比画着,跳着舞步,唱到“有人看到哈哈哈,必须要逮他他他”时,我们散开,用手指互相指着,再唱“不不不请你走,今天不跟你跳舞”,然后这个圈子大乱,“菜园主人”假装追孩子,孩子一边笑,一边跑,唱着“快乐跳舞还绕圈,还绕圈,还绕圈……”大家散开又聚拢,叉腰,转身,互相指指点点,哇啦哇啦一阵,这时候简直妙极了!

  静下来之后,老师就说:“小兔儿吃什么呀?”我们大声说:“吃青菜!”老师就开始一连串的教育了:“偷菜园的菜对不对啊?人家看见了,还假装跳舞对不对呀?你们说是不是做了错事呀……”我们快乐地回答着,一辈子都记得老师的教训,不能说瞎话,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我就记了一辈子!

  以后我们又学唱颂主诗歌,因为我们是属于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办的学校,虽然我们并不太懂,也没人强迫我们信上帝,但是当我们学着大声唱“耶稣爱我我真知,经上说过亦如斯,原来孩童属耶稣……”时,我开始觉得除了姆妈、我哥、我姐,原来还有好多好多人爱我,疼我,天堂里还有耶稣呢!我们大唱:“好小孩,爱主孩子,是耶稣好珍宝,净白珍宝,明亮珍宝,主心深喜爱!耶稣珍宝如星星,镶其冠冕照明,如在天堂得平平,是永远自在!”

  然后我们几个最要好的小朋友最喜欢扯着嗓子唱:“古有三人心最坚刚,扔在火中未受损伤,今之三人都归何方,都归应许美地……”就这样唱下去,唱了十年!

  没想到这一唱就唱了十年,好像还记得后来放学时总唱:“功课完毕太阳西,收拾书包回家去,见了父母行个礼,父母对我笑嘻嘻!”但我不喜欢唱,因为我没有父亲,而母亲,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是忧郁寡言的,没见她开口笑过,直到她八九十岁高龄。

  中西的音乐教育

  我在中西女子学校十年,从八岁唱到十八岁,学过的歌是数不清的。我们这个学校提倡“德智体群”,非常重视素质教育,从小就得学唱各种歌,特别是颂主诗歌以及教人行善、待人真诚、助人为乐、同情弱者等等的歌。

  我们班上钱伯桐长得漂亮,多才多艺,嗓子特别好,因此我们那时候的恳亲会上少不了能歌善舞的伯桐,她永远是我们的主角。

  回想起来,可以说我们从入校到毕业,没有一天不唱歌,除了音乐课之外,每天早上,朝会主要内容就是读圣经,唱颂主诗歌或鼓励人快乐有勇气的英文校园歌曲,我们唱得好开心!有时教士还叫我们举手点我们喜欢的歌来唱,我们这帮人调皮捣蛋,有意点我们小时候爱唱的歌,大声唱:“古有三人心最坚刚,扔在火中未受损伤,今之三人都归何方,都归应许美地……”有时又高声唱:“主耶稣爱我!主耶稣爱我!”其实我们都不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的生平简介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其有两子傅聪、傅敏,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1966年9月3日凌晨,愤而离世,在家中吞服巨量毒药,悲壮地走完了一生。夫人朱梅馥亦自缢身亡。1908年4月7日,傅雷生于中国江苏省南汇县傅家宅(今上海市南汇区航头镇王楼村五组),因出生时哭声洪亮,长辈们便以"雷...
· 清代著名满文翻译家和素
简要介绍:和素(1652-1718),字存斋、纯德,完颜氏,清康熙年间满洲人,隶属内务府镶黄旗。累官至内阁侍读学士,御试清文第一,赐巴克什号,充皇子师付,翻书房总载,清代著名满文翻译家。本名和素字号存斋出生时间1652去世时间1718和素简介]阿什坦之次子,精通满文及汉文。冠以部院笔帖士入仕,后迁内务府员外郎,主管银库。在此任上,他重订规章,以防止监守自盗。后擢上驷院郎中,受到圣祖皇帝赏识。当皇帝需要一位严格胜任的师傅去教育皇子时,即选中了他。和素曾一度坐免,但数日后即复起为武备员外郎,仍充任皇子的师傅。此后不断擢升,1712年任内阁侍读学士,总管内翻书房武英殿事,并兼佐领。他教授皇子多年,谦谨俭约敦厚诚实,备受尊敬,誉为最富有才能的满族翻译家之一。巴埃南(P.Parrenin)在一封写于1740年的信中对和素作了以下评价:“和素是清代驰名遐迩的认识,他讲《醒世要言》于1704年译为满文刊...
· 歌唱
类型依据人数区分:独唱对唱重唱合唱依据音乐流派区分:声部声带或线带标签的解剖图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同的音域,男性通常能够唱出较低音,雄厚的声音﹔女性普遍能够唱出较高,较清脆的声音。男性可以发出由两个低音F至A的音域﹔而女性可以发出由一个低音E至两个高音C。但以真声来说,一般男性的音域比女性广和高音。技巧和正常发声一样,歌唱的声音也是产生自声带和口腔。但歌唱更注意着重于通过横膈膜和腹部甚至部肌肉来调整呼吸,从而更好地控制音高、音色等。歌唱常需要深呼吸,因此较大的肺活量是一个有利因素。歌唱中的颤音是指音高急剧上下波动的声音,是由空气有控制地通过放松的喉部而产生。使用歌词的情况下,表演者应该对歌词内容有适当的理解,并且注意发音标准。吐词时,口型一般比说同样的字句要夸张。健康歌唱对身体健康有正面的帮助,可以增加肺活量、降低忧郁情绪、减轻压力、增加免疫能力。参考文献参见声乐歌手
· 史上最大的昆虫——巨脉蜻蜓翅膀展开阔达75厘米
巨脉蜻蜓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翅膀张开后长达75厘米,这种生物生存在3亿年前,却在2.5亿年前灭绝。巨脉蜻蜓之所以能长这么大,在天空中无敌手,就是因为当时的氧气足够多,它们的灭绝可能也是因为氧气含量下跌。一、史上最大的昆虫——巨脉蜻蜓巨脉蜻蜓又名大尾蜻蜓或巨尾蜻蜓,是3亿年前石炭纪的一种昆虫,与现今的蜻蜓接近,以其他昆虫及细小的两栖动物为食物。巨脉蜻蜓的翅膀展开阔达75厘米,是已知地球上曾出现最大的昆虫物种,但是早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就已灭绝。巨脉蜻蜓的翼展达75厘米,科学家认为它们主要吃其他会飞的和爬行昆虫,甚至吃一些更小的早期两栖类动物,或是刚开始从海洋移居陆地的动物。就巨脉蜻蜓如何在石炭纪能生长成如此巨大的体型一直都是讨论的焦点。因为氧气经气管扩散至昆虫身体的方式会限制巨脉蜻蜓的体型,而这种史前昆虫的体型却超越了这个限制。最初有指巨脉蜻蜓能够飞翔是因当时氧气在大气层较平时多20%,...
· 唐代著名歌唱家米嘉荣
简介米嘉荣是唐代著名的歌唱家,西域米国人。米国在唐代录属安西都护府管辖。米嘉荣自公元806--824年一直活跃在唐代舞台上,其歌唱艺术倾倒京城,并被皇帝赏识,提拔为朝庭供奉(首席乐官)。世人称赞他的演唱能“冲断行云直入天”。在长安时,米嘉荣与著名思想家、诗人刘禹锡有厚交,两人常在一起交流艺术,谈论时世,可谓志同道合。米嘉荣系统地了介绍了音乐理论知识,他给刘禹锡唱的许多西域和西凉(甘肃)歌曲,使之很受启发。为此他在诗中称赞米嘉荣道:“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刘禹锡在米嘉荣的帮助下,吸收融汇了许多民歌音乐素材,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诗体――竹枝词,风格清新,在当时风靡全国。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辅佐王叔文执政,进行改革。不久王叔文被贬,刘也受牵连谪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一直到826年才回到京城,被放逐二十余年,宫廷艺人中许多新秀都不认识了,唯有艺坛老将米嘉荣仍健在,因此刘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