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钻探是如何开始的?
作者:凌光
新闻背景
几个月来,“决心”号大洋钻探船正在南海进行科学钻探,此次钻探由我国科学家主导,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很多读者可能并不了解,大洋钻探是从什么时候、又是怎样开展起来的?它的科学目标经过了怎样转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里面的故事。
一个大胆设想——钻透莫霍面
1957年3月23日,美国科学基金会地学部在华盛顿召开的研究项目评审会刚结束,在经历了两天十分艰辛的评议后,学者们松了一口气,闲聊起所议项目中一些精彩的创见。但斯克利浦斯海洋研究所的蒙克却认为,这些项目中没有一个能导致地球科学的重大突破,应当有一项研究计划能真正解决地球科学的根本问题,他提议打一口超深钻,穿透莫霍面,看看地幔到底是什么物质组成的。
什么叫莫霍面?1909年,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在研究萨拉布地区一次地震时,发现在地下33千米处地震波的波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原来的6-7千米/秒突变到8千米/秒,说明组成物质明显不同。持续研究发现,这一界面具有全球性,并经证实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后来,这个分界面就被称为莫霍面。
蒙克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长期研究波浪和地球自转等问题,应当说,地壳与地幔构造并非他的专长,他提出钻探莫霍面未必十分认真。然而当时在座的普林斯顿大学的赫斯教授却深受启发,他对蒙克的提议作了认真严肃的思考,并开始为之奔走游说——赫斯在地质学史上绝非等闲之辈,他后来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这是后话。
那个时候,地球科学家对于莫霍面以下的地幔到底是何种岩石众说纷纭,十分关注,因为它直接影响人们对地质作用的解释。
然而,钻透莫霍面谈何容易。莫霍面在大陆地区深度约在20-70千米左右,在大洋地区的深度也在7-8千米。
钻透莫霍面,最可能的地点还是在大洋上。经过艰苦的游说,赫斯等人居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1960年12月23日,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与洛杉矶的环球海洋勘探公司签约,决定改装CUSS-I钻探船,并于1961年初进行第一次试钻。
消息传开,大哗。反对者指出存在技术上难以克服的困难:第一,很难在深海上抛锚固定钻探船只;第二,一个钻头是无论如何打不到莫霍面的,而要在大洋里更换钻头并重返原孔,是不可能的。
然而,第一个技术困难很快被解决了。他们发明了一种动力定位系统,在钻探船上安装了4个马达作为侧向推进器。钻探船到达预定地点后,就从甲板上将一个信号装置沉入海底。该装置不断从海底发出声波信号。船上的接收装置立即将收到的信号输入计算机。当船只从固定的孔位漂开时,计算机就能根据声波信号测出漂移的方向和距离,并将数据传送到船侧的推进器。推进器立即开始工作,调整船只位置,自动校正发生的偏移。要不了多少时间,钻探船就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将位移控制在方圆50米的范围内。
但是,即使没有侧向的漂移,船只也免不了随着海浪上下颠簸。因此由一段段的钻杆连接而成的钻具不能是刚性的,否则就会折断。为此,工程技术人员发明了一种可以吸收上下振动的“缓冲钻杆”。
装备了这套钻探设备的CUSS-I钻探船,1961年3月初在斯克利浦斯海洋研究所所在地拉霍亚海岸外,在948 米水深的海域中打了第一个钻孔,成功地钻到了海底以下315米的深处。同年3月23日至4月12日,CUSS-I钻探船在墨西哥西岸瓜德鲁普岛以东水深3558米处钻了五口深海钻井,最大井深183米,钻透了170米的沉积物和13米的玄武岩。
该船返回洛杉矶时,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特地致电祝贺,称之为科学史上“历史性的里程碑”。
然而,深海钻探是可行的,钻透莫霍面却是太难了。经过一番探索和争论, 1966年8月18日,全体众议院以108票对59票最终否决了对莫霍计划的拨款。至此,莫霍计划经历了近十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寿终正寝。“莫霍钻”(mohole)变成了“乌有钻”(nohole)。
不过,由莫霍计划开创的深海钻探事业却继续进行了下去。它后来取得的成就,是当初的莫霍计划也未能预料到的。
发现古气候,几百米就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