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世界级“非遗”热贡艺术的指尖传承

2017-05-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12
转发:0
评论:0
世界级“非遗”热贡艺术的指尖传承 ,(中新社记者张添福)藏艺大师夏吾角近日向记者展示体现其指尖功力的珍珠唐卡——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藏艺大师夏吾角近日向记者展示体现其指尖功力的珍珠唐卡——密密的小珍珠镶成主佛,周边辅以彩绘,再用堆绣装裱,整幅唐卡正面具备黑唐之神秘,侧边又显金唐之华美,极具收藏价值。

  年过五旬的夏吾角来自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当地年都乎、吾屯、郭玛日等传统村落,家家有画师、户户画唐卡,是安多藏区文化艺术中心。发祥于当地的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形式,包括唐卡、泥塑、堆绣、雕刻等藏艺形式,以色彩艳丽、线条精致而蜚声海内外。

  “做这幅珍珠唐卡,想集中展示热贡艺术特色。”热贡艺术已经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作为该项非遗的中国代表性传承人,夏吾角多年前主持建立仁俊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传习中心,开坛授课,传习唐卡、泥塑、堆绣等热贡艺术。

  据青海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显祥介绍,获官方资金支持,当地已成立仁俊等28家非遗传习中心,并组织非遗人才进校园,编撰藏艺专业教材,成立唐卡鉴定中心,非遗人才苦修指尖功力。

  夏吾角师承父亲,八九岁时接触热贡艺术中的泥塑,后来练习泥塑、唐卡、堆绣技艺里最基本的底稿,并受老艺人指点,指尖功力日益精进,成为当地藏艺界翘楚。

  “那时候,家家都在做泥塑,”夏吾角说,泥塑技艺独特,当地高粘性的红土里添加少许神土、圣水、药材、宝石,不用模子,只要按照底稿,从佛像的莲花座一点点捏塑、雕刻,阴晾干再绘以色彩便大功告成。

  “低于一米五高的泥塑佛像,中空的腹腔里都不用搭支架,上百年的泥塑,就像进窑烧过一样坚硬。”夏吾角坦言,随着近些年唐卡受热捧,大家都开始画唐卡,泥塑便被冷落。

  不同于其他传习中心独爱唐卡,夏吾角更偏爱泥塑,走进仁俊传习中心的后院,十几名学徒正捶打泥塑所用的红泥,一旁的徒弟们用刻刀雕刻纹路,“他们一天画唐卡,隔天捏泥塑,两样都不能偏废。”

  “泥塑怒相护法神,就要做出让人看见后害怕的样子。”在夏吾角看来,热贡艺术要达到一种感觉,如画白度母,脸形要像鸡蛋或粮食颗粒般丰满,脸庞犹如十五的月亮般白里通透。

  在仁俊传习中心,除了“全日制”的学徒外,学校放假时,附近村落的学生们也会上门免费上课。夏吾角说:“学艺要从小开始,十二三岁的娃娃们学得特别快。”

  更重要的是,夏吾角认为,以前热贡艺术传男不传女,“但它是纯手工的,一个人一辈子也做不了几件。”夏吾角说,“传承它,就得民族不分、男女不分,大家就像一家人。”

  在传习中心的画室,夏吾角的独子桑德加蹲坐在木墩子上,给已画了七个月的唐卡《五部文殊》上色。他说,父亲是出了名的热贡艺人,做为儿子压力很大,但“以后,谁画得更好,还说不定哩!”

  “热贡艺术一代代传下来,没有中断,根好,不能放弃,不能失传。”夏吾角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非遗热”可能变成“毁灭潮”
近期举行的“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引起人们对这一波“非遗热”的注意。辽宁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不无担忧地对记者说:“现在,各地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而我们要警惕的却是,这股热潮有可能演变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毁灭。”虽然中国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位专家的忧虑并不是子虚乌有,《经济参考报》的报道显示,许多地方政府在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感兴趣的只是那些“申遗”能够成功的。能评上世界级的、国家级的往往是全力支持,能够评上省级、市级的,也会适当支持。如果什么级都评不上,基本上就不予支持。即便是那些“申遗”成功的,也只是在申报上积极、包装上积极、表演上积极,要的是某某级的等级,好在对外做广告宣传时有凭据。简单地说,就是不想在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真正下工夫,而是着眼于旅游开发...
· “非遗”,我们该传承什么?
近期,本报对扬州第一批6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报道,不少读者打来电话表示,看得过瘾!希望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全面了解扬州的“非遗”、“非遗”保护与经济、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的情况。昨天下午,本报专门邀请了这六位大师以及非遗保护中心、工艺美术行业的专家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碰撞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是“文脉”,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非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管世俊引用温家宝总理的话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能历经千百年而不绝?就在于其有灵魂、有精神。一脉文心传万代,千户不绝是真魂。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这一点,对于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扬州来说,有着尤为特殊的意义。扬州的雕版印刷,一个版片,既有文物价值,又有收藏价值,既有工艺价值,又有版本价值,但总的来说,都是文化价值,如果自毁家门,用机器压制版片,那么可以想象,“非遗”的保护也就...
· 核雕非遗传承人让民间艺术走向全世界
中新社大连2月28日电题:核雕非遗传承人让民间艺术走向全世界作者杨毅一把雕刻刀、一颗核桃,韩志耀专心于创作,全然没有感觉到记者来访。60岁的他戴着老花镜,手拿雕刻刀在核桃上雕刻装饰,厚薄有度,刚柔相济,精致的《核舟记》图案慢慢显现。韩志耀是大连核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按他的话讲,外公把技艺传给了母亲,母亲又把技艺传给了他。能够考证的传承历史,起码有100多年。“历史上的桃核是风雅之物,备受文人墨客喜爱。可传到外公那一辈儿,一些精湛的技艺已经失传。”韩志耀说,桃核雕属于民间艺术中的杂项,是雕刻艺术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境内干这一行的也就二三十人,能雕刻出的更是少之又少。《核舟记》是韩志耀继明代核雕名家王叔远的桃核微雕“核舟记”失传近500年之后的一个奇作。历史记载中王叔远的《核舟记》中有8扇窗,而韩志耀将其拓展为24扇窗,而且每扇窗都是镂空的。凭借此作品,韩志耀在2001年夺得中国民间文艺“山...
· 指尖上的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莫氏绒绣
大众网·海报新闻临沂5月27日讯(记者蒋松群见习记者阚秋晨寇晓晨)“娶新娘、嫁姑娘,就到莫氏绣花房,绣花房里品种多,绣花鞋、合页枕还有绣花的花衣裳,穿上花衣见新郎,保准明年报上大儿郎”,一首民谣将莫氏绒绣精湛的刺绣工艺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出来。5月26日14时许,由大众网·海报新闻与远通集团临沂国华、宝华一汽奔腾4S店主办、临沂市体育摄影协会协办的“追临沂‘沂起’奔腾·寻找临沂文化符号”活动走进临沭县玉山镇李庄村,领略针尖上“油画”的独特魅力。莫氏绒绣,俗称“毛线绣”,是指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绒线进行绣制的一种手工艺品,绣品色彩丰富、层次鲜明、形象生动、针法独特,在民间已有200余年的历史。2016年,莫氏绒绣被正式列入山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走进宗荣绒绣厂,46岁的莫氏绒绣第五代传承人莫宗荣正聚精会神地用红色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绣制着一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作品。只...
· “非遗”的传承和文化多样性的守望
如何建立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机制,建构相应的规则体系和理念基石,一直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日前,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来自中国和德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的100余名知名专家与会,旨在交流各国学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成果,表达社会各界对文化多样性问题的普遍关注,从而为推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思想资料。与会代表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文化多样性与知识产权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的勾连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同时,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中,也存在着国家间、族群间、个人间的利益纷争。这些都迫切需要科学完整的法律机制来调整、规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