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张九龄为什么会被推为“文坛宗主”?

2017-05-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5
转发:0
评论:0
张九龄为什么会被推为“文坛宗主”? ,作者:辛上邪文学史常有变故,有些人在此时被盛赞、被誉为翘楚,到了彼代便销

  作者:辛上邪

  文学史常有变故,有些人在此时被盛赞、被誉为翘楚,到了彼代便销声匿迹,比如张九龄。他经历初唐跨入盛唐,承上启下,树儒家典范、创山水纪行诗之新格局,开李杜风气,被推为一代文宗,如此伟业却随时间湮灭,唯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名句为人所重。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张家落籍曲江(今广东韶关),随着与当地人通婚,张家成为“土著姓”。在重视门籍的唐代,这样的出身非常不利于他的发展,虽然才华出众,但在与张说通籍后,他才得以逐渐步入“正途”。张九龄“七岁能文”,十三岁时,上书广州刺史的王方庆,王方庆夸奖他“此子必能致远”。张九龄又被称作张曲江、曲江公、始兴公、始兴伯、张文献公,他的传世文集为《张曲江集》。

  二十岁时,张九龄考过了乡试,702年,又进士及第。因其才华出众,受到负责考试的考功员外郎沈佺期的欣赏。703年,张说被流放钦州,路过韶州时被张九龄文章所打动,“燕公过岭,一见文章,并深提拂,厚为礼敬”。707年,张九龄考取中宗的才堪经帮科,授以秘书省校书郎。712年,玄宗登基,开制科,张九龄考取道侔伊吕科,授以左拾遗。张九龄能两次通过制科考试,足见其真才实学。

  在近三十年的仕宦生涯中,他以尚直守正、竭忠尽孝的“九龄风度”著称,为时人敬仰,也为他带来一次次波折。张九龄由于直谏宰相姚崇,劝其“远谄躁,进纯厚”,又指出地方吏治的不足而得罪姚崇,于716年秋称病返家。回家后,他上书玄宗,请开凿大庾岭新路。朝廷下旨后,张九龄亲自翻山越岭去勘察,找出来最适宜的路径、提出避险修路的主张,恰逢农闲,周围的农民踊跃参与,道路按时修通。

  718年春,张九龄应诏返回京城复职,上书劝玄宗重郊祀之礼而被受到玄宗赏识,被授以从七品上的左补阙。他善于考查人才,参与吏部选拔的评定,办事公允,被提升为从六品上的礼部员外郎。720年四月,任命为专门负责评定官员勋绩的司勋员外郎,次年被升为从五品下的散朝大夫。张说称赞他为“后出词人之冠”。

  张说于721年9月出任宰相,722年,张九龄被转为中书舍人内供奉。724年,47岁的张九龄受封曲江县开国男,并进为中书舍人。张说可谓张九龄的伯乐、恩公,但张九龄对张说并非迎合谄媚,而仍是秉公办事、直谏规劝。725年,玄宗封禅泰山,张说负责安排,他利用这个机会大肆提拔亲信。张九龄在草拟诏书时,就发现了张说的这些不适当的举动,对其劝告,但张说不屑于听从,最终导致被弹劾。

  随着张说罢相,张九龄也受到牵连,被外放冀州刺史。“九龄以母老在乡,而河北道里辽远,上疏固请换江南一州,望得数承母音耗,优制许之,改为洪州都督(治所在今南昌)。俄转桂州都督(治所在今桂林),仍充岭南道按察使。上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在任上时,张九龄处理了不少积压的案件,无论诉讼大小,经他判决都令人信服。

  729年,张说复拜相位,次年病逝。张说死后,玄宗任命张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733年,张九龄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本年,由于母亲病逝,张九龄奔丧南归。按照规矩,应守孝三年,但十二月,张九龄即被“夺哀”起复。被授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34年,任正三品中书令,兼修国史。735年被封为始兴县开国子,加金紫光禄大夫。玄宗说:“张九龄文章,自有唐名公皆弗如也。朕终身师之,不得其一二。此人真文场之元帅也。”

  从担任中书令到被贬荆州,是张九龄仕途最辉煌、也是最艰险的一段。当阴险恶毒、毫无学识、善于谄媚的李林甫逐渐高升后,张九龄成了他的眼中钉。在朝政上,李林甫每每迎合玄宗,而张九龄耿言直谏,因此越来越不得玄宗欢心。737年,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被当朝暴打(也有一说为决杀),由于是张九龄推荐的周子谅,所以贬张九龄为荆州大都府长史。玄宗罢张九龄,重用李林甫是一个分水岭。“此后,尽管开元年号还持续了五年,但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开元之治却从这一年就已寿终正寝了。”

  张九龄被逐出朝堂后,玄宗还是较为思念,经常以九龄风度来评判朝臣,“每用人,必曰:‘风度能若九龄否?’”739年张九龄被封为曲江县开国伯。740年,张九龄请假南归扫墓,五月七日病薨于曲江私宅。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张九龄在相位时,主张杀了安禄山,玄宗不舍得。日后玄宗逃难四川时,常常痛哭流涕地怀念张九龄,作《怨仙曲》,“遣使韶州祭之”。德宗建中元年,追赠张九龄为司徒,评其为唐代开国以来上等宰臣。

  张九龄的文坛宗主地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与当时文人结交广泛,多有提携。如王昌龄在秘书省时曾是其属下,他提拔王维为右拾遗、卢象为左补阙,在荆州时请孟浩然做幕宾。任中书令时,与裴耀卿往来密切。这些人也都是张九龄的诗友,有诗作往来。第二个方面是他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他属于从初唐到盛唐诗风的过渡人物,他的诗作整体而言,承前启后。张九龄开创了感怀为主、兼吟山水的五古体。他的诗风一改沈宋诗歌的浮靡,充满高古情怀,“直通渊明”,朝隐的心态对王维的影响深远。胡震亨在《唐音癸签》赞日:“唐初承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张子寿独开清澹之派。盛唐继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澹益以风神也;高适、岑参、李颀、孟云卿,本子昂之古雅而加以气骨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张九龄为什么会被推为“文坛宗主”
作者:辛上邪文学史常有变故,有些人在此时被盛赞、被誉为翘楚,到了彼代便销声匿迹,比如张九龄。他经历初唐跨入盛唐,承上启下,树儒家典范、创山水纪行诗之新格局,开李杜风气,被推为一代文宗,如此伟业却随时间湮灭,唯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名句为人所重。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张家落籍曲江(今广东韶关),随着与当地人通婚,张家成为“土著姓”。在重视门籍的唐代,这样的出身非常不利于他的发展,虽然才华出众,但在与张说通籍后,他才得以逐渐步入“正途”。张九龄“七岁能文”,十三岁时,上书广州刺史的王方庆,王方庆夸奖他“此子必能致远”。张九龄又被称作张曲江、曲江公、始兴公、始兴伯、张文献公,他的传世文集为《张曲江集》。二十岁时,张九龄考过了乡试,702年,又进士及第。因其才华出众,受到负责考试的考功员外郎沈佺期的欣赏。703年,张说被流放钦州,路过韶州时被张九龄文章所打动,“燕公过...
· 张九龄为什么会被推为“文坛宗主”?
作者:辛上邪文学史常有变故,有些人在此时被盛赞、被誉为翘楚,到了彼代便销声匿迹,比如张九龄。他经历初唐跨入盛唐,承上启下,树儒家典范、创山水纪行诗之新格局,开李杜风气,被推为一代文宗,如此伟业却随时间湮灭,唯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名句为人所重。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张家落籍曲江(今广东韶关),随着与当地人通婚,张家成为“土著姓”。在重视门籍的唐代,这样的出身非常不利于他的发展,虽然才华出众,但在与张说通籍后,他才得以逐渐步入“正途”。张九龄“七岁能文”,十三岁时,上书广州刺史的王方庆,王方庆夸奖他“此子必能致远”。张九龄又被称作张曲江、曲江公、始兴公、始兴伯、张文献公,他的传世文集为《张曲江集》。二十岁时,张九龄考过了乡试,702年,又进士及第。因其才华出众,受到负责考试的考功员外郎沈佺期的欣赏。703年,张说被流放钦州,路过韶州时被张九龄文章所打动,“燕公过...
· 欧阳修的治学之道:身为文坛宗主竟不多读书?
欧阳修主政的时候,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派人持手书前往好友刘敞处请教。接到来信,刘敞时常无须翻书,就可当着来使的面不假思索地执笔一一作答。被问得多了,刘敞有时也是不胜其烦,抱怨道:“好个欧九,可惜不读书!”对欧阳修的为人之道表示认可,但对他的学识素养颇有微词,认为他读的书太少了。网络配图如果说欧阳修读的书太少,肯定是冤枉了他。作为北宋文坛的第一任宗主,宋代诗文革新的倡始人,《新唐书》、《新五代史》的编撰者,若无深厚的知识学养,欧阳修自然是做不到这一切的。之所以刘敞会对他有着“不读书”的印象,根源就在于两人的读书方式截然不同之故。刘敞是个兴趣广博的大家,对经、史、佛、道、金石、卜筮、天文、方药、山经、地志,都有一定的研究,素以浏览群书、见闻广博而著称。当然,这种广泛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潜在的阻碍,使得他无法在某项学问上得有大成。毕竟要对涉猎如此之广的学科都有研究,是非常耗费时间和...
· 欧阳修的治学之道:身为文坛宗主为何不多读书?
核心提示:入仕后,欧阳修有一次到内阁书库,无意中看到一本记录古代书籍的书目,上面有两千多本的书名,他竟然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欧阳修一方面感慨古人著述竟然如此之多,同时又想到这些佚失不传的书,根本原因还是没有流传的价值,所以才会被时代所淘汰。由此领悟,不论是读书还是作文,选材都要精严,只有求深求通,有所创造,才能真正体现价值。若是依据兴趣而随意涉猎浏览,无法精读深研,结果只能是泛滥无归。网络配图欧阳修主政的时候,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派人持手书前往好友刘敞处请教。接到来信,刘敞时常无须翻书,就可当着来使的面不假思索地执笔一一作答。被问得多了,刘敞有时也是不胜其烦,抱怨道:“好个欧九,可惜不读书!”对欧阳修的为人之道表示认可,但对他的学识素养颇有微词,认为他读的书太少了。如果说欧阳修读的书太少,肯定是冤枉了他。作为北宋文坛的第一任宗主,宋代诗文革新的倡始人,《新唐书》、《新五代史》的编撰者,若无...
· 宗主教
东方正教会的牧首巴尔多禄茂一世,君士坦丁堡,新罗马大主教和普世牧首(BartholomewI,ArchbishopofConstantinople,NewRomeandEcumenicalPatriarch)并非全部15个东正教自主教会的领袖的称号都是牧首。实际上使用这一称号的自主教会领袖有9个,其他自主教会领袖的称号是都主教或大主教。使用牧首称号的东正教自主教会领袖实际上都是独立、平权的,然而按照“历史荣誉”排序如下(名称为当前正教中文全称):君士坦丁堡,新罗马大主教和普世牧首亚历山大和全非洲牧首大安提阿和全东方希腊教会牧首耶路撒冷圣城和全巴勒斯坦牧首莫斯科和全俄罗斯牧首全格鲁吉亚大公牧首塞尔维亚牧首卡帕多细亚—恺撒城的继承者,翁格罗—弗拉克人的都主教,布加勒斯特的大主教,全罗马尼亚牧首全保加利亚牧首这9个牧首中,有4个是古代传流下来,而另外5个是晚近才确认的:古代宗主教区(最初也包括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