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文本与现实的罅隙:清末民初司法官选任实践及反思

2017-05-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5
转发:0
评论:0
文本与现实的罅隙:清末民初司法官选任实践及反思 ,作者:徐清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司法肇始于清末新政时期,为了选任兼具娴熟法律业

  作者:徐清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司法肇始于清末新政时期,为了选任兼具娴熟法律业务技能和较高道德修养的司法官,清末民初经历了从“主管部门请简制”到“法政学堂选官制”,从注重司法经验,到强调专门法律素养,再兼顾司法经验、法律素养的曲折变迁,它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司法官选拔、培养、成长的内在规律。

  光绪三十二年,清末新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司法审判机关,这可谓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司法机构。关于大理院司法官的任用标准,法部、大理院等部门在清末各种公文中非常明确,应“熟谙新旧法律、于审判确有经验者”。由于“确有经验”缺乏可操作性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使得这时期的司法官主要来自于传统官僚。此外,过于笼统和具有弹性的“经验”标准还冲击、破坏了原有的司法人员任用规则:新政之前,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的司法人员一般以科举考试形式获得任职资格,尽管也有一部分人以特简、会推、捐纳、荫叙等方式任职,但基本有章可循、规范清晰;新政后,主要由法部、大理院、各省督抚、提法司等部门长官通过分派、奏调、札委等方式选任,带有较强的长官意志,为一些钻营之人开了方便之门。时人观察到,大理院“新设各庭,除正审官外,大半由夤缘而来。或调自外衙门者,或调自京外官者,即法部旧人亦非平素勤事者流”。清政府也无奈地承认:新政中任用的司法官多为“奔竞之人”。

  面对司法官选任中的问题,宣统元年十二月,晚清政府颁布《法院编制法》及《法官考试任用暂行章程》,首次明确专门性的法律考试是选任司法官的先决条件,并对考试具体规定如下:关于应试资格,明确为“凡在法政法律学堂三年以上领有文凭者”“举人及副拔优贡以上出身者”“文职七品以上者”“旧充刑幕确系品端学裕者”。考试主要内容是奏定宪法纲要、现行刑律、各国民法、商法、刑法及诉讼法,以及法院编制法、大清商律等现行法律和章程。宣统二年(1910年),晚清政府举办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司法考试,共录取841人,其中以新式法政学校毕业生身份参加考试并被录取者共383人,占录取总数的45.5%;以举人、拔贡等传统功名和州判、知县、刑幕等官员身份参加考试并被录取的共433人,占总数51.5%。相对于清末新政之初以短期、多变的长官意志为主体的选任方式,后期通过考试选派已占司法官总数的87.6%。而且,接受新式专业法学教育的司法官的比重大幅度提升。至少从形式上看,清末的司法官选任已步入规范化轨道。

  然而,相对于司法实践的需求,通过司法考试选任的841名司法官所起的作用无疑是杯水车薪。由于法律设定了较高的准入标准,导致符合条件的人太少:当时正规学制的法政学堂的学习期限是三年,到宣统二年只有部分学生刚刚完成学业,而且这些人未必都愿意从事法律工作。最先考试的广西因为应试人员太少,不得不延期一月举行;而新疆符合条件并报考的只有35人。为缓解“人才不敷”的矛盾,各地不得不降低司法官任用标准,如云贵两省在“行政官中遴选通晓现行律例熟悉听讼之寇宗俊等五员暂行代理”司法。此外,法部对在职司法官进行补考时,很多人最终免考。降低选任标准及免考暂时缓解了司法人员不足的棘手问题,却带来了司法官素质不高、案件审理质量下降等弊病。御史陈善同奏称:新设审检厅中,“其陋劣者,乃不知民刑为何名,律例为何物,并有敲赃枉法任性滥刑等情事。”

  辛亥革命实现了清朝到民国的政权更迭。政局变动之际,很多司法官因薪酬得不到发放而纷纷离职,再加上不少地方借“革命”之名,以种种理由迫使现职司法官员离职,造成司法队伍人员不足、业务能力良莠不齐、公信力不高。同时,为表“革命”之意,更清晰地与前清旧政划清界限,全国性的司法改组和司法官任免被提上议事日程,主导这一工作的是第二任司法总长许世英。在许世英看来,为法官者,必须学识、经验、道德三者具备,才能保持法律尊严,增人民福祉。道德、经验不易细化确定和具体操作,而学识却易于判别,因此,许世英以是否具备“法政三年毕业且有经验者”为主要标准,对全国各级司法官进行改组。

  1912年,许世英任命的大理院、总检察厅的司法官可谓当时法律界的“梦之队”。总检察厅检察长罗文干是英国牛津大学法律硕士,获大律师资格,也是前清法科进士。任大理院第一庭庭长的姚震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前清法政科举人。大理院法官林行规于1904年公费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林肯大学法学院深造,1911年获英国大律师执照。有学者收集的1913年大理院及京师各级审检厅22名司法官的履历显示,留学日本的有17人,留学美国的有1人、英国2人、德国1人。大理院院长董康在谈及民初京师法界人事时称赞:“法曹尤构新象”“人材一时称盛”。

  毋庸讳言,司法改组让许多未受过新式法学专业教育的司法官意识到,新标准将影响自己的出路与生计,因而表示不满甚至出面理论、抗争。以刑幕人员资格参加宣统二年法官考试并获得最优等的浙江人吴庆莪,司改之前是清末安徽高等审判厅试署推事,因其法官资格被否定而上书袁世凯,袁世凯批示:“所陈不为无见,交司法部查核办理可也。”但司法部坚持认为,有吴庆莪类似情况的这部分人员不能任命为法官。至于这类人员的去向,或是“将办事多年勤劳尤著之员酌量调部办事,并分派各厅充当书记官”;或是举行“旧法官特别考试”以定去留。为此,各省利益受损者纷纷。一些手握实权的都督对新标准也提出严厉批评,质疑司法政策取向。社会也不赞同司法部的做法,据当时的《盛京时报》报道:“自各级法院改组告成以后,新法官之笑史,亦几于书不胜书矣。”

  二月革命失败后,许世英辞职。1913年9月,梁启超担任司法总长,他尖锐地指出,民国以来的司法制度在有很大的进步的情况下,却不被人理解,反遭谤议的重要原因,在于“朝出学校,暮为法官,学理既未深明,经验尤非宏富,故论事多无常识,判决每缺公平,则登庸太滥之所致也”。由于人才未经历练,刚刚毕业就成为司法官,难以做到公正审判,因此,他主张用考试与甄拔相结合的方式来任用司法官,即使通过司法考试、符合法官资格,也应考核察验后才能任用。任用后,应继续考核,以功过定去留,并赋予其上级随时举报弹劫的权力,及时淘汰不称职的司法官。1913年11月,司法部颁布《甄拔司法人员准则》,作为司法官考试章程未定之前的过渡办法,选拔司法人才,充实司法官队伍。1914年1月举行了全国性的司法官甄拔考试,在报考的1100多人中选拔合格人员171人,并于1914年4月分批次将这些人员分配至各审判厅与检察厅实习。但1914年2月梁启超辞职,未能将其司法政策完全付诸实践。

  鉴往知来。在那个年代,较高的选任标准只是一种应然,当时可供挑选的高素质的对象少之又少,兼之风潮既起,政局,司法官长期任职难以有效保障,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整准入标准、变更选任程序。殊不知,多变的选任制度本身就是司法官成长成才的障碍,一些高素质法律人或随波逐流,或被迫离开这个群体,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但清末民初在求新求变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司法考试制度,乃至“一刀切”地用“新人”替代“旧人”,这种探索仍具有一定的制度建设的积极内涵。(徐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末民初官员蔡寅
蔡寅,清末民初人,字清任,自小有神童之称。曾参加由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组织的南社活动,后因营救在苏报案获罪章炳麟、邹容未果而至东瀛,后参加同盟会。反对袁世凯称帝,后任南京政府浙江高等法院第一分院院长。1934年病逝于上海。简介蔡寅(1874年―1934年),字清任,号青纯、冶民,别号壮怀、青纯、怀庐、平江遗民,自幼聪明好学,读书一目十行,有“神童”之誉。晚清至民国期间,蔡寅参与了南社的系列活动,“苏报案”发,他与金松岑等设法延请英国律师琼斯为章太炎、邹容辩护,未果。遂避祸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结识孙中山、黄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夕,蔡寅回国,任浙江宁波地方检察厅检察官;辛亥革命爆发后任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宋教仁遇刺后,蔡寅曾协助程德全追查凶手。袁世凯称帝时,蔡寅指挥军队与袁世凯的亲信在南京城外天堡城展开激战,与黄兴一同宣布江苏独立,后担任江苏省代理省长。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府之...
· 清末民初幼童留美与清华学堂的创办
今年4月29日,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百年清华的源头,要追溯到它的前身清华学堂,而清华学堂的设立,又涉及到清末民初幼童留美的教育派遣计划。留美教育派遣计划说到清末民初幼童留美教育派遣计划,还要提一下中国近代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容闳1828―1912年,广东珠海人,1835年就读于澳门英籍传教士郭施拉的夫人创设之学校,1841年起先后在澳门和香港R.马礼逊学校就读。1847年4月他随香港R.马礼逊学校校长美籍传教士S.R.布朗赴美留学,同年秋入马萨诸塞孟松学校,1850年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毕业取得学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留美的大学毕业生。容闳关心祖国命运,特别注重教育事业。1870年他向曾国藩、丁日昌江苏巡抚提出派遣幼童赴美学习的计划,特别强调选派幼童出国留学,其目的是为国家储备建设人才。派遣的方法是,预定名额120人,分四批,每年派送30人,留学期限15年,学生年龄以12至14岁为宜...
· 清末民初学术史勃兴潮流述论
近年来,学术史的回顾与探究引起学界较普遍的重视,人们通过总结以往中国学术的发展历程,力图在前人奠定的学术基石上为当今中国学术开出新路。无独有偶,近百年前,清末民初的学者们也进行了类似的探讨。这一探讨所涉学术层面、产生缘由等一系列问题,皆值得引起广泛的注意,以便给今天的探讨以启示。(一)学术史勃兴的表现“学术”之于中国,有数千年历史,但“学术史”之出现,则晚至清初。在《清代学术概论》里,梁启超指出:“大抵清代经学之祖推炎武,其史学之祖当推宗羲,所著《明儒学案》,中国之有‘学术史’自此始也。”黄宗羲的《明儒学案》首创了“学案体”,按照学派详细分析并准确概括了特定时期儒学发展的历史,是以“人”为主而叙述学术发展历程的第一部著作。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之有‘学术史’自此始也”,确为不易之论。《明儒学案》之外,黄宗羲还始撰《宋元学案》,未成而卒,由其子黄百家和全祖望两次补续而成。自兹而后,陆续有人撰...
· 盘点清末民初八大武林高手
清中后期,朝廷腐败,内外交困,百姓民不聊生。政府无力管理社会百姓,无奈平民只能靠自己强身健体来壮大自己。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民间就诞生了很多武林高手,来看看排名前八的武林高手有哪些:一、董海川董海川生于清代嘉庆年间(1797-1882),河北省文安县米家坞人,幼年喜学各家拳术,及长访师江南,在桃花山上见一年幼和尚不断向树击掌,并盘树绕行,董自恃勇武上前和小和尚交手,结果大败。于是他请见老和尚,虚心求教,历经几个寒暑,尽得其艺;临别时师傅叮嘱:技艺已有成就,切忌少年气盛惹事生非,董唯唯应诺。然而回家之后偶与人争,以致出手伤人,官方缉拿甚紧,董遂净身为阉,隐于京师肃王府中,做了一名司菜太监。二、王五大刀王五,可算是近代武林响当当的巨头。王五是北京人,他本姓白,八岁时就成了孤儿.他和弟弟沿街讨饭,讨到了北京顺兴镖局,镖局的王掌柜看他长得相貌不凡,就收留了他,认为养子,改姓王。十一年后,王掌柜死了...
· 谈西汉初期的黄老管理实践及其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西汉黄老管理无为论文摘要:西汉初期,黄老管理实践盛极一时,并取得了社会经济全面复兴、人民生活富足、天下大定的巨大成功。深究黄老管理实践中的具体措施,主要表现为:在管理的过程控制中,强调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在管理的原则上.强调从民之欲,宽政爱民;在管理者的道德要求上,强调谦恭俭约,以德化民。汉初黄老管理对我国当前改革公共管理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公务员素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西汉初期的黄老管理实践是道家管理思想的伟大尝试。早在刘邦人驻咸阳之时,鉴于秦朝暴虐的有为管理的失败教训,张良就建议刘邦“宜缟素为资。今始人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刘邦接受建议,比较注意节俭,为后来实行黄老管理埋下了伏笔。惠帝二年,力行黄老管理而使齐国大治的曹参继萧何为相国,即把黄老管理方式推行至全国。之后,由于“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静无为”,“窦太后好黄老言,不说儒术”,因此,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