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解析和曹操相关的成语

2017-05-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17
转发:0
评论:0
解析和曹操相关的成语,作为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变的人物之一,发生在曹操身上的成语不少,这里专

作为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变的人物之一,发生在曹操身上的成语不少,这里专门介绍一个。

这个成语的出处在《三国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中,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曹操率军征战期间,又一次经过一大片麦地。为了损坏麦田里的麦苗,曹操下令士卒不准踩踏麦苗,违令者一律处死。于是,众将士纷纷下马,小心翼翼而行。不料曹操自己的战马突然跳入麦田,大片大片的麦苗也就遭了殃。曹操叫来主簿,让他按律处罚。

这一下主簿犯了难。曹操刚刚宣布违令者处死,他自己就出了事,这该如何是好呢?绞尽脑汁之后,主薄有了主意。他回答,根据《春秋》大义,刑罚并不适用于地位尊贵的人,试图以此替曹操解围。不料曹操却回答道:

我自己制定的法令,却亲自又以身试法。如果不处罚,那我还怎么服众、怎么去统率部下呢?不过我是军中统帅,因此治我的死罪那也是不可能的。不如我自行处罚吧。

说罢,曹操挥剑割下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这个事件才告一段落。

这个成语估计大家都知道:

割发代首。

曹操这么做究竟是装腔作势、敷衍了事,还是严格执行法令呢?我们可以引用《孝经》的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古代社会,随意割掉自己的头发,是大不孝的行为。这个故事反应出的是曹操严于律己的精神,也就是说这个成语的本意是夸奖曹操的。

不过,这个成语到了后世,却变成了贬义,意思也完全不一样了。按照成语辞典的解释,这个成语到后来体现的是一种特权的彰显,同时也演变成对贪官污吏处罚时常见的捉小放大的一种调侃。

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成语的意思发生了变化呢?

原因恐怕还是出在《三国演义》中。在《曹瞒传》中,曹操是主动割掉头发,而在小说里却是这样描述的:“(曹操)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这就有明显装腔作势的意图,接下来的割发代首自然而然就变得是那么假惺惺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郅氏相关成语
成语:钟鸣鼎食释义: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胃脯,简微耳,浊氏连骑。马医,浅方,张里击锺。”意思是说:“磨刀本是小手艺,而郅氏靠它富到列鼎而食。卖羊肚儿本是微不足道的事,而浊氏靠它富至车马成行。给马治病是浅薄的小术,而张里靠它富到击钟佐食。”
· 曹操首创的成语你知道吗?
曹操是三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写过很多气壮山河的诗篇。本文介绍的成语就是跟他有关或者说就是由他创立。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在曹操的《军谯令》当中。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打败袁绍、刘备后,返回故乡谯县,看到当初与自己一道出来闯荡的将士及故乡的乡亲死伤惨重,深有感触,便下达了这道抚恤阵亡将士家属的命令。原文如下: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其举义兵已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翻译过来意思大致是这样:当初我起兵,为的是铲除暴乱。可如今故乡的亲人们,几乎都死光了。我在故乡走了一整天,看不到一个熟人,这令我非常悲伤。自起兵以来,阵亡将士没有后代的,就找亲属作为后人,分给他们天地,由县里配给耕牛;建立学校,请教师让他们接受教育。同时还要为死...
· 解析曹操和袁绍的关系曹操如何评价袁绍
曹操和袁绍的关系在三国的历史上以及后来的演义小说中,袁绍和曹操是三国前期最重要的两个人物。袁绍割据了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颇有吞并四方的气势。然而却被曹操在官渡一战中打败,成就了曹操,令他有了真正实力令诸侯,成为天下的众矢之的。曹操和袁绍纵看袁绍和曹操的生平,他们走的是从合作到分裂的一种道路。当曹操还是少年的时候,他还是很崇拜袁绍的。建宁二年(公元169年),曹操进入太学,得以同袁绍相识,而且有着亲密的联系。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和袁绍同任朝廷官职。之后二人相见的机会几乎没有,直到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当时董卓是在洛阳肆意妄为,屠害忠良,令天下人所痛恨。所以曹操同各路的诸侯一样,都来到袁绍帐下,试图通过联盟的形式讨伐董卓。然而联军是各自心怀鬼胎,作战中各自为战,甚至是一旁观望的都有。曹操主导的战争首次大败,令其元气大伤,最后只能依附于袁绍。之后袁绍占领了冀州,并将关东交于曹操...
· 关于泰山的诗歌和成语有关泰山的诗词和成语
关于泰山的诗歌和成语有关泰山的诗词和成语863人参与2019年09月11日15:45分类:诗词名句关于泰山的诗歌有杜甫的《望岳》,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等名句;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中“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贾鲁《登泰山》云“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李白《游泰山》说“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云“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元好问《登岱》云“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徐文通《岱宗》曰“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等。关于泰山的成语有三山五岳、有眼不识泰山、泰山压顶、泰山北斗、稳如泰山、重于泰山、安如泰山、鸿毛泰山、泰山不让土壤、挟山超海、安若泰山、河山带砺、泰山其颓、砺山带河、一叶迷山、泰山压卵、带砺山河、笃定泰山、泰山磐石、泰山梁木、砺带河山、不识泰山、泰山盘石、...
· 在古代和祭祀相关的饮酒习俗
在我国古代,酒文化流传深厚,在目前一些古墓的发掘中甚至还会看到有酒的影子,在历史中,古代祭祀的活动上往往也离不开酒的身影,而在祭祀中的用酒则有和当下的一些祭祀礼仪相互结合在祭祀中怎么用酒、如何用、该何时用、用多少都是有讲究的。古代社会,祭祀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祭祀的内容颇多,如祭拜天地、山川、鬼神、祭社稷、祭祖先等等。祭祀中常通过一-定的仪式,将规定的酒食敬献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上古酒未出现以前,祭祀往往用水、用血。以水当酒,谓之“玄酒”。古人学会酿酒后,才用酒来祭祀。古人最初是用醇香的柜鬯酒来祭祀,后来又发展到五齐三酒等等。开始的时候,酒是专门用来敬神祭祖的,《礼记·表记》云:“粢盛柜鬯,以事上帝。”不论王家宗庙中的祭献,或是民间私家祀祖,祝祷以后必须以酒酹(lei泪)地(手持杯盏,默念祷词,将酒先分倾三点,然后将余酒按半圆形撒于地上。古人认为用酒在地上酹三点--长钩的“心”字形,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