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鹬蚌相争的典故

2017-05-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9
转发:0
评论:0
鹬蚌相争的典故,成语典故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
成语典故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
 
  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也很善于游说。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
 
  到了邯郸,苏代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喂,苏代,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
 
  讲故事?他要讲什么故事呢?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接下来,苏代讲开了他要讲的故事。
 
  他说这次到赵国来,经过易水的时候,看见一只蚌,正张开双壳,在河边晒太阳。忽然飞来一只水鸟,伸出长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水鸟的嘴夹住了。这时候,水鸟对蚌说:“不要紧,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气,它回敬水鸟说:“不要紧,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活不成的。咱谁吃谁的肉,还说不定呢!”
 
  它俩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
 
  正在它俩争吵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人走了过来。那打渔的人毫不费力地伸手把它俩一起提拿去了。
 
  苏代讲完了上边的故事,然后严肃地对赵惠文王说:“尊敬的大王,听说贵国要发兵攻打燕国。如果真的发兵,那么,两国相争的结果,恐怕要让秦国做渔人了。”赵惠文觉得苏代的话有道理,便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趣味战国——鹬蚌相争,南楚得利
?公元前639年,也就是宋襄公盂地会盟的这一年夏天,鲁国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负责求雨的女巫对此束手无策。鲁僖公在宫门外直跳脚,情急之下,下令焚烧女巫,以追究其罪责。大夫臧文仲及时劝阻了鲁僖公这一荒唐的行为,他认为焚烧女巫绝不是对付旱灾的有效办法,正确的做法是:一,将国库里的粮食分给灾民,发动他们去修筑城墙,既填饱了他们肚子,又加强了国家防御;二,号召大家省吃俭用,杜绝浪费;三,抓好粮食生产,颗粒归仓;四,发动富户行善积德,将存贮的粮食分给大家。鲁僖公听从了臧文仲的建议。这一年鲁国虽然因为大旱而致饥荒,却没有饿死人。顺便说一句,这位臧文仲大夫,是孔夫子极其推崇的人物,以其积极务实、以人为本的政治主张开后世儒家风气之先河。同年秋天,宋襄公唯一的忠实拥趸邾文公讨伐鲁国的附庸须句国,须句国君逃到了鲁国请求政治避难。须句和附近的任、宿、颛臾四国均为上古传说中伏羲的后代,以风为姓。鲁僖公的母亲成风就是须...
· 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与金朝鹬蚌相争
在中国古代王朝建立时,中国就已形成自己的“天下”观。这种居高临下俯视其他文明的“华夏中心论”自汉、唐成熟,形成了以中国为宗主、他国为藩属的“宗藩体制”或“朝贡体制”,以此规范“华夷秩序”。宋朝在建立后不久,这套体系就被打破。辽国以武力向宋朝昭显着自己的存在,迫使宋真宗咸平七年十二月(1005年)签下澶渊之盟。宋朝人无法接受与本应该是藩属的辽国称兄道弟,于是在女真兴起后主动提出“愿与贵朝(金朝)共伐大辽”的倡议,联合女真于宋宣和七年(1125年)一起灭了辽国,与金立下“海上之盟”。积累了百年的怨气得以发泄,宋朝自觉重回天朝上国,以藩属之心待金。临海军节度使张觉叛金归宋后,宋背盟收叛将。在金朝的再三索要下,杀了一个长相相似的人搪塞,被金太宗之弟完颜宗望发觉,引大军攻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攻入宋朝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及大批皇室宗族北去,是为“靖康之变”。徽宗第九子、钦宗...
· 楚灵王的典故
楚灵王的典故灵王好细腰楚灵王好细腰楚灵王偏爱细腰之士,“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是指他。所以朝中一班大臣,把一日三餐减为只吃一餐。然后起床整装,先要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一年后,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灵王与长秋传说灵王喜爱打猎,一日在放鹰台附近打猎时,偶遇一小家碧玉的小姐――长秋,好色的灵王对长秋一见倾心。长秋知书达理,不愿嫁给灵王,不愿和众女分享。灵王便在他们偶遇附近暗修园,命名长秋庄,希望和长秋在此共享平常夫妻生活,为长秋住所取名――梦苑,长秋为之动情,爱上灵王。谁知,久之,灵王便对贤淑的长秋失去兴趣,觉得她不善媚,长秋失宠,灵王不再弥留梦苑,也未正娶长秋。不久长秋郁郁而终,灵王顿感失心之痛,改梦苑为遗梦苑,意指佳人已去,空留梦。后此地一直源用长秋地名,人们也称遗梦苑为遗梦园(圆),希望长秋好梦能圆。[4]橘逾淮为枳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灵王知道后...
· 罄竹难书的典故
历史文化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农民起义。李渊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这个时候,的力量很强,李渊既担心坏自己好事,又想借用他们的悍马,于是,听从他人建议,与的始毕可汗谈和。最终,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李渊为争取人心,还大开粮仓,救济灾民,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率领他们打起仗来很是辛苦。此时,瓦岗农民义军首领之一的李密,在现在的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着名的文章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书写不完隋炀帝的罪状;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清隋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这篇文章一出,立刻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人们争相...
· 典故里的虎
十二生肖中的动物,除虎蛇之外,都不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很难解释虎蛇进入十二生肖的理由。深山丛林中的虎,何等不可一世,骄横跋扈,很少有什么动物能让它屈服。有句俗语说,虎落平川被犬欺。我一直对它深怀疑虑。虎大梦醒来,打了个呵欠,摇摇尾巴下山了,一切动物——包括人类——该是何等惊慌失措。一只小小的犬,对虎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后汉书》记载,汉朝有两个叫宋均、刘昆的地方官,为政有方,因除恶务尽境内的恶虎而政绩卓著。这个史实后来以虎渡江的名义镌刻史册。恶虎渡江而去,百姓安居乐业。虎项金铃,解铃还需系铃人。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典故。若干年前,在金陵城西清凉山上的一个寺院中,秋日的阳光,躲过了黄叶的遮挡,弥漫在香火的气息里。方丈法眼禅师,道行高深,慧眼识人。法灯和尚,性情豪爽洒脱,不肯好好念经,和尚们瞧不起他。但法眼禅师却对他另眼相看。一天,法眼禅师在宣讲佛法以后,问僧徒们:“如果老虎的颈项上系着一只金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